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进藏看变迁

分类: 报纸发文 |
两次进藏看变迁
王宏治
2011年,我第一次去西藏,正好赶上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碰巧又在8月中旬报了西藏十日游。在布达拉宫广场,我看着60周年庆典会场浮想联翩,深深地感受到了西藏的变化和人民的幸福。
2011年7月,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总投资15.9亿元、长37.8公里的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我们7月底去机场返回时,有幸行驶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我们也为西藏人民兴奋,我们在内地已畅享高速公路十多年,这一条虽然只有3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对西藏人民显得那么珍贵。
当年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从拉萨到林芝全是普通公路,我驾驶车辆行驶了一段感受颇深,限速40公里,到一个卡点给你一张纸条,上面标着到下一卡点的时间,路上快了,还得在下一个卡点前休息一阵。这一次,我们去林芝,全程409公里的高速畅通无阻,沿途尽览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惬意极了。
数据显示,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除了林芝,拉萨到那曲、日喀则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到山南建成了双高速。最令人羡慕的是,西藏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费。
西藏的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1359公里,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83条。交通的发展,使西藏这个拥有12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祖国热土充满了活力。
西藏地域辽阔,但人民群众居住分散,我作为退休的电力职工,深感西藏电力建设的困难。我有3个同事先后到山南、那曲、墨脱参加援藏,他们有更深的体会。2011年我们进藏,到那曲看望援藏的同事,他领我们参观了地区电网总调度室、110千伏变电站,了解到整个那曲地区当时只有3座变电站,而我所在的县已经拥有20多座变电站,其中最大的一个镇就有4座变电站。整个西藏自治区的全社会用电量还抵不上内地一个大县的用电量,差距十分明显。
在缺氧、冻土地带建设电网,难度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十几年来,电力建设者不断付出,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网建成投用,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形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群,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大电网时代。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4.17亿千瓦时,是自治区成立时的593倍。我坐在火车、汽车上,看着一座座新建的变电站、一条条壮观的输电网,真为西藏人民自豪。
西藏目前最大的发展潜力是旅游,这也让我们有了美好的体验。布达拉宫依然那么雄伟壮观,布达拉宫广场让我流连忘返。羊卓雍措、巴松措,一个个湖泊湛蓝纯净,美得我无法用词汇形容,不过一张张手机照片让我的朋友圈引来数十个点赞。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似乎又增加了魅力,这里即将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人们都想多看一眼、多留一张照片。今年的西藏之行,我们遇到了最好的导游,他的知识非常丰富,讲解异常生动,安排相当周到,就连要求的购物也让游客感到舒心,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更体现出了西藏旅游业的进步。
西藏条件艰苦,其变迁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援。河南省对口支援那曲地区,郑州市和洛阳市支援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开封市支援林芝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参与了藏中联网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并推动西藏首个“电力爱心教室”公益活动落地。在西藏博物馆,实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到馆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第二就是河南,我想,有更多的人到西藏旅游就是对西藏的最好支持。
在西藏,我们见证了西藏人民今天的幸福。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画面上,我们看到了太多西藏人民的笑脸,但愿西藏发展更昌盛,人民更幸福,明天更美好。
(此文发表在2025年8月25日《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