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殿和仙井(组图)

(2007-07-02 19:14:54)
标签:

涟源

药王殿

仙井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分类: 有图有真像_海豆芽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殿和仙井
 
    万里风光供吐纳,
四时花草著精神
                           药王殿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殿和仙井(组图) 
 
 
                               仙井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殿和仙井(组图)
 
 
                              绝顶                             
   此处集登高,远眺、观景、宗教信仰,求医问药于一体,空间秩序组合极佳,不失为一最佳景点。
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殿和仙井(组图)
 
    龙山位于涟源市西南,山脉横亘涟源、新邵、邵东、双峰四县(市),主要部分在涟源市境内。龙山现存历代古迹数处,其中以药王殿为最著。
   
    药王殿座落在岳坪峰顶部,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而建。始建于唐,后经历代修葺,至清光绪十三年具现时遗址规模。全殿占地900平方米。殿高约8米,全系浮雕石刻。外墙由巨型花岗岩条彻成,顶盖大铁瓦。殿内存有孙氏实用药方和历代积累的祖传秘方1240个,慕名上山求医者络绎不绝。
 
    石拱山门横刻“南孕育”四字,两边镶有对联二幅。一联为“万里风云供吐纳,四时花草著精神”;一联曰:“宫阙生灵穹,天章云汉;造化云神秀,仙露金茎。”殿堂正门上刻“药王殿”三字。另有碑刻、石雕多处,均出自名人手迹。药王雕像奉于堂。 
 
    药王殿左侧殿内有一口仙井,占地1.5m2,泉水清亮,四季不渴,此井“万人饮水水不渴,一人用水水不溢”。在这孤山地势的海拔1500余米绝顶有此奇观,亦为龙山一绝。
 
  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581~680),唐初就开始兴建药王殿。旧址位于岳坪峰南簏30米处的马鞍山脊。后多次修葺,明代迁现址岳坪峰北坡。相传孙氏因治好了唐皇娘娘的病,被御封为“药王”。他为著《千金要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曾来龙山采药著书,写下部分书稿。 
    
  孙思邈一登上龙山,就为这里漫山遍野的药材和美丽景色所吸引,他定居在龙山脚下一个村庄里,每天上山尝百草,采药方,潜心研究药学,为周围百姓除病解痛。一日,他上山采药,路遇一家出殡,一老妪悲痛欲绝。孙细观灵柩,见棺下尚有鲜血渗出,忙问老妇,死者何人何因。妇伤心地答道:“是我那苦命的女儿啊,没想到碰上难产!”孙又问:“死去多长时间了?”答“才几个时辰。”孙沉思片刻,对老妇说:“老婆婆,从棺木里渗出的血看,你女儿还有一丝救活的希望。”老妇喜出望外,忙叫打开棺木。只见孙取出银针,对准穴位扎去。少妇缓缓睁开眼帘,苏醒过来,接着婴儿也“哇哇”落地。从此“药王”的名字传遍龙山内外;他居住的竹篱茅舍门庭若市,前来求医问诊者络绎不绝。药王则不分贫富贵贱,有求必应,免费治疗,深受群众爱戴。 
    
  药王逝世后,龙山乡亲为纪念这位济世救民的神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药王熬药炼丹之处修建了一座药王殿,年年月月前往进香朝拜。
 
    由于山高风巨,殿舍多次被毁,但屡毁屡建,历经宋元明清四朝而不绝,现存建筑为1774年所翻建,建筑面积达900m2,由条石、方石构造、墙面依稀可见字刻、图画等雕刻图文。屋顶采用大铁瓦覆盖,其制作工艺别具一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