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新西兰的原因,是因为我妈有一出色的学生贺某在那里定居。我的签证在2020年1月上旬就办好了,随后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当时春节若去新西兰旅游,就可能在那儿待几个月才能回来~
如今我5年签证只剩1年多,且入境前距离有效期必须有3月以上,所以再不去就可能浪费了。疫情3年过得真快。
国庆后,我先确定了旅游的城市。贺所在的奥克兰打算之后与我妈一起去,这次我先去首都惠灵顿。考虑到跨国机票昂贵,于是再选1座城市、多了也有风险,选了基督城。其他还考虑过皇后镇与但尼丁,觉得还是以后一起参观。之后规划两个城市的行程及宾馆。
时间,先看机票价格。有澳大利亚过境签的机票最便宜,但要多花几个小时。最后选择从香港转机,而直飞奥克兰要贵很多。我定在生日后的第一天出发,代表一个新的起点。
因为疫情后没再出过国,新西兰又是我初次去,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签证还是电子的。电源,可用国内三相插头,我网购一个两斜口的转换器、带USB插口;网络,还是通过无忧行APP按天购买;公交卡,落地再说,查了两座城市的卡还不通用、有点麻烦;现金,保底兑换了100N,贺告诉我在ATM用银联取现最划算,所以我在卡里准备了小几千。
总之没经历过的事情,准备再充分也还是会慌。尤其新西兰是入境审核很严格的国家,连食物、植物、土壤等都是禁止带入的。7月后还推出了电子入境,结果网页打不开...贺说她今年几次都是用纸质的,就照旧吧。
10月31日
出门前我多次检查了护照的携带。身份证与港澳通行证也带了,生怕在香港转机时会出意外,港澳通行证的新本也是26日刚领的...
值机时,工作人员要我把签证的纸质证明拿出来、还有返程机票订单,好复杂~一次打印了3张登记牌给我。在出境时又全部掏出来查了一遍...
没想到第一班飞机就出了幺蛾子,预定13:35起飞的、延到14:25。我在浦东机场与等同一班机的印度老人交流了一会儿,他每年都来中国谈生意、做Gardening。当收到延误通知时,我拿给他看,他的转机时限比我还紧20分钟。在我建议下他去打了电话,之后我依然在延误的飞机上看到他。
我跟登机处的人员沟通过,他说按新的预计时间到达我依然有50分钟时间转机、且都在香港国际航站楼,怎么说都是够的。然而飞机实际在15点左右才起飞,我虽然关了手机不知道时间,但我根据所看的机载电影(《疯狂元素城》)时长能判断时间经过了多久,内心很慌。屏幕上关于预计到达的消息出来后我立即就去查看,包括香港机场各登机口的位置。显示的剩余飞行时间也是虚的,落地后还至少滑行了20分钟,那时我更是心急如焚、但无能为力。最终17:10左右我才从机舱里冲出来,而去奥克兰的飞机17:40起飞...我刚跑出门,边上有一位机场的女服务员举牌等着我,我把登记牌给她看,她就带上我开始疾走,此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30号登机口到35并不远,但我是第一次乘机这么赶。经过中转安检后,我排上了登机队伍,连厕所都没上。我好好地向她表示了谢意。我很怕出国行从一开始就出错,那么宾馆入住等计划都会被打乱。
坐上飞机后心放下一些,至少能飞到新西兰了,但入境的情况还不知。我看到飞行时长为10小时,而不是携程上写的近18小时,明白是包含了时差。携程上的时间都是当地时间,然后我算下来实际的旅行时长比我原计划多出5小时,是一件幸事。
坐同一排的是一个四川妹子,自高中就来到新西兰。我跟她询问了非常多新西兰的事情,她都给了回答,但她认为许多付费景点都一般。旅行就是去别人待厌了的地方,如果有相同经历与认知就不必旅游了~
10小时,是仅次于我来回美国加州的航班时长。幸好可以上网,看视频。餐饮非常赞,包括甜点与冰淇淋,共有2顿正餐、1顿小食。通报都是很快的英文,能感到自己的听力跟不上。
11月01日
当地时间9点左右飞机降落,我打开移动漫游后发现网络生效了。迎接入境检查,为安全起见我没带食物,关于是否去过野外我如实勾上了,被审核人员询问了一下。包裹扫完后顺利入境,事后回想也还好,但第一次就是担心啊。我向贺及家人通报一声。
坐接驳巴士去国内航站楼,在车上遇到一家人,其女儿金发碧眼但会说中文,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来自基督城。与他们交谈了一会儿,都会问去哪里玩、待几天之类,爸爸告诉我基督城曾受到大地震的伤害。后来我在网上补充了这块知识,事后觉得基督城重建得真好。
国内航站楼的流程就简单多了,安检后找到登机口、候机。发达小国的国内航班很稳定,不太会出现大幅晚点及调度的情况。候机时在用笔记本电脑的居民有不少。他们出行带的包普遍比我大~
航班不能充电,飞行高度不高、毕竟距离不远。我能看到窗外蔚蓝的海面与翠绿的大地,实在太美了,会让人觉得这海水应该是甜的。在中国看到的海水多很黄,感觉很浑浊。我一直不厌倦地看着地面,还发现有些海域上的白色块不会动,让我无法理解,难道是结冰了?航班送的硬糖特好吃~
终于降落到惠灵顿,到市区的距离是6.4公里、完全在可走的范围内。由于维塔洞穴这个点离机场很近、且与市区不同方向,当天是最适合去的。而由于谷歌地图无效、让我在出发时迷茫了一会儿(Mate
30的手机,已破解安装谷歌),幸好百度地图很灵。大晴天、西方小镇,我根据导航沿着路左侧行进。找到一家便利店买了600ml的瓶装可乐,居然要收4.5N,是国内价格的好几倍,我顿时就感觉不能在新西兰随便吃~找到一ATM,结果取50N手续费6N,直接放弃。继续走,看到墙上指环王的海报后我知道地方对了,结果来到门口说是当天休业、次日开...那在行程中基本就错过了,当然这需要预订、我并没订。
然后我朝维多利亚山的方向走,在途经海湾时被这片美景震撼了。天蓝水蓝海风吹,还有什么比这更爽?我沿着路走,不时有人跑过或骑过,真羡慕这些工作日不上班的~在海湾对面的山上,立着标志性的WELLINGTON字母,这是模仿HOLLYWOOD哪~隔着海湾朝对岸拍照,只要不歪、拍出来都是美的。就这一刻,我已认为新西兰是来对了,绝对英明神武!不断朝西北的市区靠近,港口的船、民房也随之向我靠近。
开始爬维多利亚山,山并不高,但分支很多。经过一块网球场,观看了一下、发现胖胖的女子水平很烂。有的路线做成了游戏,明明可以平坦、故意做成连续的上下陡坡。我还看到一个骑车的,朝山下一口气骑下去,而路是非常窄及陡峭的。其实我并不爱爬山,但山的顶部往往是极佳的观景点。在锥形标志物的伪顶点过后,我继续往上到达最高点,很多坐车的人直接来到这里。我混入人群朝远处拍照,毕竟在这种场合下大家都不太区分他人的外貌,而一味沉醉于美景之中。
之后我下山去东方湾,而百度给我导的方向很奇怪。我两次都走了回头路,同一位男士二次为我停下来指路,交谈后他亲自带我去那里。下山的路有很多,百度指的路很陡。我说我从机场走来、能走很远,Jason便选择相对平稳的路线-走平坦大道及民宅阶梯。我们交谈的内容还挺丰富的,他多年前在中国旅游、去过杭州苏州等地,我也告诉我的出国经历及工作。他说近些年没旅游,是因为钱不够,这话怎么像是中国人说的~他是加拿大人,可能美式英语让我更适应吧,也与他经常附和我的方式有关。与有些人交谈就是会很愉快,即使你说错了他也能理解意思,并且让你有信心继续表达。相反的,就是你每说一句就受到质疑。
我们走了有半小时,我很喜欢与他的交谈,真希望整个行程都能有这样的伙伴。我问他今天是休息吗,他说他老婆正在工作,他出来break一下。于是我就懂了为什么工作日在街上有那么多闲人:)
来到东方湾,他问我接下来做什么。我说拍一些照片,然后朝西侧市区反向去。于是道别,我拍了一张他的照片作纪念。在沙滩开放一些是正常的,然而发现很多居民在脱下外衣后那身材确是极好的,这是能让年轻人激发荷尔蒙的地方。我望着Jason,他脱去鞋子、赤脚在沙滩上行走,到达另一头后我跟他再次打招呼、分别。
我相信惠灵顿最美丽的自然风景就在海边,于是继续沿着海湾走。到谢弗斯游艇码头兜了一圈,那里有些年轻人在钓鱼(中国则更多是中老年人)。
继续往北则是明后天的行程方向,我就朝街区走。来到古巴街-一条步行街,这里有很多餐饮及商店,有各国饮食,一些店铺写有中文。因为现金不多,我就找ATM,起初导航的几个点都无效,后来在一条含多台ATM的街上取了200N,手续费只收了10元。
去往特列全球背包客旅馆,在坡道中间。用信用卡支付,店员推荐我用NZD币种支付而非美金,3天只需75N真便宜、地点也好。拿到2张卡及1把钥匙,找房间的过程有点绕迷宫,但我相信如此设计在空间上一定是有原因的。几个房间的公共区域内会有厨房、卫生间、桌椅等,每次出房间基本都能看到人。进入房间时已有一位小伙子,我习惯性地选了一上铺,如果能重来的话肯定选下铺。
之后我出门吃了MC当晚餐,并在超市买了之后几天的机动食物,2L的牛奶与类似薯片的干粮,加起来不到10N~
回旅社后没有再出去。能听到旅社内有人交流得很开心,羡慕那些母语为英语的人。很晚有一位外国妹子住进了房间,我才了解是男女混住的。我问她来自哪里的时候,说是“Ginxxx”,我后来查了国名以这个音打头的、难道是直布罗陀...
