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小学生育儿读书 |
分类: 绘声绘色 |
其实我这几年很少读小说。因为担心浪费时间。小说与其他杂书不同有故事性和连贯性,好看的容易入迷,不好看的嘛,可就真的读不下去了。总之,好与不好,都“浪费”时间。所以,返观我每年的读书,小说占的比例少之又少。不过,阿城的精选集,我倒一直想读。首先他的《棋王》节选,我已经在很多名篇选读中读过,而最近朱氏姐妹的书上又常有他的推介。于是,在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读完了《阿城精选集》。
燕山出版社出版的《阿城精选集》分两部分收录了他的小说和散文。小说里面自然囊括了“三王”。我也最喜欢这三篇。如果要问我这三篇究竟哪里好,我想还是在它的语言。阿城的小说之所以受到好评跟他富有特色的语言是分不开的。他的小说语言极短,每一句话都像装了刹车似的,讲完了就刹住,绝不拖泥带水,也不发冗长的感慨。要么写人,要么写景,事情交代完了,就是另一个开始。有人说,阿城的这个风格,是模仿古人笔记小说的。即使是模仿,这模仿也恰到好处。跟场景,跟情节,跟人物都匹配。为了这份好,我干脆开始大声念。
原本是无薏而为之的事,不知怎么就吸引了千绘小姐。她是不识几个中国字的,中国话也只限于平常生活上那么几句。阿城这以六七十年代乡村为背景的小说,她如何能听懂?我一页念完,她竟趴在沙发上让我继续往下念。“你听得懂吗?”我好奇。“不太懂。”“不懂你还让我念?”“不懂是不懂啦,但是有意思,我想听,。”尽管不懂,却还感觉有意思,这难道不是最大的魅力吗?就像喜欢一个人,你若继续追问他为何喜欢,他净回答不上了,只一个劲地说:“反正就是好啦。”这种讲不请道不明的纯粹。
就这样,我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把这本书念完了。
因为暑假里游戏打疯了,千绘小姐在暑假最后的日子开始狂补读书。一天一本,不看完不睡觉。有时候连吃饭也偷看一眼。我问她:“什么书?这么好看?”她把书翻过来,让我看封面:“好看,穿越时代的侦探故事。”我一看这一阶段她都在读这个作家的书,就顺势跟她聊了起来。“妈妈,我推荐你看这本。”千绘小姐举起桌上的一本说。“我怕我看不懂欸。你知道我没学过日本历史的,这本书是跟历史有关的吧。”我说。“是啊,跟历史有关。但是,这本书好就好在它都有解释。不知道的地方它都做了注解。我也是一边看解释一边看书的。”她很认真的对我说。“哦?这样子的啊。”“是啊,而且这本书注音也很清楚,一行一行之间的距离比较大,适合你看。”这孩子还知道我读竖排书吃力,连这都帮我注意到了。很好,有进步。
我一直在想对待独立阅读的孩子,我们要如何开展亲子阅读呢?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完全可以把眼光更放开点。阅读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写读后感也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聊聊书的周边问题,比如版本,比如印刷。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将视线转移到书上。亲子阅读的范围也应该随着孩子成长而变化。跟书交朋友,这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不是吗?
http://s14/original/47c728404c8d8e61b880d&690
燕山出版社出版的《阿城精选集》分两部分收录了他的小说和散文。小说里面自然囊括了“三王”。我也最喜欢这三篇。如果要问我这三篇究竟哪里好,我想还是在它的语言。阿城的小说之所以受到好评跟他富有特色的语言是分不开的。他的小说语言极短,每一句话都像装了刹车似的,讲完了就刹住,绝不拖泥带水,也不发冗长的感慨。要么写人,要么写景,事情交代完了,就是另一个开始。有人说,阿城的这个风格,是模仿古人笔记小说的。即使是模仿,这模仿也恰到好处。跟场景,跟情节,跟人物都匹配。为了这份好,我干脆开始大声念。
原本是无薏而为之的事,不知怎么就吸引了千绘小姐。她是不识几个中国字的,中国话也只限于平常生活上那么几句。阿城这以六七十年代乡村为背景的小说,她如何能听懂?我一页念完,她竟趴在沙发上让我继续往下念。“你听得懂吗?”我好奇。“不太懂。”“不懂你还让我念?”“不懂是不懂啦,但是有意思,我想听,。”尽管不懂,却还感觉有意思,这难道不是最大的魅力吗?就像喜欢一个人,你若继续追问他为何喜欢,他净回答不上了,只一个劲地说:“反正就是好啦。”这种讲不请道不明的纯粹。
就这样,我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把这本书念完了。
因为暑假里游戏打疯了,千绘小姐在暑假最后的日子开始狂补读书。一天一本,不看完不睡觉。有时候连吃饭也偷看一眼。我问她:“什么书?这么好看?”她把书翻过来,让我看封面:“好看,穿越时代的侦探故事。”我一看这一阶段她都在读这个作家的书,就顺势跟她聊了起来。“妈妈,我推荐你看这本。”千绘小姐举起桌上的一本说。“我怕我看不懂欸。你知道我没学过日本历史的,这本书是跟历史有关的吧。”我说。“是啊,跟历史有关。但是,这本书好就好在它都有解释。不知道的地方它都做了注解。我也是一边看解释一边看书的。”她很认真的对我说。“哦?这样子的啊。”“是啊,而且这本书注音也很清楚,一行一行之间的距离比较大,适合你看。”这孩子还知道我读竖排书吃力,连这都帮我注意到了。很好,有进步。
我一直在想对待独立阅读的孩子,我们要如何开展亲子阅读呢?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完全可以把眼光更放开点。阅读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写读后感也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聊聊书的周边问题,比如版本,比如印刷。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将视线转移到书上。亲子阅读的范围也应该随着孩子成长而变化。跟书交朋友,这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不是吗?
http://s14/original/47c728404c8d8e61b880d&690
前一篇:爸爸上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