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映的好片真多,这才4月份我就在电影院看了十几部。
(以下内容含剧透)
这部影片的主题是关于青少年及教师,同时也涉及家庭、爱情、校园。
开场那一跳我就惊了,看到结尾时发现呼应得非常好。如果当时无助的少年能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他绝不会跳下。
虚惊一场后,被镜头给欺骗了(这方面最经典的作品是Gal神作《Ever
17》),将成年的主角与少年的哥哥对在一起,毕竟哥哥的梦想是当一个能倾听学生烦恼的老师、所以不违和。
随着高中时的主角与爸爸吃烧麦、成年的主角看望病房中的爸爸,通过爸爸见到自己时开心的神情才逐渐意识到主角其实并不是哥哥。哥哥在少年时就死了,而弟弟继承了哥哥的遗志。
剧情结构上形成了非常好的回文。
关于日记,我说说自己的童年经历。小时候写日记基本是写着玩的,我当时收到父母送的一本含锁的日记本,至今也保留着。我写了一段时间,并将它称为“BBOOKK”,还编了几集《魔神英雄坛》的续作~可见我当时身心都比较健康,且有些中二。写得不频繁,但自从被我妈偷偷读过后,我就没有再写。
读研期间重新开始在QQ空间及新浪博客里记录生活,工作几年后开始每日自我总结。
说到老师,我妈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她早期当班主任比较多,但由于太累就退为任课老师。曾有几年她去乡村支教,将风气很不好的差生班级带起来(有几个小混混),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有几位学生中考语文超过140分,并破天荒的有1人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这是我妈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她被家长、学生、学校所赞誉着,围绕着。不过这只持续了几年,这段经历也没有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她是真的喜爱孩子。
我觉得老师不好当,有些家长嘴上说让老师随意管教自己的孩子、可以打骂,实则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投诉、状告。有的家长只是将自己应受的教育与责任,转嫁给老师。另外普通教师收入不高,还很辛苦,不像高校教师、名利双收。个别老师通过家教致富,然而监管政策时不时很严。一些聪明的老师转行做了生意或什么,往往混得还不错,如Jack
Ma~
有学问的老师,与会教书的老师,是两回事。如果不了解学生,是无法有效传输知识的。有一点相信多数人都会认同,就是如果你喜欢这位老师、你就会认真听讲,于是你在这门课的成绩也就好;但若不喜欢,纵然是特级教师也不顶用。所以千万别迷信什么名牌教师,学生对比过后喜欢哪个老师更重要。只可惜小孩通常没有选择权,如同影片中的哥哥其实很喜欢那位女钢琴教师,但硬是被父亲换掉了-典型的“我以为这样对你好”。
主角的爱情,其实挺让人羡慕的。在他高中迷茫、开始堕落不良时,遇到了天然美好的她。高中时的林雪儿太美了,移民前的告别很戳人,一般男的挡不住~归来后的林雪儿也很好,婚后为主角堕胎了几回,很能忍耐,问题出在主角这边。
终于在父亲离世后,主角打开了哥哥少年时的日记,也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他终于迈过了不幸原生家庭的这道坎,也可以接受自己孩子的诞生。林雪儿一直都在等他,所以未来会幸福的,当然没有谁的人生永远一帆风顺。
再回忆我小学时的一些老师。我一直都是年级段尖子生,还有棋类、乒乓等特长。
然而老师之间的差别真的很大,当一名好老师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一至三年级的数学班主任就是混日子、看家长出牌的。有次上课出道题是我学奥数时见过的,为了拖一堂课就故意不让我答,时间耗得差不多就喊其他同学作答。我当路队长期间,为管理秩序暂停了几次行进,后来有人告状,她就以我做错一道题的借口不让我当了...路队长也没啥稀罕的。
然而四至六年级的语文班主任就懂因材施教。因为我学得快,甚至让我帮她批改同学的作业,我完成作业就可以提前回家。(我也经常帮我妈批改作业,聪明学生与笨学生的卷面真的一目了然,能体会很多老师心中的叹息)我当时成为了小队长+中队长,有时自己开玩笑说加起来算不算个大队长~其实职场也是类似的,真正赏识你、让你放手去做的老板遇不到几个,更多像是低年级的班主任一般。
还有一些不好的回忆,不知道别人有没有遇过类似的。我有过一两次上课迟到,平时老师说是喊报到后就可以入座,于是我就信以为真地喊完报到直接朝座位走。很恶心的是,会被任课老师专门拉住训一番,还对着全班同学PUA说我是不是最差的几个学生,小学生在这种场合自然都不会吭声,但拜托你先好好了解下我的学习成绩行不~我觉得有些老师自己不够成熟,太要面子。
回到影片,它很现实地告诉观众,聪明的孩子不一定能成为精英。然而精英也可能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愿意倾听孩子烦恼的普通教师却可以拯救一条生命。