当天发的微信朋友圈备受好评,甚至有朋友说是“色艺”。我称新西兰为新西“蓝”,9张构图充满了各种蓝,挺巧的。New
West Blue,中式英文解析,但很符合。
11月02日
6:30在听到他人的闹钟响后,我开始洗漱、出门。换洗物品我全都不带,能减轻一些重量,这些东西也不值钱、我就放床上用被子盖住。
出来发现起早了,天色还阴沉沉的。我朝东北方向走,经过一些街区,发现这座城市的地形与旧金山较为相似-有地势起伏,而建筑顺势坐落、而非处于统一的高度。这个时段有当地行人,但不多。经过一家Subway时,我知道价格不贵就决定在这用早餐,然而被英文问倒了。幸好服务员是中国人,帮我用中文完成了点单。味道不错。
我贴海边一直往北沿路走到步行无法通过的高速公路后,往回走。两侧是码头与工地。
9点左右来到旧圣保罗教堂,挺小的。原先想等到10点开门,但还是去其他地方。来到国立图书馆,10点开放(9点只开门)、在2楼被请出来了。去新圣保罗教堂,外侧正在维修,去里面逛了一圈。
等到10点,进入图书馆内部。里面陈列了一些老式的电脑及媒体播放设备。虽然这图书馆不大,然而书籍排列方式真是让我没想到-就如校级图书馆。要在中国的话,省级图书馆的排场都比这大。我扫了一些书名,找到适合自己看的书-《新西兰历史性建筑》,分北岛与南岛两册。我主要看图,读字肯定费时。
再是去国会建筑。外围没有阻拦、随意参观,里面不能随便进。也是想不到,一个国家的最高政府就在这些个建筑里办公。老的国会大厦就在对面,这搬迁成本约为零~
接下来我又想不开去爬山,时间充足、于是扩展了计划外的地点-Te Ahumairangi
Hill。经过一运动场,看到居然有女生跟男生一起玩橄榄球,过程很友谊第一~看来爬山不能太相信百度地图,可能被带坑里。我进入了路滑、坡陡的区域,有些地方没有支撑物很容易下滑。我一时都担心是否需要援助,但听到不远处就有人们生活的声音,觉得可以继续寻路。我尽量朝更多人为走出来的路走,在辗转一定时间后终于回归较宽的路,鞋与裤子都脏了。
之后找到山上的观景点,拍摄并休息了一阵子。我现在能做到在吃喝拉撒外不停行走,但在刚才的高强度运动后需缓一缓。之后从南侧下山。
从植物园西侧进入,先前往北部。途中我发现右腿膝盖有点扭痛,在以往旅行中只要过一阵就恢复了,今天却迟迟不行...到达Rose
Garden,中间有水池及许多鸟禽。它们不怕人,随机动画可以看一整天~我坐着休息很久,不断揉右腿并放松,但效果甚微。我看天气预报在下午晚些会放晴,继续坐等。
天色有少许变化后,我继续向南探索植物园,沿路有密集的植物,有些是我未曾见过的。经过一间TreeHouse,它可以是建在树上的那种,但广义上就是一个休憩点、提供饮食购物。
南部有卡特天文台,有其特色,但体量肯定不及上海天文馆。再南面还有更小的缆车博物馆,维修中、开放了前半部分。
再后来我通过向西北的路线逛植物园、尽量不走回头路。途中遇到一组东南亚的人,估计是马来西亚/菲律宾那边的,他们不时停下拍照。
因为腿的情况,我的行动收敛不少,16点多去吃饭。Crab
Shack就在皇后码头,金发妹子将我领到餐桌后,中国妹子为我点单。她的笑容非常真诚自然,是发自内心的那种。餐厅赠送一瓶饮水,这在新西兰还挺值钱的,因为便利店里矿泉水的价格跟饮料差不多。点了半份螃蟹与海鲜意面。不提供筷子,给了手套。螃蟹采用西式的炒法,以我的牙齿、蟹壳全用咬的。螃蟹有大有小、有肥有瘦,也可能这里就是随机的。海鲜意面绝赞,包含多种海鲜。青口貌似在新西兰挺受欢迎,而我在老家随便吃(当地别名“淡菜”)、没有单点。这一顿共消费97NZD,螃蟹份量略多。
11月03日
当日既定目标只有两家博物馆,再加上右腿膝盖不舒服,我就没有添加行程。下午便早早结束。
先是前往国立博物馆。下着雨,但基本不需要用伞。商铺上方有延伸的玻璃屋檐,路口也有挡雨亭,只要不是大雨都不影响行人。这点值得小城镇学习。
到达国立博物馆后,我就找个坐的地方等开馆。9:45左右我看动静多起来了,于是前往最高的6层、准备进入Waka(毛利战船)展览区域,结果被工作人员拦下、说还没开。真的是提前一点点都不行啊。
我等了10分钟后重新进入,发现展厅多了BGM的播放。有大量毛利人划船的合影,很像《冰与火之歌》中的蛮族形象。听说在奥克兰经常有游客被抢劫,而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很容易联想到印第安、阿依努这类原住民的往事。毛利人也有自己的图腾,造型及用色都很独特。最豪华的一间房屋不让拍照,于是我拍了其右侧的那间。
之后我就从一层层往下参观,觉得有意思的就拍照留念。毛利人有自己的神话背景,其中石头在有重要的意义。动物展馆,部分鸟类的外观很奇特。大家的观看习惯比较好,很少有人会贴在展品前看,给后面的人留视野。
红色主题的展览,设计相当好。不刻意营造爱国,沉浸感极强。沿着地面的年代轴线前行,就能了解各时期的战事及功勋人物。我觉得记具体的人与事意义不大,便走马观花。
在出馆前,一小伙请我填写调查问卷,我很配合地完成了。里面不仅包含对各主题展厅的满意度,也询问在惠灵顿的居住情况。作为免费的大型博物馆,体验非常满意。
中饭去颇受好评的中餐厅-KC
Cafe吃,点了猪肚煲、牛肉炒河粉及饮料(共57N)。老板娘是中国人,与网上留言一致-普通话已经不熟练,而内厨都用普通话交流。菜量是真大,只吃牛河也是管饱的。
下午是去城市博物馆,规模就小很多。我在小黑屋看了时空穿越的小电影,讲述这里从古至今的变迁。角色会横跨屏幕,是优点也是缺点。结尾还穿梭到未来,让我眼前一亮。
之后看展品,包括海难的纪录片。除了海军特色的内容外,其他很难超过国立博物馆。
我朝码头逛了一下,早早回了旅社。一个小城市再好,新鲜感都很难维持3天。
11月04日
7点后退房,朝机场走。经过一条很长的隧道,地面每隔50米有距离标注。走过维多利亚山的东侧,走过来时的海湾。此时天是阴的,并出现了彩虹。
到达机场不到9点,我去值机。大片区域属于NZ航空,JS航空在另一侧。我尝试用机器值机但不识别护照,发现有人工值机柜台、但无工作人员。后来才发现他们还没上班...按中国习惯,都是提前2-3小时值机,这里节奏宽松、所以不到点还无法人工值机。9:30后两个柜台的人员到岗(分别对应一个目标城市),9:40出头“Closed”的牌子被取掉,9:45准时喊话开始值机,真是不带一点提前。
飞机上我靠窗观赏地面的美景,这趟是从北岛飞往南岛。在落地前,我对基督城的地形大致有了个数。
去市区的路程不到10公里,需要2小时左右。我选择徒步的原因也是怕麻烦,公交卡、询问、等车等,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是最靠谱的。然而结果上我的选择极其正确,沿路的民宅就为我铺了个环绕式花园。只看到前几家时,以为是他们比较重视园艺。走着走着发现预设的期望值不断被超越,不时发出”It
can’t be...”的内心感叹,开始感受到美好是普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时候,内心怎能不阳光;即使存在利益上的冲突,那么是否也是采用相对阳光的方式?...不禁这么想。沿路不时出现新的植物、很好看,且排列也有讲究,我在日本也未看过这样的民宅景致。道路上的公共树木也很优雅,机场到市区的道路仿佛都在迎宾,给我留下极好的第一印象。步行过程丝毫不觉疲惫,我的手机也被喂饱。
