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战争片希望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辉,那些感人的场景总是能够抚平伤痛,让人看到更多的希望。但《兰亭》不一样,而是直面历史,还原真实,让残酷的战争在观众前眼淋漓尽致的展现。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无论是兄弟情还是战友情,无论是无声的爱还是对子女的爱,都表现的太过真实。这种血淋淋的真实性让人看后有些伤感,但足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的用心之处。
电影里有很多段情亲的描写,给人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应该还是林耕和秀代的感情,两个人从一开始的第一眼缘,就结下了姻缘,最先主动的是林耕,虽然秀代一再的回避,但她回避不了战争的现实。在自己生死一线时,是林耕收留了她,并且照顾了她,但现实却并没有让这对新人逃脱掉战争带来的阴影,而是在战争中,两个人开始出现了矛盾,而这个矛盾秀代不理解,林耕却心如刀割。她们两个人的感情是非常细腻的,很多时候,秀代是一个被动者,她所有的不希望都变成了现实,而她并不知道这一切,所以,从女人的角度去看,秀代是战争的牺牲品,因为战争,她失去了爱情,失去了父亲的爱,失去了生命。
而林耕和林田的亲情也让人颇为触动,在那个年代,也许正是因为战争,才让亲情变得淡了,因为大恨,所以,无法谈爱。回想起林田小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林耕,也许他们早就失散了。然而,当得知自己最亲的哥哥娶了秀代时,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是的,这就是战争给予人最为真实的反应,如果有大恨,那是无法有爱的。正因为太爱,才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理解林田对于嫂子的恨,但林耕却没有办法理解,毕竟,那是和自己一起生活,并没有干过坏事的妻子。兄弟情就这样被现实的战争残酷的打乱,搅得人相当不安。
同样还是因为战争,林耕和秀代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用秀代的台词说,如果是在医院,孩子就不会死掉。然而,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他们无法去医院生孩子,即使是找个接生婆,听出来她是日本女子,也会宁愿让没有见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抛弃而不愿意去接生,这是何等的恨。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他是无辜的,然后,现实的战争却让我们觉得孩子死可能比生更好一些。如果他还活着,那接下来也许面临的更加残酷。至少,他可以比父母减少了百倍的痛苦。
最为让人觉得震撼的还是结局。秀代死在了自己父亲的手里,而她面对着自己的丈夫而死。那种爱与恨之间的决择,是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觉得,战争就是这样,没有太多的渲染,只有残酷的现实。也许,这就是战争给我们带来的伤痛,不仅仅是我们,还包括那些爱好和平和本来心里非常纯真的异国老百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