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七"航天员天外归来现场全记录【转贴】

(2008-09-29 12:20:28)
标签:

航天员

神七

神舟七号

直升机

翟志刚

警戒区

军事

分类: 政策、新闻、时事

    草原的秋天,最美的时候就是傍晚。神舟七号,就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家。
  
  在实现中国人第一次出舱活动等一系列重大突破之后,神舟七号任务剩下了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返回地球。  
  9月28日,记者随搜救人员从空中、陆路两路并进,目击了航天员飞天归来的全过程。
  
  待命
  
  28日下午,神七主着陆场站站长贾书贵坐在指挥方舱里,一个点号一个点号的呼点,语言干净简洁。
  
  负责搜救工作的副站长药亮已经带领队员们,把所有的搜救设备装载到直升机上。这套程序对于这个从神一回收到神七回收一次都没有落下的大个子来说,相当熟悉。
  
  但这次不同的是,搜救任务全部交给空中来完成,药亮的压力还是比以前大了一些。在检查完所有的工作流程后,他跑到停机坪外,看着天抽了一根烟。
  
  离飞船返回还有90分钟,地面的回收搜救分队提前出发了。副指挥长马甫君指挥着4辆特种车辆和一些保障车辆,提前向预定地域开进。
  
  按要求,地面搜救分队必须在飞船回收前,进入到距离理论落点大约20公里的地方待命,然后根据指令进入现场。他们的任务是等航天员的搜救任务完成以后,进入现场处置飞船返回舱。
  
  “我们是打下半场的,上半场由空中搜救分队来完成。”马甫君这样形容他们的任务。
  
  气象台传来了气象预报,主着陆场天气晴间多云,能见度在10公里以上,符合飞船回收条件。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有人忍不住喊了一声:“好!”

  出发
  
  时间接近17时,希拉木伦寺庙旁的野外临时停机坪上,6架搜救直升机的机桨缓慢地开始转动,轰鸣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
  
  因为主着陆场在这里——红格尔,这个小镇连同它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柔美的草原民族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主着陆场空中搜救任务都由总参某陆航团担负。这次,他们派出了包括4名特级飞行员在内的优秀机组,飞行员全部参加过汶川地震空中救援任务,很多飞行员刚刚完成奥运安保任务就转场到草原上。
  
  由于今年的搜救模式由原来的空地共同搜救,改为“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模式,直升机一响,就意味着搜救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各号注意,出发!”随着调度参谋的口令,6架直升机依次腾空,向飞船理论落点飞去。按照要求,直升机要飞临理论落点的四周,悬停在空中,等待飞船返回。
  
  机舱很小,神舟七号任务又把搜救指挥平台搬到了空中,用机载海事卫通、高速电台、北斗用户终端等先进设备,对空中6架直升机进行实时指挥,这使得机舱更加拥挤。
  
  指挥平台上还安装了先进的搜救空中态势系统,能够随时标出飞行地域的地理信息,并主动完成返回舱的搜索。
  
  场站所属雷达、光学和USB3个测控站,所有的设备全部开机,硕大的天线昂着头,一圈一圈地追踪着目标。
  
  透过直升机的窗,能看到太阳一点一点地沉。飞船该回来了。

"神七"航天员天外归来现场全记录【转贴】

  降落
  
  直升机悬停在理论落点的几个角上。
  
  “目视返回舱。”机组人员向后舱报告。所有的人都猛一提神,几个脑袋同时向窗外边望去。
  
  同一时间,机载的搜救设备也收到了由返回舱发来的信号,信号源的经纬度被迅速标绘出来。在直升机的电子地图上,目标方位形成一个小红点。
  
  就在空中人员争相望着窗外时,地面人员也目视发现了目标。待命的车队中,早有眼尖者发现了天边的小黑点,高声喊了起来。
  
  小黑点越来越大,到半空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披挂着金黄色霞光的大圆球。在距离地面大概1万米时,降落伞分两次打开,飞船被伞猛地一拽,速度马上慢了很多。总指挥隋起胜介绍说,这个伞展开后,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能使飞船速度由每秒数千米,最终减速至每秒8米。
  
  开始有车追着飞船跑,那是性急的媒体车。马甫君和他的专业队伍仍然在原地待命。飞船的回收与发射一样,有一个严格的流程规范,只能按照规范来,不允许自由发挥。
  
  大约只有两三分钟,直升机已经到达了飞船着陆点。向窗外望去,返回舱横卧在草原上。迎着返回舱信号灯刺眼的闪光,直升机开始逐次降落。

"神七"航天员天外归来现场全记录【转贴】

  现场
  
  跳下直升机,就闻到了飞船的味道。淡淡的,好像烧焦的玉米,飞船上的青烟还未完全散去。
  
  直升机降落的地点,离飞船返回舱最近不到30米,身着橘红色搜救服装的搜救队员鱼贯而跳,直升机也梯次停车,轰鸣声消退而去。
  
  第一个往前冲的人是李涛,他是主着陆场救生回收队空中分队一班班长,参加过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所有搜救任务。由于每次返回舱的舱门都是由他打开,所以人送外号神舟“第一开”。
  
  搜救队员的动作非常迅速,几项工作同时开展。警卫人员负责开设警戒区,也就是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外几层的警戒线开设完毕后,所有的人员只能按证件进出警戒区。
  
  照明灯、视频传输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各就各位。
  
  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对返回舱的外观“体检”等工作全部完成,李涛站在指定位置,准备开舱。
  
  医监医保人员已经等待在旁边。
  
  一名技术人员在向指挥部请示,经过他的检查,飞船外观和电路都没有问题,建议可以开舱了。
  
  李涛开启了舱门。接下来的时间是属于医监医保人员的。按照规范,航天员必须由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舱内进行身体检查确认后,才能出舱。

"神七"航天员天外归来现场全记录【转贴】

   出舱
  
  询问和观察判断持续了40多分钟,这段时间,航天员还需要在舱里做一些适应地球重力的调整。
  
  终于,在做出一连串的检查后,医监医保人员向指挥长报告:“航天员健康状况良好,建议主动出舱!”
  
  现场有人带头鼓了几下掌,但更多的人还是屏住了呼吸,等待着3位天外归客。
  
  大约5分钟后,翟志刚带着笑容,身着乳白色航天服出现在舱口。从他入选神五乘组开始,翟志刚的笑容总是那么充满阳光。
  
  笑容的感染力是无穷的,翟志刚一笑,全场的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热烈地鼓起掌来。
  
  刘伯明也出来了。最后出来的是景海鹏。
  
  护送
  
  简短的现场媒体采访后,张学亮和他的队友,抬起翟志刚,向医疗飞机走去。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时逢月底,看不到月亮。
  
  为了保障航天员的绝对安全,航天员出舱到走上直升机,都有两名队员负责,像抬轿子一样送上直升机。
  
  神七任务的回收搜救时间放到了傍晚,这也使呼和浩特成为航天员回到地球后的第一个“家”。按预定方案,3名航天员将在这里过夜,于29日搭乘飞机返回北京。
  
  3名航天员分别登上了3架直升机,再次起飞。此时,呼和浩特某军用机场和解放军第253医院,已经做好了迎接航天员的准备。
  
  这样一个夜晚,3位航天员应该都能睡个好觉。

黎云 李宣良   新华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