在机场不远的MC吃饭时有段小插曲。我在机器上点单刷卡后提示订单未打印,正常以为肯定是下单失败了,于是我又试了一遍还是不成功,就去柜台那点单。结果我一看信用卡交易消息-前面两笔都被扣了款,于是找经理退款。这种事情不会是愉快的,开始她以为我只退一单,确定点单内容后退给我现金。我说还有一单...估计她内心有点小崩溃吧。她确定我是否要退,我有点不好意思,说我可以都带走、不想给她造成太多麻烦。她说没关系,于是我就退了已经打包好的一份。她询问是哪台机器出的故障,我指给了她。问题的根源还是机器上,而人都是友善的。本来可以更美味的一餐笼上一点小阴霾,西瓜味的冰镇Fanta好爽~
一路走到Mona
Vale花园,心想定比沿途风景更美,果然小而精美。一条河流穿过,上面飘着落叶,很浅的水同时照出倒影与水底,禽类在一旁栖息,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在过桥的时候,有人请我为他们拍合照。是台湾人,我与他进行了一些交流,关于大陆、台湾、国外等。我感慨只有身处国外时才感觉世界与我的心灵同频,他说他年轻时也这么想、后来就去了美国生活。当然我也不认为发达国家什么都好,毕竟我也只看到一面。经过会所,有人在举办婚宴,说明这是个具有浪漫色彩的景点。再到Rose
Garden还遇到4对新人同时结婚。有些景观很美,但拍摄角度的采光不充足。“基督城是上帝的后花园”,这话看来不假。
然后我朝旅社方向走,顺路经过宽阔的Hagley公园。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但更多的是草坪。很多人在这里散步、跑步、骑车。也有高尔夫球洞,以及泛河划船的活动。横穿这座城市的重要河流,就是这Avon河。
进入街区,首先看到的就是博物馆与艺术中心。因为去阿卡罗阿的上车点在附近,我找了下可能的位置。
进入艺术中心,其实这不算一个室内景点,而是建筑群。在一Square的上空还悬吊了一个线框房屋、用细线固定,挺有创意。室内基本不开放,只有一咖啡厅及一小展馆。
走出来后,我看到有路边摊,点了一份猪肉卷饼(7N)及汽水(4N),肉饼超好吃~坐着品尝的时候看到身后飘来很多泡泡,走过去看到很多人聚在一起。人多的情况我一点都不紧张(别问,问就是中国人),走过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有更多的摊位,一室内在进行舞蹈,看到Latin
Street
Festival的横幅,各个年龄段的女人与儿童围成一圈跳。我猜想这是类似国内的美食街-含各地美食,所以就尝些我平时吃不到的,点了一份牛肉薄饼(9N)。很多居民相互熟络,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应该为拉丁语系。等了不少时间后饼才做好,味道是赞的,肉量感人。
在这里听过一阵即兴的乐器演奏后,我去往Urbanz旅社。这里的结构相对简单一些,一张卡就够,很容易找房间。来到8人间,已有2个下铺躺着人。我询问下铺的妹子哪里拿床具,她指了柜子的方向。休整一会儿后,我发现从窗沿下方探出一个金发的脑袋好奇地看着我-就是刚才的妹子。于是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她是德国人,说新西兰有不少德国人。之后我又看到她穿着便装、从外面扛来一个巨大的背包,坐倒在地上,还挺萌的。随后我百度了德国女人是怎么样的,说比较女汉子,我认为挺好、如果长得可爱的话。晚些时间又来了一体型与背包大小相似、但棕发的女子,我猜想也是德国的吧。夜间我将阿卡罗阿的往返车票订好,比单程原价45N便宜9N~
我没想到这里的旅客大多只待一天,否则我还想跟下铺的德国妹子再聊会儿天。
11月05日
因为有充裕的时间,我决定前往计划外的偏远地点-空军博物馆,单程8.5公里。因为要走将近2小时,我7点多就出门了。途经Hagley公园时雨开始下大,很多跑步的人会继续奔跑,而我这一身装备是后面几天都要用的,于是躲在大树下避雨。约40分钟后,我看雨小点才继续走。
沿路是城镇,我不需担心缺水,在便利店补充1.5L的冰镇百事可乐。但公厕没看到。
在走过很长的路后,抵达空军博物馆。里面有许多大比例的飞机模型,而所有飞行员只是个2D立牌(可以称之为立绘~)。如果不想研究空军历史的话,则没有太多看头。电梯的天空盒是驾驶舱,这点很有创意。凑够一定时间后,原路返回吧。
在路上看到汉堡王,买了一13.8N的双层牛肉汉堡。雨又开始下大,我看天气预报是一小时后出太阳,实际在2小时后。我没带伞,就坐着听书。樊登的《瓦尔登湖》上下都听完了,需要内心平静的时候听这本书很合适。近一个月的多次旅游中我听了大量的书,让整个徒步过程更加充实,在用视觉感受现实世界的同时、用一部分听觉扩宽Spirit
World。这种旅游方式我很推荐,当然若是结合当地人文的书籍则更佳。
为在出太阳时来到下一个景点,我只好到隔壁的便利店买了一顶伞(20N,一顿饭钱啊~),心想质量总会好些。但再好也坑不住暴风雨,很快就被吹得翻过来,我只能不断根据风向来调节撑伞方向。之后的一个小时挺艰难,但与我在北海道与冲绳经历的比只能算毛毛雨。
来到植物园附近,打卡了附近的清真寺,算不上是景点。从南部进入植物园,顺时针游览,沿着环绕的Avon河。这个植物园比惠灵顿的要小许多,道路比较明晰。在河边看到黑天鹅,算不算是个好兆头~里面还有一间植物馆,碰见中国游客家庭。貌似每家植物园都有一个Rose
Garden,这是他们的浪漫。
我从东部走出植物园,再次来到艺术中心一带。博物馆正在维修。进入旁边的艺术馆,门面很气派。里面有很多奇特的艺术品,我相信在艺术领域,普通人在不同国家看艺术展的感受是接近的,都是看不懂~毕竟艺术家重视自我表达,不需求得认同。在一间小黑屋里有彩色线的展示。
关于欧美澳洲男老外的身高,平均自然是高于中国。但我刻意观察过,有些人看起来挺高、像有185,走近发现其实差不多高,这是一种对他人感知的心理假像。自信就好,别在意无法改变的事情。
接着去到追忆桥,简单来说就是桥上立着一扇大门。体验Rollickin
gelato的冰淇淋、就在旅社背后的美食街上。分1球6.9N、2球9.9N、3球11.9N,我选了2球,超级好吃。我能吃甜食,但不嗜吃。所有好吃的食物我都愿意尝试,无论酸甜苦辣咸。
原本想省下正餐,想想“来都来了”。先是搜到美食街的两家,27
Steps未营业、Caffeine
Laboratory则不在了。跑去“禅”-日式寿司店,营业到15点...最后来到1公里外的Pedro’s
House of Lame,发现只能外带。花60N买下羊肩肉,我就在10米内便利店后方的椅子上开吃。一当地男性经过,看到我他露出一些笑意-他明白我接下来要享受的是什么。羊肉与烤土豆的量都巨大、很好吃,但我光把羊肉吃完就已经撑了。新西兰的食物,一分价格一分重量~
11月06日
今日游玩阿卡罗阿。我拖到8点出门,9点发车。
8:30左右我来到可能的上车站,看到一位遛狗的中年女性,向她确认是不是这里上车。交谈后,她帮我电话询问。过程中我说是在旧博物馆(因为维护,有家临时的新博物馆),她反馈我地点正确,司机到时会找到我的。居民就是这么友善~
8:40多,一位外国妹子也走到我这里,确认是不是这里发车去阿卡罗阿,我说是的。她是意大利人,在悉尼读大学。身材挺不错,相貌在欧美人里属于正常,在中国人眼里应该算漂亮吧。她也是在新西兰游玩一周,问我去阿卡罗阿的哪里玩,因为有些地点我无法用英文表达,就说看城镇与自然风光,另外觉得海豚之旅有些贵。
8:56,涂着Akaroa French
Connection的面包车到了。通过老年男司机的纸质文件确认后,我们上车,且询问了我们的返程日期。9点后上来一对老人,9:21上来最后一位乘客,这位小伙子我在站点等的期间见过、而他之后走到新博物馆去了...
