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欣赏:参悟
(2022-12-24 16:23:37)| 分类: 小小说欣赏 |
参 悟
安石榴
整个夏天,我每天都去佛陀山登山。说每天,绝对是精准的实话,没有一天落空,下雨、刮风都没有把我拦下。其实坚持下来并不容易,的确是有意抵抗的结果,只是抵抗的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太弄清楚,真不知道,反正就是较上劲了。被浇成落汤鸡不止一次,我并没有叫苦也不觉得倒霉,反倒挺有趣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被暴雨兜头狂袭过,是不是人生也算是一个缺憾呢?更为奇妙的是,往往这样的困境之后,大概率会遭逢一场奇妙的偶遇,让人品尝苦尽甘来的大快慰。欣欣然感觉到一种参悟,挺美的。比如有一次,一路湿哒哒登顶,看到凝聚在云杉每一枚松针上的水滴。那是个什么美景呢?一排云杉树,每一枚松针,水晶一般的水滴。那是一个海量的数字图景,无数微小、均匀、繁密的水晶。此时恰太阳重生,光照中,它们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直接震撼到灵魂的美。这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景象,一个人一生又能遇到几次呢?
游客在好天气的时候委实不少,以一种过客的形式来来往往,更迭不休,所以每天大多数过目的都是陌生面孔。当然的,里面也有经常见面或者每天必见的熟面孔。我向来觉得人的相似性大于不同之处,我的意思是说,坚持每天来登山的人并非稀有品种,我虽然承认这不容易,但毕竟、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我注意到了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女人,我关注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她的一条腿不方便,步幅几乎只有我的三分之一,还需要依靠一只手杖。她的衣着也吸引到我了——登山对我来说算是休闲吧,我每天穿着相同的一套麻布上下衣,整个夏天没有换过第二套。它舒服,透气,不沾身,登山之后回家冲澡的时候把它们随手扔进洗衣机,第二天原样穿起。她却是每天不同的打扮——虽是平价衣物,并不高档贵重,不过的确衣服多又精心装扮,似乎她发誓绝不重复,包括头饰:纱巾头花、缎带、发卡,每天不同的衣饰穿搭,就像是在展示她每天都是一个崭新的人。我慢慢地感受到那浓浓的倾诉意味,仿佛她在表达她的意志:什么也别想击败我对生活的爱!所以我起初揣测她是大病初愈的康复期,正在自我激励当中,我还猜她可能是脑血栓造成的腿脚不便。
最令我关注的还是她的表情,清清楚楚的怒气在她的脸上几乎凝固了,这让她只有一种表情:愤怒。而且,显然她沉浸在自己的愤怒中不能自拔,身边攒动的人、周遭美丽的自然景观都没有入心入眼,她一点儿都不关注它们,她深陷自己的宇宙漩涡当中了——我看就是那样吧。这让她与这个松弛愉快的环境格格不入,又莫名地引起我的想象和同情、怜悯,而我的这个心思也一时无法向她传达,她看起来是睁着眼睛的,但你绝对知道她根本谁也没看,她的外在就是一个拒绝的状态,你无法跟她搭讪。
后来还是让我遇到了一个机会。有一天,我从她后面追上来,相遇的那一刻,看到她的鞋带开了,拖在鞋后面,于是我叫住她,蹲下身来给她系上。
佛陀山并不高耸,实际上就是一个小丘,海拔三百多米,绝对垂直高度仅仅八十米,设计的登山观光线可能接近一千米的样子。我走完全程,登上最高点望星亭时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分钟,那个女人可能得超过一个小时。我们最终在望星亭的石凳上坐下来的时候,我在那里已经读了一篇八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了。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她脸上的笑意。我递给她一瓶两百五十毫升的小瓶矿泉水——我的双肩背两侧总是带着两瓶水。于是,在满目苍翠、清凉拂面的亭子里,我们聊了起来。
“你或许对我的这只老残腿感兴趣吧?”她如此坦率,让我不禁有点感动呢。
“也不是,不过到底怎么了?”我还能怎么回答,我又把刚才送出去的水拿回来,把瓶盖拧开,再递给她。
“说起来你可能完全不信,”她喝了一大口,“你可能以为我这是脑血栓后遗症。的确,很多人都是这么猜的,也这么问的,只有一两个人猜了别的事情,可也没猜对。”
我这就接不上话了,我不知道说什么,所以没言语。
“这是我丈夫造成的,他要杀了我,他不仅打残了我的腿,还在我头上砍了十二刀,他是要砍死我的,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活下来了。”
我惊呆了。
“你可以分开我的头发看看里面的疤痕。”
我没动,但我看到她额头与头发交接的地方有些疑似疤痕。她朝我点点头,呼出一口气,说:“但我给他出具了谅解书,他没有受到最重的惩罚。”
可能信息过于突然又庞杂,我一时不能立即消化,这样就妨碍了我的表达,我看着她的脸,心里的话毫无修饰的直接冲了出来:“所以,你还在愤怒。”这话已经落地有声了,我才发现太唐突太直接,马上补救,“我在你脸上看到的。”
我都不知道这种补救是不是礼貌的。但她没有在意,她接下来说:“是的,我是愤怒,我有恨。但我现在不恨他,我恨我自己,”她看着我,带着一种迷茫,“他并不是一个暴力狂徒,我也不是一个坏女人。”她停下来,眼睛离开我的脸转向群山,“我们到底是怎么弄到如此地步的呢?”
——《小说月刊》2022年第12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