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感来自大自然的9大建筑奇观

(2018-03-01 20:37:36)
标签:

鸟巢

莲花寺

圣家堂

台北101塔

立方屋

分类: 《国家地理》摘译
灵感来自大自然的9大建筑奇观
海豆芽译自《国家地理》网2018年9月6日 原作者Meredith Bethune

北京国家体育场,北京——瑞士建筑公司Herzog & de Meuron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当地人在其未完工之前给这个体育场取了个绰号“鸟巢”。碗形的内部、屋顶和楼梯融入了这个结构的立体网格状的构造,由交叠的钢桁架构形。其间的空间用一种透明膜充填,就象鸟儿用各种材料塞满它们巢里的空穴一样。这个体育场适于举行音乐会和其它特别活动,并将再次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

莲花寺,新德里——根据巴哈伊教的经文,该宗教所有的庙宇必须有9个边的圆形。所有其它的寺庙都用一个圆屋顶来达到这个目的,但新德里Bahapur村的这座莲花寺看起来完全不同。建筑师Fariborz Sahba得益于莲花的灵感,构思用27个大理石“花瓣”按三组排列,形成9边。这些材料来自希腊的Penteli山,与雅典帕台农神庙的来源一样。该寺的9座门于1986年正式向公众开启,并且中央大厅能容纳多达2500个信徒。

原子塔,布鲁塞尔——最初为1958年的世界博览会(58世博会)建立的这座奇特建筑,有9个互相连接的球,高达335英尺(约102米)。工程师André Waterkeyn和建筑师André 和Jean Polak模仿的是铁晶体放大1650亿倍后的形状,以表达对科学进步的信心。如今,该塔内部有一家博物馆和几家临时展览馆。尽管该塔位于北部海塞尔社区中心之外,其闪闪发亮的不锈钢外形从比利时首都几个不同观察点都能看到。

螺旋桥,新加坡——由61名来自新加坡和以澳大利亚Cox Architecture and Arup公司的建筑师组成的团队设计的滨海湾上这座步行桥,连接着湾边的金沙酒店、购物中心和对面的科学艺术博物馆及花园。其灵感来自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管状的不锈钢支柱把二根不同的螺旋连结到桥面。2010年开放的这一919英尺长弯曲的结构有5个观景台,让行人跨越滨水区时看到天际线的壮观景色。

圣家堂,巴塞罗那——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出于信仰的动机同时,大自然给了这座尚未完工的罗马天主教堂的设计灵感,它描述了人类、自然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位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于1883年就接手这个工程,但中央大殿直到2010年才完工,其样式是仿照树杆和枝杈,支撑着150英尺高的塔顶。进入大厅的人觉得仿佛他们走进了一片巨大的树林,正如高迪所预期的。

阿达尔总部,阿布扎比市——这座圆形的摩天大楼自2010年以来就阿布扎比市沙漠滨海景观中闪烁。为了向这座城市的海洋遗产致敬,Marwan Zgheib和其黎巴嫩公司“MZ建筑”受到蛤壳的启发,研发出一种斜肋结构(对角互相交叉钢肋骨的一种菱形结构)来建造这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弯曲玻璃外墙。站在填出的半岛上360英尺(23层,约110米)高处,这座建筑既可俯瞰全城又可观赏海景。

台北101塔,台北市——站在1671英尺高处,这座101层的摩天塔在2004年在台北现代化的信义区开放时,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筑。著名建筑师李祖原模仿一根竹竿进行设计,它那重复的部分充满了象征意义,每8层组成一段,其有8段——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幸运的数字。既模仿了植物的部分,也模仿了亚洲的塔,同时带绿色的玻璃墙增加了其终极格调。

立方屋,鹿特丹——尽管一切都是棱角和直线,建筑师Piet Blom在1977年设计荷兰的这些房子时,实际上是从一片树林获得的灵感。每个鲜艳的黄色立方体都被倾斜45度并固定到一个代表一棵树的六角形的塔架上。到三层的每个屋子的入口是位于混凝土树杆内部的楼梯。尽管这些立方体屋仍然是私人住宅,但好奇的旅行者可以选择参观其倾斜的内部。

圣玛丽斧街30号,伦敦——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这幢建筑时并没有受到泡菜的启发,后来却被称为泡菜“腌黄瓜”。这座建筑的表面镶有按一种设计好的格子排列的菱形玻璃层,实际上是仿照维纳斯花篮里的动物——海绵,只不过不是过滤通过其表面的水,而是过滤空气来降低对空调的使用需求。这栋590英尺(180米)高的新未来主义建筑与伦敦著名的乔治王朝时代的房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已经是这座城市天际线的标志特征。


建筑师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得到大自然的启发。其影响的证据古往今来都可以看到,从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自然象征到20世纪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赖特设计的建筑融入和弥补了自然风光。
新的建筑技术现在正有助于建筑师们利用现代建筑方法和材料重新创造在自然界发现的复杂结构。仿生建筑的影响力来自全球的大自然,从印度梦幻般的莲花塔到新加坡的双螺旋桥,在这些建筑奇迹中都能发现建筑师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travel/lists/biomimetic-buildings-inspired-by-natur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