启程后,司机开始讲解。说的地名基本能听清,但描述就大多听不懂了,实在没办法。开出市区后,就逐渐欣赏到路边的自然风景,牛羊栖息。有点类似新疆西藏内蒙,但背景是绿色的。在中途的小镇休息了5分钟,快抵达点时在高处观景台又停留5分钟,最终按预定时间抵达阿卡罗阿,司机还是挺彪的~我在第一站跳下,返程时间是Five
to
Four,我愣了一下,524??之后明白了。
我立即走向旁边美不胜收的码头,这里也是海豚之旅的出发点。我在朝海一侧走去的过程中感受这片蔚蓝,这体验不比惠灵顿码头差。
之后我往北走到灯塔那里,发现又在维修。这次行程见过太多在维修的东西,不知道是我运气不佳,还是他们老定期维修。往南回走一点后向西侧山上走,看到一处墓地。
之后去一个什么Garden,走了一段之后发现路很滑。我不想重蹈在惠灵顿第二趟爬山的覆辙,就及时返还了。
还有4个多小时,先去吃顿好的吧,这里的特色是海鲜。来到Bully
Hayes Restaurant &
Bar,一位印度模样的男服务员接待我,我先按大众点评的推荐点煎三文鱼,他说被改成了饭、我说要的,然后想点海鲜拼盘、但只有大份就放弃了。他推荐了青口,我没要。我询问是否还有其他的鱼,他告诉我有Groper、在鱼类菜单的首位。我查了一下是新西兰石斑鱼,这鱼在舟山饭店都是极贵的,而这里只需45N、要了。我好好享用了这两道菜,鱼很新鲜,伴着很多蔬菜植物,混合后的口感是舒适的。他询问我的体验,我答曰Very
Delicious。
饭后我朝巨人之家走,近处的疑似景点没几个。后来发现是个收费的儿童向乐园,在外部拍了照,没有进入。每次往西就要上坡,去东部海滨就下坡。
去博物馆。进去后的装饰像一家商店,我还确认了一下。有一些当地的内容展示,及一个曾经的法庭。
然后去Top
10假日公园,我知道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景点、但还是去瞧瞧。走到后,发现是一家房车度假村,当然也有装作房车的旅馆间。本身环境是美的,还能从高处俯瞰城镇。出来时,我看见那位坐车迟到的小伙,满身行装的他估计是要住这里。
下来后我其实就没什么要去的地方了,慢悠悠地沿海滨朝返程点走。经过鹅卵石群,有很多鸟儿在这里休憩。经过沙滩,不大但也没有很重的盐味。
回到最初的码头附近,我坐下来充电等候。期间看到新西兰麻雀(姑且这么称呼)在脚边觅食。看过几次人喂鸽子的景象,于是我取出一些机动干粮在地上,没想到它们真的很喜欢吃、从那个兴奋劲能感受到。小嘴啄得很快,然而无法一口吞入,每次先啄成几块小的,然后依次吞入。相对大的还会继续分裂,差不多一片干粮要啄个二十来次才能吃完。
吃过几片的麻雀嘴上残留着食物,有妇女经过并发出了笑声。我内心也很欢乐,实验大成功~麻雀换过几批,有时行人迈着大步经过时就会吓走它们。有的麻雀猛吃几口后,发现口干,立即去吮路边的水,它们可能也会打嗝、但不知什么表现~有的麻雀很贼,一跳一跳悄咪咪地靠近,夹起一片后立即飞走~还有的建立食物封锁圈,不让他鸟靠近~观察小动物,真是太有趣了。
在博物馆曾看到一位很胖的女士,我再次看到她时拍了下来。我知道这不太礼貌...
坐上返程的同一辆车,人换了近一半,意大利妹子准点出现。几位年老者去看海豚,但不多。他们还对司机开玩笑,是不是在这里有个女朋友~我听到一对情侣在说粤语,在被带往奶酪店购物时(国外旅游也有购物,只是比较自然),我跟他们搭了话。
路上我抓拍了一些美景,图片下方变糊说明车速飞快...回城后我也是在第一站跳下,因为我看地图实际离旅社更近。心中惦记着昨天吃过的冰淇淋,今天点了3球...
