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界M5EV以智慧科技引领纯电新体验

(2022-09-07 21:24:35)
标签:

问界m5ev

华为

华为电动车

9月6日,在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布了首款智慧豪华纯电SUV——问界M5 EV。在电动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大潮,华为联合赛力斯推出纯电M5 EV车型彰显了科技企业独特的优势和担当,既回应广大消费者智慧纯电出行的诉求,响应“双碳”目标的时代召唤。

 

对此,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AITO问界系列车型上市后深受消费者喜爱,170天就完成超3万台交付,克服缺芯、疫情、高温、限电等因素影响,8月份单月交付破万,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随着问界M5 EV的到来,它将与问界M5、问界M7一起,满足更多人的个性化出行需求。”

 

因目标锁定了年轻一代消费者,华为对问界M5 EV还是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和想法的,新车不仅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智能平台及华为自研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还对常用常新的HarmonyOS智能座舱再次升级同时,在充电方面,全新推出智慧充电系统就连整车造型设计华为也投入其中,由内而外地与新生代人群完美共鸣,用骨子里的科技基因,重新定义智慧纯电出行生活

 

以智慧科技引领纯电出行新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目标导向。在新能源领域,面对复杂的需求和出行场景,对续航、充电服务等方方面都要进行科学设计,因此智慧科技体验成为一种。问界品牌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这与智慧科技体验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密不可分。

 

用设计增智慧科技体验

 

问界M5 EV外观延续了AITO家族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理念,都市生态美学更通过主动进气格栅隐藏式门把手、20英寸空气动力学轮毂“醒狮大灯”鹰翼贯穿式尾灯等设计元素,增加外观的冲击力运动感,以及辨识度,让科技感、运动化、个性化成为其鲜明特质。

 

在内饰方面,新增问界M5 EV独有的雀羽红充满时尚、个性魅力;业界首发高度智能调节HUD,以及业界首个9档可调超级女王镜等大大提升了驾乘便捷性;85寸超大全景天幕配合水冷热泵空调带给用户更舒适的空间体验19单元HUAWEI SOUND音响则带来堪比剧院的沉浸式影音体验。

 

智慧科技体验重塑高价值感

 

智慧豪华不仅体现在外观,动力操控更是重要体现。问界M5 EV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智能平台,前交流异步电机+后永磁同步华为电机四驱组合总功率365kW,百公里加速4.55秒,配合前双叉臂+后H臂多连杆铝合金独立悬架组合,带来媲美超跑的操控体验。更重要的是,问界M5 EV首次搭载华为自研的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该系统一方面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及操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续航。

 

问界M5 EV还采用了全新的节能模式,通过动力易控性设计、能量回收增强与扭矩自适应调节,实现整车功率波动最小化,不仅可以降低整车能耗,还让驾驶更平顺、舒适。在满电状态下,问界M5 EV标准版可实现CLTC工况续航620公里,性能版CLTC工况续航552公里,轻松满足都市通勤需求和周边城市自驾游。

 

作为AITO家族首款搭载HarmonyOS 3的纯电车型,AITO问界M5 EV的智能座舱继承了流畅易用的特性全新的超级桌面功能,可以实现手机头部应用无缝直达车机,还支持手机车机硬件的相互调用,解锁更多新体验与新功能。

 

此外,在面对目前纯电动车出行存在充电设施不方便、里程及充电焦虑等痛点问题问界M5 EV带来了智慧充电,通过与最新的HarmonyOS智能座舱的结合,为用户提供无忧的用车及充电体验。同时,业界首创的超级省电模式可一键提升续航,在电量低于15%时开启可增加最多12km的应急续航里程新增即插即充服务在快充模式下,快充10分钟便可补航120公里

 

AITO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问界M5 EV的到来,也意味着一段新的征程就此开启。它可以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了解到华为对于智慧科技与纯电体验的深刻理解和造诣,将华为赋能车企“造好车 卖好车”的发展理念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塑造出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全新价值。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可以说,问界M5 EV以智慧科技引领纯电出行体验,不仅修身律己,更入脑入心。问界M5 EV相较同级拥有更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华为在新能源细分市场的竞争注入了全新活力,必将吸引更多新锐消费者的关注。我们也因此更加期待,越来越“华为化”的问界系列,能够真正迎来在国内市场的全面爆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