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9月30《河北日报》:晚年孙犁

(2016-09-30 08:02:43)

http://s5/mw690/001jrfkxzy75fdbDIKU24&690

晚年孙犁

史飞翔

2016年9月30《河北日报


1956年3月的一天,孙犁先生正在写作《铁木前传》的第十九节。午睡起来,忽觉一阵眩晕,接着就倒了下去。他高大的身躯摔得很重,左脸颊碰在书橱的把手上,划了半寸多长的一道口子。长期的劳累,终于引发了一场大病,这一病就是十年。后来,经过多方医治,孙犁先生才逐渐康复。

1977年7月,《人民文学》杂志编辑向孙犁先生约稿。孙犁先生写了一篇《关于短篇小说》发表于该刊第八期。接着,陆续又发表了《关于中篇小说》《关于文学速写》《关于长篇小说》与《关于散文》等系列文章。这组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孙犁先生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开始。

孙犁先生晚年深居简出,他屋里方桌上的大玻璃下压着一张小纸条,写的是“本人年老多病务请来访亲友体谅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文字未加标点,写在从报纸裁下的一块边角纸上。今天,很多人写文章说孙犁先生晚年是如何的消极避世,有人甚至说孙犁晚年看破红尘。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有一次,周扬来天津看望孙犁先生:“你看破红尘了吗?”孙犁先生说:“没有。我尘心很重。”“我从来也没有想到西天去,我觉得那里也不见得是乐土。你看小说,唐僧奔那儿去的时候,多么苦恼,他手下两个干部,人事关系多么紧张。北京团城,有座玉佛,很美丽,我曾为她写过两首诗。但我并不羡慕她那种处境,虽然那地方,还算幽静。我没有看破红尘,我还想写东西。”

孙犁先生不但自己没有“看破红尘”,而且也不相信世上真有所谓看破红尘的作家,因为一旦真的与尘世绝缘,便写不出作品、当不成作家了。孙犁先生认为,包括《红楼梦》《庄子》等在内的经典名著,都是饱尝人间烟火气的入世之作,而非出世之作。

孙犁先生晚年,的确是在尽可能地谢绝一切社会活动,但也并非一概不去,相反他有所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文学活动他还是会参加的。例如,1978年10月,主持中国作协日常工作的李季先生,亲自来天津邀请孙犁赴京开会。李季说:“非我来,你是不肯出山的。”孙犁先生尽管不爱开会,但这次他却答应了。在随后的会上,孙犁先生做了发言。发言不过十分钟,但却要言不烦、切中现实。孙犁先生说:“这些年来,有些文艺作品的诳言太多了。作家应该说些真诚的话。如果没有真诚,还算什么作家,还有什么艺术?”

孙犁先生晚年身体一直有病,但就是不肯去医院,怕受折腾。孙犁先生八十岁生日时得了一场大病。专家多次会诊后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孙犁先生一直都很健康。1995年5月的一天,孙犁先生下楼散步,偶感风寒,引发老年病症状。从此,他辍笔不再写作,也不阅读报纸,完完全全地进行疗养。病中的孙犁先生仍在想、仍在思考、仍在回忆……他还有许多的话要说,许多的文章要写。

1998年10月,孙犁先生病情再度加重,住进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这时,他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靠护理人员照料一切。逢年过节,领导必去慰问、关怀;平时,亲朋好友也常去探视。但是,他很少说话,而且总是催促来者快走,他需要安静。就连他曾经倾注心血培养过的年轻作家,比如从维熙、房树民、铁凝等人去了,他也都是不说什么话,仅特意嘱咐儿子,陪他们去吃饭。

就这样,孙犁在病榻上度过了近四年的时光。2002年7月11日,他离开了尘世,享年九十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