在超市补充了食物。大瓶饮料很划算。
晚上22点多,大家都基本入睡。我临睡前去了趟厕所,回来正准备爬上铺时意外被一小伙拉住,原来是问我柜子怎么开~说明柜子的设计需要优化。
11月07日
正式行程的最后一天,时间非常宽裕。我九点多才出门,因为天气软件说外面温度很低。
先是去2公里外的一个小公园,小到几百平米...OK,这样的地方就不要标记为景点好吗。时间够也无妨。
来到纸板大教堂,其实很小。185椅子所在的区域正在施工,就询问教堂里的老奶奶,她说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椅子先后搬过3次、需要太多的精力用在其维护上,所以就木有了。好吧,也挺符合这里的时间观。
接着去北面的圣玛丽教堂。这个教堂大一些,进去时在左上房间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做仪式,于是靠近观察。工作员大妈就喊停了我,我说我其实看一下正准备离开。说清楚之后其实挺友好的。
去最大的基督城大教堂,看到施工围墙后就有强烈不详的预感-果然又在维修。Oh
my god,这一趟新西兰之行共遇到多少个地方在维修啊,好想吐槽。幸好在墙上有历史照片供观摩。
旁边是一栋非常气派的建筑,但其实是个休闲场馆,不能参观~
去了临时博物馆,只有很小的一层,不过瘾啊。大教堂与博物馆这次未能如愿参观,为我再度游览留点念想。
行程到此就基本完成了。最后一餐的地点我昨晚就想好了,17点才营业的27
Steps时间赶不及,就去另一家口碑很好的Fiddlesticks
Restaurant &
Bar。一位金白发的美女接待(俄罗斯血统?),但一开始上有关饮品的选择我就没听明白,其实是水与啤酒。我点了牛排与核桃仁色拉、味道很赞,色拉口感超预期。
之后就是重复参观首日看过的地方,艺术中心、Hagley公园、Mona
Vale花园,走回机场。因为有些植物被昨天的暴风雨摧残过,所以民宅景致不如之前,但美的依然美。今天我终于感到身体有疲惫,一路坐着休息了几次。
走到机场才17点,而起飞是21点。我坐到18点才喝完饮料、值机,NZ航空可机器自助用护照。这次的安检反倒是最严的,项链部分被确认了一下,背包还被打开查看、有点无语。就让你见识一下旅游达人的极简行装是哪些~
进去后,我找了躺椅舒服地休息。也遇到去奥克兰的中国游客家庭,认为独自旅游很特别似的,我在青年旅社见到那么外国人不都这样吗。
飞到奥克兰,距离起飞还有1小时。等接驳车(15分钟)还是自己走,让我纠结了几分钟,还是决定走。按着路标走,但不太明显,且百度地图没有国际航站楼这个地点。走了几分钟后有点迷茫,后来看到绿色接驳车开往的方向就跟过去,再走一会儿就到了。门口写着“国际出发”的中文,安心了。
来到携程提示的9号登机口,发现没人、没信息提示,再一查是5号。扶梯下去后看到一群人,嗯是熟悉的景象。好多中国人说着中国话,少说有上百个中国人飞回上海,是这几天里最热闹的一刻~看到这一幕,要说大家都没钱出来消费我是不信的,只是没信心、不敢随意消费。
航程11小时,含1顿正餐、1顿早餐。我先后看了3部电影,星条红与皇室蓝(英国王子与美国总统的儿子搞基...),这种题材国内不可能上映,中途我都犹豫要不要看下去;Are
you there, God? It’s Me, Margaret,少女成长题材,有点类似看过的《Jude》;速度与激情10,评价不高但场面十足。我这回有经验了,发糖时抓了三颗,带回去分给朋友品尝。
11月08日
大概延误了几十分钟抵达浦东机场。最后半小时,我无聊还将机载小游戏-3D推箱子给打通了~
在机场吃了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坐地铁回家。
总结:
这次行程的整体体验,约8分。如果没有大量的景点维修,可到9分。
总开销1.2万左右,8300的机票(共6段航班),900的6夜住宿,2000-3000的饮食。这次我没有在门票及公交上花过一分钱,如果维塔、海豚、羊驼、南极中心都去,开销会增加1400左右。饮食我只省了一部分,后面几天有些放开,想想几年才出国一趟还是要享受。把住宿与交通的成本控制住,总开销就不会太高。
这次参观的惠灵顿与基督城,城市是小的,但也是美的、文明的、舒适的。在公路上不太担心会被撞,车子老远就开始减速甚至停下来,这其实就是对人权的高度重视。一辆车才值几万,而一个行走的人(并不代表没车)可能身家几百万甚至更多,一个行走的有思想的人更是无价的。我觉得这点国内需要重视,一个连人命都不重视的国家其文明程度自然不会高。
新西兰人均资源丰富,且不搞铺张浪费。
这次没有遇到过蚊子,苍蝇只有1次。没有人随地吐痰,但有1%不到的人在吸烟、且二手烟不呛。
但也并非都是优点,可能过于准点的营业、景点工作人员的懒散态度对于游客来说不算友好。
我的视角只基于一名7天的异国游客,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城市乃至国家。
问我是否愿意在这里生活,一个月肯定是愿意的,长年则不清晨。需要我先把口语练熟,试着融入一个社区后我才好判断。经过这次之后,我想强化口语的动力显著加强,这对记忆力卓著的人也需要大量时间。
以后去新西兰的打算。若分两趟,一趟是跟老妈去奥克兰及霍比村周边,一趟是去皇后镇等南岛城市。预计在明年11月前完成。
新西兰游记(惠灵顿、基督城,2023年10月31日-11月8日)
前言:
去新西兰的原因,是因为我妈有一出色的学生贺某在那里定居。我的签证在2020年1月上旬就办好了,随后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当时春节若去新西兰旅游,就可能在那儿待几个月才能回来~
如今我5年签证只剩1年多,且入境前距离有效期必须有3月以上,所以再不去就可能浪费了。疫情3年过得真快。
国庆后,我先确定了旅游的城市。贺所在的奥克兰打算之后与我妈一起去,这次我先去首都惠灵顿。考虑到跨国机票昂贵,于是再选1座城市、多了也有风险,选了基督城。其他还考虑过皇后镇与但尼丁,觉得还是以后一起参观。之后规划两个城市的行程及宾馆。
时间,先看机票价格。有澳大利亚过境签的机票最便宜,但要多花几个小时。最后选择从香港转机,而直飞奥克兰要贵很多。我定在生日后的第一天出发,代表一个新的起点。
因为疫情后没再出过国,新西兰又是我初次去,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签证还是电子的。电源,可用国内三相插头,我网购一个两斜口的转换器、带USB插口;网络,还是通过无忧行APP按天购买;公交卡,落地再说,查了两座城市的卡还不通用、有点麻烦;现金,保底兑换了100N,贺告诉我在ATM用银联取现最划算,所以我在卡里准备了小几千。
总之没经历过的事情,准备再充分也还是会慌。尤其新西兰是入境审核很严格的国家,连食物、植物、土壤等都是禁止带入的。7月后还推出了电子入境,结果网页打不开...贺说她今年几次都是用纸质的,就照旧吧。
10月31日
出门前我多次检查了护照的携带。身份证与港澳通行证也带了,生怕在香港转机时会出意外,港澳通行证的新本也是26日刚领的...
值机时,工作人员要我把签证的纸质证明拿出来、还有返程机票订单,好复杂~一次打印了3张登记牌给我。在出境时又全部掏出来查了一遍...
