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架子车
(2024-07-11 17:15:59)| 分类: 散文 |
架子车
王宏治
看过今年高考出的“女大学生举报在高速路上打电话违反交规的父亲引发争议,考生可给女儿、父亲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的作文题,有人说,如果让现在的孩子在作文里写写架子车,肯定不会有多少人会写,因为不仅城里的孩子没见过架子车,就是现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出去上学,也大多不清楚架子车。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很穷,能有辆架子车也是很荣幸的。架子车主要有车体和车轮组成,我家的车轮是父亲在山西运城工作时用工资购买后一路转车带回了家,他说那是全村第一辆,接着用家里的木材做成车体,组装成架子车,干农活时起了极大作用,村里人更是不断借着使用。父亲今年83岁了,至今说起这事还感到无比自豪。
我老家的土地都是高出村庄一百多米的岭地,所以上岭的坡很长很陡。去岭上干活,最怕拉架子车,一两个人根本拉不上去,要几个人推,最幸运的是碰到谁家的牲口上岭,能排着队挂好几辆车。上岭难,下岭也难,满载的架子车,前面有人驾驶,后边有人站在专供摩擦减速的皮圈上,就这还有可能刹不住车,急冲下去,造成翻车,我十七八岁时曾经拉翻过拉麦车,干透的麦穗炸了一地,非常可惜。
小时候家里没有玩具,印象最深的是坐在架子车轴上在院里的平地上玩,那是很危险却是很好玩的,经常会被摔痛,遭到大人的训斥,但那也是从小就经历过的痛和快乐。去地里干活,下坡时小孩最喜欢站在车体后边,有时不止站一个人,站那上面不用费劲,累了一晌的身体感觉极其舒服。拉架子车是出力活,但村里的高手们却把架子车玩得极其熟练。在好路上开飞车,后边坐上人压着,前边的驾驶员跨坐在车辕内,脚踩地面掌握方向,比拉着跑都快多了,那种兜风如今想起来还感觉很爽。水平高的把两辆车前后插紧,后边的人用车袢穿过前车尾部,前边的驾驶员倒是更好驾驶,仍然用脚掌握方向,跑得又快又省劲,坐在车上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危险,只是尽情地享受田野的风光。
农村修宅基要把多余的土倒入沟里,推架子车卸土的最后一下,那是绝对的技术活,操作好了一次倒个精光,慢了土倒不静,还得用铁锨卸掉,快了土没下来车却窜到沟里。家中二哥干这活最多,水平也最高,只见他双手扶把,推着满满的土快速冲到沟边,看准位置,猛地一抬车把,车后的皮圈着地,车体靠惯性直立而起,车上的土一次卸光。其实,这也是农村的壮劳力们都会的基本功。但常在河边走,谁都会湿鞋。有一次没刹住,车冲了下去,为了不至于让车损坏,二哥拉紧车袢跟着跑了下去,跑到半腰他猛一用力把车立起停住,避免了更大的事故。看到小叔家的儿子在一边玩,叫他赶紧叫人,帮着把车拉上来,小弟却说“日吧欻(chua)货!”,这句土话的意思是真没用或不咋着,让我至今想起来还忍俊不禁。
如今的农村很多家都有了拖拉机甚至汽车,但架子车依然离不了,毕竟他既方便还不需要花钱买油,仍然是农民的宝贝。
(此文在2015年11月24日《河南电力报》发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