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六周年
(2024-05-24 17:12:04)分类: 生活随笔 |
母亲去世六周年
温暖我的瞬间|怀念善良而勇敢的母亲(王宏治)
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
2023-02-03
母亲84岁去世,至今已经四年多了。在这全家团圆、享受幸福生活的春节前后,更引起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母亲小时候家庭条件差,兄弟姊妹十个,母亲是老大。虽然母亲十分聪明,但家庭情况不允许她上学,她也就没有文化知识。不过,母亲的善良、大度、吃苦耐劳家族有名,而我最佩服的是母亲的勇敢。
母亲出生在老家镇上的一个大村子,与父亲结婚就嫁到了我们家所在的小山沟。父亲也没上过学,他十一岁就跟着表哥去山西打工,在砖瓦厂上夜校才有了文化,后来转成了干部。父亲在外打拼几十年,很长时间都不能直接照顾家庭。母亲在老家把我们姐弟四个养大成人,两个还培养成了大学生。她既要下地干活,还要伺候老人,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我小时候曾经无数次跟着母亲干活,好像男劳力能干的活她很多都干过,割麦、撒粪、出红薯,担水、锄地、拉车子,别人家都是男劳力干的活,她都默默地扛了下来。
有一次,要到距家18里地的煤矿去拉煤,好像还有两家共三辆架子车一同前往,我牵牲口,母亲驾车。中途休息,母亲离开时,我驾着车跟着前面的车就走起来,结果,没人牵的骡子突然间向前跑起来,邻居的叔叔大声吆喝着骡子,但骡子仍然没能停下来。大家只好都跟着跑,跑了很远,也不知道啥情况。骡子停了下来,气得那个叔叔拉紧缰绳对骡子猛一顿教训。后来走到煤矿,还有回程的路,不管多大的坡,都是母亲驾车,她的从容让我佩服。
老家的宅子都是前面瓦房,后边土窑。土窑住起来冬暖夏凉,十分舒服。我们家只有一孔窑,一直做了灶火,冬天我也在里边住过。刮风下雨天,从瓦房里走到土窑,经常会碰到窑门上方掉土,我们小孩子害怕,母亲却从不胆怯。
就是那一孔窑,母亲在里边为我们全家操劳了几十年。
那时候家庭妇女还要织布,先是做衣服,后来条件好了,只做床单、包袱。记得那一年,母亲和姐姐借用大伯家的织布机,天天去他家的后窑里织布。一卷布好像要织七八天,织到一多半时出了情况。在窑头上放羊的邻村人发现大伯家的窑顶出现了裂缝,急忙告诉了大伯,村里几个人上去看了,都说很危险,好像裂缝还在变宽。大伯组织家里人很快就把窑里贵重的东西搬了出来。
母亲在地里干活,姐姐喊她说大伯家的窑可能要塌,她就跑回来带着姐姐冲进去,迅速剪断棉线,搬出缠布的卷布轴。
进去时,大家就劝说,别要了,太危险,母亲不仅不听,好像也不害怕,一直很沉着。
结果,母亲她俩出来十几分钟后,十多米厚的窑头全部塌了下来,现在想起来,那是标准的滑坡。
灾难过后,大伯家也没什么损失,只是土窑住不成了,族人在感激放羊人的同时,也直叹息,母亲和姐姐真是命大。
那时还小的我,看着土窑塌下来的场面,我真是佩服母亲的勇敢。
母亲一辈子吃苦耐劳,经历过很多苦难,特别是一辈子伺候爷爷活到了97岁,在整个村子都受人称赞,也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楷模。
母亲晚年也享受过短暂的幸福,只是膝关节老化行走不便,虽然我们为她买过四把轮椅,也没能让她到更多的地方走走看看,更没能像外婆一样活到一百多岁,再多享受一下今天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心里最大的遗憾。
母亲只是世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但她勤劳、善良、大度、勇敢的品质,心底坦荡、心态良好,生活简单、不急不躁的处世态度,都会让我们终生怀念。
感谢善良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