没想到第一班飞机就出了幺蛾子,预定13:35起飞的、延到14:25。我在浦东机场与等同一班机的印度老人交流了一会儿,他每年都来中国谈生意、做Gardening。当收到延误通知时,我拿给他看,他的转机时限比我还紧20分钟。在我建议下他去打了电话,之后我依然在延误的飞机上看到他。
我跟登机处的人员沟通过,他说按新的预计时间到达我依然有50分钟时间转机、且都在香港国际航站楼,怎么说都是够的。然而飞机实际在15点左右才起飞,我虽然关了手机不知道时间,但我根据所看的机载电影(《疯狂元素城》)时长能判断时间经过了多久,内心很慌。屏幕上关于预计到达的消息出来后我立即就去查看,包括香港机场各登机口的位置。显示的剩余飞行时间也是虚的,落地后还至少滑行了20分钟,那时我更是心急如焚、但无能为力。最终17:10左右我才从机舱里冲出来,而去奥克兰的飞机17:40起飞...我刚跑出门,边上有一位机场的女服务员举牌等着我,我把登记牌给她看,她就带上我开始疾走,此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30号登机口到35并不远,但我是第一次乘机这么赶。经过中转安检后,我排上了登机队伍,连厕所都没上。我好好地向她表示了谢意。我很怕出国行从一开始就出错,那么宾馆入住等计划都会被打乱。
坐上飞机后心放下一些,至少能飞到新西兰了,但入境的情况还不知。我看到飞行时长为10小时,而不是携程上写的近18小时,明白是包含了时差。携程上的时间都是当地时间,然后我算下来实际的旅行时长比我原计划多出5小时,是一件幸事。
坐同一排的是一个四川妹子,自高中就来到新西兰。我跟她询问了非常多新西兰的事情,她都给了回答,但她认为许多付费景点都一般。旅行就是去别人待厌了的地方,如果有相同经历与认知就不必旅游了~
10小时,是仅次于我来回美国加州的航班时长。幸好可以上网,看视频。餐饮非常赞,包括甜点与冰淇淋,共有2顿正餐、1顿小食。通报都是很快的英文,能感到自己的听力跟不上。
11月01日
当地时间9点左右飞机降落,我打开移动漫游后发现网络生效了。迎接入境检查,为安全起见我没带食物,关于是否去过野外我如实勾上了,被审核人员询问了一下。包裹扫完后顺利入境,事后回想也还好,但第一次就是担心啊。我向贺及家人通报一声。
坐接驳巴士去国内航站楼,在车上遇到一家人,其女儿金发碧眼但会说中文,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来自基督城。与他们交谈了一会儿,都会问去哪里玩、待几天之类,爸爸告诉我基督城曾受到大地震的伤害。后来我在网上补充了这块知识,事后觉得基督城重建得真好。
国内航站楼的流程就简单多了,安检后找到登机口、候机。发达小国的国内航班很稳定,不太会出现大幅晚点及调度的情况。候机时在用笔记本电脑的居民有不少。他们出行带的包普遍比我大~
航班不能充电,飞行高度不高、毕竟距离不远。我能看到窗外蔚蓝的海面与翠绿的大地,实在太美了,会让人觉得这海水应该是甜的。在中国看到的海水多很黄,感觉很浑浊。我一直不厌倦地看着地面,还发现有些海域上的白色块不会动,让我无法理解,难道是结冰了?航班送的硬糖特好吃~
终于降落到惠灵顿,到市区的距离是6.4公里、完全在可走的范围内。由于维塔洞穴这个点离机场很近、且与市区不同方向,当天是最适合去的。而由于谷歌地图无效、让我在出发时迷茫了一会儿(Mate 30的手机,已破解安装谷歌),幸好百度地图很灵。大晴天、西方小镇,我根据导航沿着路左侧行进。找到一家便利店买了600ml的瓶装可乐,居然要收4.5N,是国内价格的好几倍,我顿时就感觉不能在新西兰随便吃~找到一ATM,结果取50N手续费6N,直接放弃。继续走,看到墙上指环王的海报后我知道地方对了,结果来到门口说是当天休业、次日开...那在行程中基本就错过了,当然这需要预订、我并没订。
然后我朝维多利亚山的方向走,在途经海湾时被这片美景震撼了。天蓝水蓝海风吹,还有什么比这更爽?我沿着路走,不时有人跑过或骑过,真羡慕这些工作日不上班的~在海湾对面的山上,立着标志性的WELLINGTON字母,这是模仿HOLLYWOOD哪~隔着海湾朝对岸拍照,只要不歪、拍出来都是美的。就这一刻,我已认为新西兰是来对了,绝对英明神武!不断朝西北的市区靠近,港口的船、民房也随之向我靠近。
开始爬维多利亚山,山并不高,但分支很多。经过一块网球场,观看了一下、发现胖胖的女子水平很烂。有的路线做成了游戏,明明可以平坦、故意做成连续的上下陡坡。我还看到一个骑车的,朝山下一口气骑下去,而路是非常窄及陡峭的。其实我并不爱爬山,但山的顶部往往是极佳的观景点。在锥形标志物的伪顶点过后,我继续往上到达最高点,很多坐车的人直接来到这里。我混入人群朝远处拍照,毕竟在这种场合下大家都不太区分他人的外貌,而一味沉醉于美景之中。
之后我下山去东方湾,而百度给我导的方向很奇怪。我两次都走了回头路,同一位男士二次为我停下来指路,交谈后他亲自带我去那里。下山的路有很多,百度指的路很陡。我说我从机场走来、能走很远,Jason便选择相对平稳的路线-走平坦大道及民宅阶梯。我们交谈的内容还挺丰富的,他多年前在中国旅游、去过杭州苏州等地,我也告诉我的出国经历及工作。他说近些年没旅游,是因为钱不够,这话怎么像是中国人说的~他是加拿大人,可能美式英语让我更适应吧,也与他经常附和我的方式有关。与有些人交谈就是会很愉快,即使你说错了他也能理解意思,并且让你有信心继续表达。相反的,就是你每说一句就受到质疑。
我们走了有半小时,我很喜欢与他的交谈,真希望整个行程都能有这样的伙伴。我问他今天是休息吗,他说他老婆正在工作,他出来break一下。于是我就懂了为什么工作日在街上有那么多闲人:)
来到东方湾,他问我接下来做什么。我说拍一些照片,然后朝西侧市区反向去。于是道别,我拍了一张他的照片作纪念。在沙滩开放一些是正常的,然而发现很多居民在脱下外衣后那身材确是极好的,这是能让年轻人激发荷尔蒙的地方。我望着Jason,他脱去鞋子、赤脚在沙滩上行走,到达另一头后我跟他再次打招呼、分别。
我相信惠灵顿最美丽的自然风景就在海边,于是继续沿着海湾走。到谢弗斯游艇码头兜了一圈,那里有些年轻人在钓鱼(中国则更多是中老年人)。
继续往北则是明后天的行程方向,我就朝街区走。来到古巴街-一条步行街,这里有很多餐饮及商店,有各国饮食,一些店铺写有中文。因为现金不多,我就找ATM,起初导航的几个点都无效,后来在一条含多台ATM的街上取了200N,手续费只收了10元。
去往特列全球背包客旅馆,在坡道中间。用信用卡支付,店员推荐我用NZD币种支付而非美金,3天只需75N真便宜、地点也好。拿到2张卡及1把钥匙,找房间的过程有点绕迷宫,但我相信如此设计在空间上一定是有原因的。几个房间的公共区域内会有厨房、卫生间、桌椅等,每次出房间基本都能看到人。进入房间时已有一位小伙子,我习惯性地选了一上铺,如果能重来的话肯定选下铺。
之后我出门吃了MC当晚餐,并在超市买了之后几天的机动食物,2L的牛奶与类似薯片的干粮,加起来不到10N~
回旅社后没有再出去。能听到旅社内有人交流得很开心,羡慕那些母语为英语的人。很晚有一位外国妹子住进了房间,我才了解是男女混住的。我问她来自哪里的时候,说是“Ginxxx”,我后来查了国名以这个音打头的、难道是直布罗陀...
