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辈》观后感

2024-05-05 20:30:28
标签: 我们的父辈 电影 二战 战争 德国

紧接着《帝国的毁灭》,我又在B站补了这部二战剧。这次的视角是德国普通军人及市民。

在今年连续看了几部战争影片后,我产生如下思考:同是真实改编,哪些故事更容易流传下来并拍成影片?首先战死的大多数人是被排除的,即使某些个体经历了超越传奇的战役,但是没有存活的旁观者、没有记录及传颂的人,他们的牺牲是最大的,但很少有人记得他们的琐事;活着的人中呢,也不是所有人的经历都有机会被写入小说及登上银幕,尽管他们的故事大多也很精彩(战乱年代的事情是和平年代的人完全未经历的),但由于主要人物的名声、家族、性格、存活时长等原因未能成为银幕的典型。

《兄弟连》讲的是Easy Company,但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传奇连队了吗,我不信。《帝国的毁灭》是关于希特勒这位超级大反派,想没人记录也不可能、见证者太多。

而《我们的父辈》是挚友五人的故事,其中二人死了,另外三人活着、有一人还活了很久。于是在那么长的岁月里,一个不平凡的真实故事就可以慢慢成型并不断发酵。一个人的回忆并不完全真实,会遗忘一些片段,强化或是弱化其中的一些部分、尤其是情感相关的。就像是一场梦,有时现实跟梦境的区别也不是那么大。

在看过几部二战题材影片后,包括更早期通过豆瓣高分排行榜接触到的犹太主题电影,能知道二战期间到处都在发生着许多事情,都是如今看来匪夷所思的。通过那么多的艺术作品、纪录片等碎片,我们构建出了一个名为“二战”的印象集合体,但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我们眼中的二战也不尽相同。然而几乎能够达成共识的是,我们厌恶战争、不想看到无辜者的流血牺牲,无论什么国家与种族;我们渴望和平、珍惜和平、不希望再有战乱。

然而近些年来战争并未消失,中东、俄乌等,还有贸易战。其根源是什么,是利益争夺,是文化差异。在共同把盘子做大前,先争夺有限资源。我们能做的是什么,除了最最基本的反战外,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头脑的冷静,并引导周边环境的和谐-一个普通人能做到这样便很好。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