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与高校合作如何进行?

(2010-11-08 17:13:52)
标签:

东城区

基础教育

进行

高校

衔接

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与合作交流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改革纲要的提出的发展方向。东城区是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之一,学校申报了试点学校,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与高校进行深度有效融合,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的有效衔接的探索。

一、衔接的形式

基础教育与高校的衔接主要应当通过课程课程和实践活动同时开发)的方式进行。合作高校可以提前介入基础教育,可以尝试从高一年级开始,高校依据本校优势专业对特定学生的素质需求进行界定,高校可依据该特定需求对高中生进行一定形式的资质评价,为评价合格的学生提供课程支持,利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寒假和暑假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测试,并进行跟踪评价,对修习效果优秀的学生,在参加统一高考后录取时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支持,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绿色通道,打通高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壁垒。

二、衔接的内容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衔接。高校与中学对教育的理解应该在同一水平上,认同高中与大学合作的价值与意义。一是大学积极向中学派出师资输出优质课程和讲座,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学生走进高校,走进名家大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二是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进行链接,大学为高中教师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培训,以期使中学的师资水平得以提升并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三是在学生评价上,为中学提供更加系统和开放的操作范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些纸笔测试之外的有效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激励。

三、外部政策支持

目前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主要通道仍然是高考制度,自主招生制度正在建设之中,这种制度也得到了社会与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我们倡导的这种培养机制是想在两者之间搭建起“第三条路”。让学生既能享受到最后的结果,也能享受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这种高校与高中的合作,在制度层面上讲,没有第三方,即政府层面的参与和支持,从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如果想这一制度能善始善终,还是需要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确认并得到切实的保障,必须实行申报备案制度。

四、预期与风险

这种合作的风险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认同,如果高校介入,并将接入的结果与将来的招生挂钩,那么社会怀疑高校实施合作的动机。另外,合作的高中校是否会利用这种合作作为将来招生的噱头,这些都需要一些制度上的保障和预设。不过换个角度来讲,无论参与的双方如何来做,实际上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并且这种合作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学生带来了好处,为双边的合作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式。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