当天发的微信朋友圈备受好评,甚至有朋友说是“色艺”。我称新西兰为新西“蓝”,9张构图充满了各种蓝,挺巧的。New West Blue,中式英文解析,但很符合。
11月02日
6:30在听到他人的闹钟响后,我开始洗漱、出门。换洗物品我全都不带,能减轻一些重量,这些东西也不值钱、我就放床上用被子盖住。
出来发现起早了,天色还阴沉沉的。我朝东北方向走,经过一些街区,发现这座城市的地形与旧金山较为相似-有地势起伏,而建筑顺势坐落、而非处于统一的高度。这个时段有当地行人,但不多。经过一家Subway时,我知道价格不贵就决定在这用早餐,然而被英文问倒了。幸好服务员是中国人,帮我用中文完成了点单。味道不错。
我贴海边一直往北沿路走到步行无法通过的高速公路后,往回走。两侧是码头与工地。
9点左右来到旧圣保罗教堂,挺小的。原先想等到10点开门,但还是去其他地方。来到国立图书馆,10点开放(9点只开门)、在2楼被请出来了。去新圣保罗教堂,外侧正在维修,去里面逛了一圈。
等到10点,进入图书馆内部。里面陈列了一些老式的电脑及媒体播放设备。虽然这图书馆不大,然而书籍排列方式真是让我没想到-就如校级图书馆。要在中国的话,省级图书馆的排场都比这大。我扫了一些书名,找到适合自己看的书-《新西兰历史性建筑》,分北岛与南岛两册。我主要看图,读字肯定费时。
再是去国会建筑。外围没有阻拦、随意参观,里面不能随便进。也是想不到,一个国家的最高政府就在这些个建筑里办公。老的国会大厦就在对面,这搬迁成本约为零~
接下来我又想不开去爬山,时间充足、于是扩展了计划外的地点-Te Ahumairangi Hill。经过一运动场,看到居然有女生跟男生一起玩橄榄球,过程很友谊第一~看来爬山不能太相信百度地图,可能被带坑里。我进入了路滑、坡陡的区域,有些地方没有支撑物很容易下滑。我一时都担心是否需要援助,但听到不远处就有人们生活的声音,觉得可以继续寻路。我尽量朝更多人为走出来的路走,在辗转一定时间后终于回归较宽的路,鞋与裤子都脏了。
之后找到山上的观景点,拍摄并休息了一阵子。我现在能做到在吃喝拉撒外不停行走,但在刚才的高强度运动后需缓一缓。之后从南侧下山。
从植物园西侧进入,先前往北部。途中我发现右腿膝盖有点扭痛,在以往旅行中只要过一阵就恢复了,今天却迟迟不行...到达Rose Garden,中间有水池及许多鸟禽。它们不怕人,随机动画可以看一整天~我坐着休息很久,不断揉右腿并放松,但效果甚微。我看天气预报在下午晚些会放晴,继续坐等。
天色有少许变化后,我继续向南探索植物园,沿路有密集的植物,有些是我未曾见过的。经过一间TreeHouse,它可以是建在树上的那种,但广义上就是一个休憩点、提供饮食购物。
南部有卡特天文台,有其特色,但体量肯定不及上海天文馆。再南面还有更小的缆车博物馆,维修中、开放了前半部分。
再后来我通过向西北的路线逛植物园、尽量不走回头路。途中遇到一组东南亚的人,估计是马来西亚/菲律宾那边的,他们不时停下拍照。
因为腿的情况,我的行动收敛不少,16点多去吃饭。Crab Shack就在皇后码头,金发妹子将我领到餐桌后,中国妹子为我点单。她的笑容非常真诚自然,是发自内心的那种。餐厅赠送一瓶饮水,这在新西兰还挺值钱的,因为便利店里矿泉水的价格跟饮料差不多。点了半份螃蟹与海鲜意面。不提供筷子,给了手套。螃蟹采用西式的炒法,以我的牙齿、蟹壳全用咬的。螃蟹有大有小、有肥有瘦,也可能这里就是随机的。海鲜意面绝赞,包含多种海鲜。青口貌似在新西兰挺受欢迎,而我在老家随便吃(当地别名“淡菜”)、没有单点。这一顿共消费97NZD,螃蟹份量略多。
11月03日
当日既定目标只有两家博物馆,再加上右腿膝盖不舒服,我就没有添加行程。下午便早早结束。
先是前往国立博物馆。下着雨,但基本不需要用伞。商铺上方有延伸的玻璃屋檐,路口也有挡雨亭,只要不是大雨都不影响行人。这点值得小城镇学习。
到达国立博物馆后,我就找个坐的地方等开馆。9:45左右我看动静多起来了,于是前往最高的6层、准备进入Waka(毛利战船)展览区域,结果被工作人员拦下、说还没开。真的是提前一点点都不行啊。
我等了10分钟后重新进入,发现展厅多了BGM的播放。有大量毛利人划船的合影,很像《冰与火之歌》中的蛮族形象。听说在奥克兰经常有游客被抢劫,而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很容易联想到印第安、阿依努这类原住民的往事。毛利人也有自己的图腾,造型及用色都很独特。最豪华的一间房屋不让拍照,于是我拍了其右侧的那间。
之后我就从一层层往下参观,觉得有意思的就拍照留念。毛利人有自己的神话背景,其中石头在有重要的意义。动物展馆,部分鸟类的外观很奇特。大家的观看习惯比较好,很少有人会贴在展品前看,给后面的人留视野。
红色主题的展览,设计相当好。不刻意营造爱国,沉浸感极强。沿着地面的年代轴线前行,就能了解各时期的战事及功勋人物。我觉得记具体的人与事意义不大,便走马观花。
在出馆前,一小伙请我填写调查问卷,我很配合地完成了。里面不仅包含对各主题展厅的满意度,也询问在惠灵顿的居住情况。作为免费的大型博物馆,体验非常满意。
中饭去颇受好评的中餐厅-KC Cafe吃,点了猪肚煲、牛肉炒河粉及饮料(共57N)。老板娘是中国人,与网上留言一致-普通话已经不熟练,而内厨都用普通话交流。菜量是真大,只吃牛河也是管饱的。
下午是去城市博物馆,规模就小很多。我在小黑屋看了时空穿越的小电影,讲述这里从古至今的变迁。角色会横跨屏幕,是优点也是缺点。结尾还穿梭到未来,让我眼前一亮。
之后看展品,包括海难的纪录片。除了海军特色的内容外,其他很难超过国立博物馆。
我朝码头逛了一下,早早回了旅社。一个小城市再好,新鲜感都很难维持3天。
11月04日
7点后退房,朝机场走。经过一条很长的隧道,地面每隔50米有距离标注。走过维多利亚山的东侧,走过来时的海湾。此时天是阴的,并出现了彩虹。
到达机场不到9点,我去值机。大片区域属于NZ航空,JS航空在另一侧。我尝试用机器值机但不识别护照,发现有人工值机柜台、但无工作人员。后来才发现他们还没上班...按中国习惯,都是提前2-3小时值机,这里节奏宽松、所以不到点还无法人工值机。9:30后两个柜台的人员到岗(分别对应一个目标城市),9:40出头“Closed”的牌子被取掉,9:45准时喊话开始值机,真是不带一点提前。
飞机上我靠窗观赏地面的美景,这趟是从北岛飞往南岛。在落地前,我对基督城的地形大致有了个数。
去市区的路程不到10公里,需要2小时左右。我选择徒步的原因也是怕麻烦,公交卡、询问、等车等,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是最靠谱的。然而结果上我的选择极其正确,沿路的民宅就为我铺了个环绕式花园。只看到前几家时,以为是他们比较重视园艺。走着走着发现预设的期望值不断被超越,不时发出”It can’t be...”的内心感叹,开始感受到美好是普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时候,内心怎能不阳光;即使存在利益上的冲突,那么是否也是采用相对阳光的方式?...不禁这么想。沿路不时出现新的植物、很好看,且排列也有讲究,我在日本也未看过这样的民宅景致。道路上的公共树木也很优雅,机场到市区的道路仿佛都在迎宾,给我留下极好的第一印象。步行过程丝毫不觉疲惫,我的手机也被喂饱。
在机场不远的MC吃饭时有段小插曲。我在机器上点单刷卡后提示订单未打印,正常以为肯定是下单失败了,于是我又试了一遍还是不成功,就去柜台那点单。结果我一看信用卡交易消息-前面两笔都被扣了款,于是找经理退款。这种事情不会是愉快的,开始她以为我只退一单,确定点单内容后退给我现金。我说还有一单...估计她内心有点小崩溃吧。她确定我是否要退,我有点不好意思,说我可以都带走、不想给她造成太多麻烦。她说没关系,于是我就退了已经打包好的一份。她询问是哪台机器出的故障,我指给了她。问题的根源还是机器上,而人都是友善的。本来可以更美味的一餐笼上一点小阴霾,西瓜味的冰镇Fanta好爽~