《年少日记》影评
今年上映的好片真多,这才4月份我就在电影院看了十几部。
(以下内容含剧透)
这部影片的主题是关于青少年及教师,同时也涉及家庭、爱情、校园。
开场那一跳我就惊了,看到结尾时发现呼应得非常好。如果当时无助的少年能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他绝不会跳下。
虚惊一场后,被镜头给欺骗了(这方面最经典的作品是Gal神作《Ever 17》),将成年的主角与少年的哥哥对在一起,毕竟哥哥的梦想是当一个能倾听学生烦恼的老师、所以不违和。
随着高中时的主角与爸爸吃烧麦、成年的主角看望病房中的爸爸,通过爸爸见到自己时开心的神情才逐渐意识到主角其实并不是哥哥。哥哥在少年时就死了,而弟弟继承了哥哥的遗志。
剧情结构上形成了非常好的回文。
关于日记,我说说自己的童年经历。小时候写日记基本是写着玩的,我当时收到父母送的一本含锁的日记本,至今也保留着。我写了一段时间,并将它称为“BBOOKK”,还编了几集《魔神英雄坛》的续作~可见我当时身心都比较健康,且有些中二。写得不频繁,但自从被我妈偷偷读过后,我就没有再写。
读研期间重新开始在QQ空间及新浪博客里记录生活,工作几年后开始每日自我总结。
说到老师,我妈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她早期当班主任比较多,但由于太累就退为任课老师。曾有几年她去乡村支教,将风气很不好的差生班级带起来(有几个小混混),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有几位学生中考语文超过140分,并破天荒的有1人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这是我妈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她被家长、学生、学校所赞誉着,围绕着。不过这只持续了几年,这段经历也没有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她是真的喜爱孩子。
我觉得老师不好当,有些家长嘴上说让老师随意管教自己的孩子、可以打骂,实则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投诉、状告。有的家长只是将自己应受的教育与责任,转嫁给老师。另外普通教师收入不高,还很辛苦,不像高校教师、名利双收。个别老师通过家教致富,然而监管政策时不时很严。一些聪明的老师转行做了生意或什么,往往混得还不错,如Jack Ma~
有学问的老师,与会教书的老师,是两回事。如果不了解学生,是无法有效传输知识的。有一点相信多数人都会认同,就是如果你喜欢这位老师、你就会认真听讲,于是你在这门课的成绩也就好;但若不喜欢,纵然是特级教师也不顶用。所以千万别迷信什么名牌教师,学生对比过后喜欢哪个老师更重要。只可惜小孩通常没有选择权,如同影片中的哥哥其实很喜欢那位女钢琴教师,但硬是被父亲换掉了-典型的“我以为这样对你好”。
主角的爱情,其实挺让人羡慕的。在他高中迷茫、开始堕落不良时,遇到了天然美好的她。高中时的林雪儿太美了,移民前的告别很戳人,一般男的挡不住~归来后的林雪儿也很好,婚后为主角堕胎了几回,很能忍耐,问题出在主角这边。
终于在父亲离世后,主角打开了哥哥少年时的日记,也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他终于迈过了不幸原生家庭的这道坎,也可以接受自己孩子的诞生。林雪儿一直都在等他,所以未来会幸福的,当然没有谁的人生永远一帆风顺。
再回忆我小学时的一些老师。我一直都是年级段尖子生,还有棋类、乒乓等特长。
然而老师之间的差别真的很大,当一名好老师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一至三年级的数学班主任就是混日子、看家长出牌的。有次上课出道题是我学奥数时见过的,为了拖一堂课就故意不让我答,时间耗得差不多就喊其他同学作答。我当路队长期间,为管理秩序暂停了几次行进,后来有人告状,她就以我做错一道题的借口不让我当了...路队长也没啥稀罕的。
然而四至六年级的语文班主任就懂因材施教。因为我学得快,甚至让我帮她批改同学的作业,我完成作业就可以提前回家。(我也经常帮我妈批改作业,聪明学生与笨学生的卷面真的一目了然,能体会很多老师心中的叹息)我当时成为了小队长+中队长,有时自己开玩笑说加起来算不算个大队长~其实职场也是类似的,真正赏识你、让你放手去做的老板遇不到几个,更多像是低年级的班主任一般。
还有一些不好的回忆,不知道别人有没有遇过类似的。我有过一两次上课迟到,平时老师说是喊报到后就可以入座,于是我就信以为真地喊完报到直接朝座位走。很恶心的是,会被任课老师专门拉住训一番,还对着全班同学PUA说我是不是最差的几个学生,小学生在这种场合自然都不会吭声,但拜托你先好好了解下我的学习成绩行不~我觉得有些老师自己不够成熟,太要面子。
回到影片,它很现实地告诉观众,聪明的孩子不一定能成为精英。然而精英也可能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愿意倾听孩子烦恼的普通教师却可以拯救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