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青春至少要有三宝:音乐、女人和啤酒。像赵传唱的歌一样,“我很丑,可是我有音乐和啤酒……”。同样,《怒放之青春再见》就是用音乐、女人和啤酒来诠释男人的青春,有些摇滚,有些霸道,有些挥之不去的青葱岁月,还有爱与被爱的那些冲动事儿。
由“水木年华”成员卢庚戌首执导筒的电影《怒放2013》去年12月17日宣传正式更名为《怒放之青春再见》,同时也将自己的上映时间推后,将于2014年1月10日登陆全国院线。发行公司给出的撤档原因是“同档期进口大片密集上映,市场空间狭小。”而监制滕华涛则说:好饭不怕晚。好电影就是好电影,不会受档期延后的影响。可见,对于该片,各方都很自信,可以预见,这部影片的公映,势必也会引发新一轮的“青春冲动”。
怀旧,是再好不过的体裁,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让我们回味到很多青春的味道,那种味道,是我们80后一代都共同经历过的,那种小情小爱小清新,让人眼前一亮,而新媒体的迅速传播,让这部小片彻底大火了一把。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将这种感情推到了最高潮,而2013年的电影关键词,不仅成就了这部影片,同样也因为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口碑营销的神奇。我该言,如果《怒放之青春再见》放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前,那谁成就2013的微关键词还不一定,但现如今在这之后,同样也会影响到2014年的微关键词。
《怒放之青春再见》像是卢庚戌的青春纪念册,无非就是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了那个时代,有音乐,所以人生是完整的,失恋过,所以才不明白女人的心该如何猜,而啤酒,是青春过往路上不可多得的点缀,没有这些,那不叫青春,更不叫是男人。
影片讲的某交友网站中层白领马路,工作有压力,家庭生活很平庸,基本上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一天,他平静的生活被20年前初恋女友李爱突然造访的电话打破。马路和李爱数次相约见面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但他青春的情感和记忆已经被打开,当年为了李爱的做乐队的各种往事历历在目,还有那首当年写给李爱却一直没有唱出来的歌是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遗憾。回忆的过程中马路渐渐找回了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他和老友重组乐队,在大海边唱出当年未唱完的歌曲,几个中年人完成了他们生命中又一次的怒放。
如果听故事,像是和“老男孩”讲的差不多,“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似乎这种感觉才叫青春。
的确,影片就是通过一个中年男人的回忆和反思,开始想着青春该如何怒放,通过时空的跨越,通过走上社会后的生活打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青春往事,才唤起人们的冲动和激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青春,只是现实的生活,将我们的青春记忆彻底打碎,面对工作和压力,面对平淡和无奇,我们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信仰,更不用提青春冲动时的那点事。电影就是想通过一个中年男人的情怀,唤起更多人的青春起忆,引发共鸣,让更多人找回自己的青春冲动。
音乐女人啤酒诠释了《怒放之青春再见》,而卢庚戌则用完美的音乐为这部影片增色,每个阶段,每个故事节点,都会有那些熟悉的音乐响起,音乐用的相当到位,也让人们通过音乐找到了心灵呼吸的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