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
(2025-05-08 11:51:16)分类: 读报拾翠 |
绥靖政策
美国前总统拜登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对自己的继任者特朗普火力全开,批评特朗普对待美国盟友的方式“掉价”、在俄乌问题上对俄罗斯“绥靖”,同时表达了对跨大西洋联盟未来的担忧。这是拜登离任后首次接受的采访,于5月7日在BBC网站刊发。
他控诉道:“哪个总统会这么说?这不是我们美国。我们追求的是自由、民主和机遇,而不是掠夺。”
拜登任内积极援助乌克兰,但特朗普上任后制定了不同的方针,并告诉乌克兰“必须考虑向俄罗斯放弃领土”。对此,拜登指控特朗普对俄罗斯采取了“现代绥靖政策”,并称他担心特朗普的做法可能会向其他欧洲国家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是时候向俄罗斯屈服了。
拜登任内积极援助乌克兰,但特朗普上任后制定了不同的方针,并告诉乌克兰“必须考虑向俄罗斯放弃领土”。对此,拜登指控特朗普对俄罗斯采取了“现代绥靖政策”,并称他担心特朗普的做法可能会向其他欧洲国家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是时候向俄罗斯屈服了。
绥靖及绥靖政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绥靖政策:二战前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采取的政策。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法国等国统治集团对德国、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侵略,采取的姑息、妥协、纵容的政策。1936年,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危害欧洲和平,但处于虚弱地位的英、法,不敢和侵略者正面对抗,以“避免世界性冲突”为借口,宣布对西班牙事务实行“不干涉政策”。在英、法等国的纵容下,日、意、德先后入侵中国、埃塞俄比亚、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
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德、意侵略战争中英、法首当其冲,自食恶果,蒙受最大损失。
绥靖,绥,本义是借以登车的绳索,引申为安定、安抚。靖,安定之意。即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又称为姑息主义。“慰抚”之意。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意图维护地区局势。绥靖有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的意思。现多用于形容政策性的手段,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一般用于贬义。
名词由来:绥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最初是安抚、保持地方平静的意思。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最初不是贬义的,这样翻译是一般的意译。只是最终的效果证明了绥靖的失败,后来才引申为为求苟安而去做一些违反理性与原则的行为,甚至这种行为里还有一种非理性的纵容。绥:安定、安抚。《诗·恒》:“绥万邦。”“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三国志·薛综传》:“绥边抚裔。”靖:安定。《书·无逸》:“嘉靖殷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