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国青城“2010环境•心观察”中国大学生环保行动大赛

(2010-03-22 11:12:28)
标签:

教育

分类:

你是否发现周围的环境在改变?你是否对环保有热心?你是否喜欢用图片+文字来表达看法?你是否着迷于通过摸索来看清事情本质?你是否对原创DV拍摄有兴趣?无论你是否属于上述种族,只要你心有激情,血还沸腾,渴望通过有趣的活动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那么,青国青城“2010环境•心观察”中国大学生环保行动大赛绝对是你想来的地方!本次活动深入校园,支持大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现状。如果你愿意,请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团队,利用图文并茂的、或者调研报告的、或者纪录片的形式来发现身边的具体、真实的环境现状。

“2010环境•心观察”的青国青城在09年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启动资金、培训、辅导、咨询评估、资源连接、社会传播等多方面支持,更深层面致力于为大学生搭建环境行动的平台。倡导、扶植和培育大学生从身边做起以环境观察、思考为目标的环境行动,倡导以这种行为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创新;同时联手持续关注大学生的各地NGO机构培养兼具环境公益理想与行动能力的大学生组织和个体,为中国环境公益事业发展储备人才,并力求在全社会形成环境行动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行动大赛,就是鼓励有环保理想或兴趣的大学生在就学期间自发组建团队或组织,立足自身的专业、兴趣、特长从一个图文说明的观察行动申请开始,通过专家的辅导和提升成为一份有洞察力和调研行动的调研报告;或者是一份有调研基础的纪录片拍摄方案,使更多的大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环境行动的定义、范围、价值与行动空间。

http://img1.gtimg.com/gongyi/pics/30379/30379416.jpg

Heart 用心观察

Head 用脑思考

Hand 心动!所以行动!

参赛要求:

1、关注现实环境问题、关注校园和生活周边。调研团队所关注领域越小、越具体,调查的过程越仔细、越小心,参与的队员越积极越认真,获得成功的可能 性越大。

2、项目预算合理,调研总预算在4000元以下,纪录片总预算在10000元以下

3、有明确的环境目标,观察和思考策略;现实中的环境问题。

参赛资格:

在校大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进修生皆可)以团队名义报名参加,团队人数不得少于2人,鼓励跨专业、跨年级,优势 互补组团参赛。

报名截止:2010年5月3日

奖项设置

1、奖励100份图文环境观察行动 奖金300元

2、支持40个团队项目的环境调研行动 调研实施资金4000元以内

3、支持20个团队的环境纪录片拍摄行动 项目实施资金10000元以内

4、环境行动能力建设培训;调研报告/纪录片计划设计指导:系统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内容

5、网投评出最佳图文奖、最佳调研奖、最佳纪录片奖等奖项。

参与方式:

考虑到每位同学,每个团队的兴趣、时间、精力各不相同,因为本活动设置了浅层和深层的参与方式:

浅层的方式:环境观察图文

只要你有点点兴趣,就请拿起相机,拍下你关注的环境现状,配以8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上传到报名网站,就表明您的团队已经参与了本次活动。将会有机会参与活动最终的狂欢节,也有机会获得300元的环保奖金。

注:涉及版权问题,大家一定要用自己拍的照片哦

深层的参与:环境调研计划/环境观察纪录片计划

如果您的团队有时间,有兴趣,有精力,有激情,那么,请加入深层感受俱乐部。您的团队不仅需要上传图文的说明,还需要填写调研或者纪录片的报名表。之后将有机会获得4000-10000元的资助去做你想做的事,并有机会参与4-5月份的环保精英培训,以及活动最终的狂欢节!

调研团队指导:达尔问自然求知社 QQ群:104694007

纪录片团队指导:影弟工作室 QQ群:79902906

还等什么?拿上相机,拍拍拍之余参加有趣活动,“敢”动地球的环保潮人,就在你我之间!

以下流程图将帮助您的团队更方便的了解本活动:

 

http://img1.gtimg.com/gongyi/pics/30379/30379551.png

活动流程

活动首页:http://gongyi.qq.com/zt/2010/green/

快去报名:http://act3.gongyi.qq.com/4177/join.d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生的荣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