一路走到Mona Vale花园,心想定比沿途风景更美,果然小而精美。一条河流穿过,上面飘着落叶,很浅的水同时照出倒影与水底,禽类在一旁栖息,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在过桥的时候,有人请我为他们拍合照。是台湾人,我与他进行了一些交流,关于大陆、台湾、国外等。我感慨只有身处国外时才感觉世界与我的心灵同频,他说他年轻时也这么想、后来就去了美国生活。当然我也不认为发达国家什么都好,毕竟我也只看到一面。经过会所,有人在举办婚宴,说明这是个具有浪漫色彩的景点。再到Rose Garden还遇到4对新人同时结婚。有些景观很美,但拍摄角度的采光不充足。“基督城是上帝的后花园”,这话看来不假。
然后我朝旅社方向走,顺路经过宽阔的Hagley公园。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但更多的是草坪。很多人在这里散步、跑步、骑车。也有高尔夫球洞,以及泛河划船的活动。横穿这座城市的重要河流,就是这Avon河。
进入街区,首先看到的就是博物馆与艺术中心。因为去阿卡罗阿的上车点在附近,我找了下可能的位置。
进入艺术中心,其实这不算一个室内景点,而是建筑群。在一Square的上空还悬吊了一个线框房屋、用细线固定,挺有创意。室内基本不开放,只有一咖啡厅及一小展馆。
走出来后,我看到有路边摊,点了一份猪肉卷饼(7N)及汽水(4N),肉饼超好吃~坐着品尝的时候看到身后飘来很多泡泡,走过去看到很多人聚在一起。人多的情况我一点都不紧张(别问,问就是中国人),走过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有更多的摊位,一室内在进行舞蹈,看到Latin Street Festival的横幅,各个年龄段的女人与儿童围成一圈跳。我猜想这是类似国内的美食街-含各地美食,所以就尝些我平时吃不到的,点了一份牛肉薄饼(9N)。很多居民相互熟络,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应该为拉丁语系。等了不少时间后饼才做好,味道是赞的,肉量感人。
在这里听过一阵即兴的乐器演奏后,我去往Urbanz旅社。这里的结构相对简单一些,一张卡就够,很容易找房间。来到8人间,已有2个下铺躺着人。我询问下铺的妹子哪里拿床具,她指了柜子的方向。休整一会儿后,我发现从窗沿下方探出一个金发的脑袋好奇地看着我-就是刚才的妹子。于是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她是德国人,说新西兰有不少德国人。之后我又看到她穿着便装、从外面扛来一个巨大的背包,坐倒在地上,还挺萌的。随后我百度了德国女人是怎么样的,说比较女汉子,我认为挺好、如果长得可爱的话。晚些时间又来了一体型与背包大小相似、但棕发的女子,我猜想也是德国的吧。夜间我将阿卡罗阿的往返车票订好,比单程原价45N便宜9N~
我没想到这里的旅客大多只待一天,否则我还想跟下铺的德国妹子再聊会儿天。
11月05日
因为有充裕的时间,我决定前往计划外的偏远地点-空军博物馆,单程8.5公里。因为要走将近2小时,我7点多就出门了。途经Hagley公园时雨开始下大,很多跑步的人会继续奔跑,而我这一身装备是后面几天都要用的,于是躲在大树下避雨。约40分钟后,我看雨小点才继续走。
沿路是城镇,我不需担心缺水,在便利店补充1.5L的冰镇百事可乐。但公厕没看到。
在走过很长的路后,抵达空军博物馆。里面有许多大比例的飞机模型,而所有飞行员只是个2D立牌(可以称之为立绘~)。如果不想研究空军历史的话,则没有太多看头。电梯的天空盒是驾驶舱,这点很有创意。凑够一定时间后,原路返回吧。
在路上看到汉堡王,买了一13.8N的双层牛肉汉堡。雨又开始下大,我看天气预报是一小时后出太阳,实际在2小时后。我没带伞,就坐着听书。樊登的《瓦尔登湖》上下都听完了,需要内心平静的时候听这本书很合适。近一个月的多次旅游中我听了大量的书,让整个徒步过程更加充实,在用视觉感受现实世界的同时、用一部分听觉扩宽Spirit World。这种旅游方式我很推荐,当然若是结合当地人文的书籍则更佳。
为在出太阳时来到下一个景点,我只好到隔壁的便利店买了一顶伞(20N,一顿饭钱啊~),心想质量总会好些。但再好也坑不住暴风雨,很快就被吹得翻过来,我只能不断根据风向来调节撑伞方向。之后的一个小时挺艰难,但与我在北海道与冲绳经历的比只能算毛毛雨。
来到植物园附近,打卡了附近的清真寺,算不上是景点。从南部进入植物园,顺时针游览,沿着环绕的Avon河。这个植物园比惠灵顿的要小许多,道路比较明晰。在河边看到黑天鹅,算不算是个好兆头~里面还有一间植物馆,碰见中国游客家庭。貌似每家植物园都有一个Rose Garden,这是他们的浪漫。
我从东部走出植物园,再次来到艺术中心一带。博物馆正在维修。进入旁边的艺术馆,门面很气派。里面有很多奇特的艺术品,我相信在艺术领域,普通人在不同国家看艺术展的感受是接近的,都是看不懂~毕竟艺术家重视自我表达,不需求得认同。在一间小黑屋里有彩色线的展示。
关于欧美澳洲男老外的身高,平均自然是高于中国。但我刻意观察过,有些人看起来挺高、像有185,走近发现其实差不多高,这是一种对他人感知的心理假像。自信就好,别在意无法改变的事情。
接着去到追忆桥,简单来说就是桥上立着一扇大门。体验Rollickin gelato的冰淇淋、就在旅社背后的美食街上。分1球6.9N、2球9.9N、3球11.9N,我选了2球,超级好吃。我能吃甜食,但不嗜吃。所有好吃的食物我都愿意尝试,无论酸甜苦辣咸。
原本想省下正餐,想想“来都来了”。先是搜到美食街的两家,27 Steps未营业、Caffeine Laboratory则不在了。跑去“禅”-日式寿司店,营业到15点...最后来到1公里外的Pedro’s House of Lame,发现只能外带。花60N买下羊肩肉,我就在10米内便利店后方的椅子上开吃。一当地男性经过,看到我他露出一些笑意-他明白我接下来要享受的是什么。羊肉与烤土豆的量都巨大、很好吃,但我光把羊肉吃完就已经撑了。新西兰的食物,一分价格一分重量~
11月06日
今日游玩阿卡罗阿。我拖到8点出门,9点发车。
8:30左右我来到可能的上车站,看到一位遛狗的中年女性,向她确认是不是这里上车。交谈后,她帮我电话询问。过程中我说是在旧博物馆(因为维护,有家临时的新博物馆),她反馈我地点正确,司机到时会找到我的。居民就是这么友善~
8:40多,一位外国妹子也走到我这里,确认是不是这里发车去阿卡罗阿,我说是的。她是意大利人,在悉尼读大学。身材挺不错,相貌在欧美人里属于正常,在中国人眼里应该算漂亮吧。她也是在新西兰游玩一周,问我去阿卡罗阿的哪里玩,因为有些地点我无法用英文表达,就说看城镇与自然风光,另外觉得海豚之旅有些贵。
8:56,涂着Akaroa French Connection的面包车到了。通过老年男司机的纸质文件确认后,我们上车,且询问了我们的返程日期。9点后上来一对老人,9:21上来最后一位乘客,这位小伙子我在站点等的期间见过、而他之后走到新博物馆去了...
启程后,司机开始讲解。说的地名基本能听清,但描述就大多听不懂了,实在没办法。开出市区后,就逐渐欣赏到路边的自然风景,牛羊栖息。有点类似新疆西藏内蒙,但背景是绿色的。在中途的小镇休息了5分钟,快抵达点时在高处观景台又停留5分钟,最终按预定时间抵达阿卡罗阿,司机还是挺彪的~我在第一站跳下,返程时间是Five to Four,我愣了一下,524??之后明白了。
我立即走向旁边美不胜收的码头,这里也是海豚之旅的出发点。我在朝海一侧走去的过程中感受这片蔚蓝,这体验不比惠灵顿码头差。
之后我往北走到灯塔那里,发现又在维修。这次行程见过太多在维修的东西,不知道是我运气不佳,还是他们老定期维修。往南回走一点后向西侧山上走,看到一处墓地。
之后去一个什么Garden,走了一段之后发现路很滑。我不想重蹈在惠灵顿第二趟爬山的覆辙,就及时返还了。
还有4个多小时,先去吃顿好的吧,这里的特色是海鲜。来到Bully Hayes Restaurant & Bar,一位印度模样的男服务员接待我,我先按大众点评的推荐点煎三文鱼,他说被改成了饭、我说要的,然后想点海鲜拼盘、但只有大份就放弃了。他推荐了青口,我没要。我询问是否还有其他的鱼,他告诉我有Groper、在鱼类菜单的首位。我查了一下是新西兰石斑鱼,这鱼在舟山饭店都是极贵的,而这里只需45N、要了。我好好享用了这两道菜,鱼很新鲜,伴着很多蔬菜植物,混合后的口感是舒适的。他询问我的体验,我答曰Very Delicious。
饭后我朝巨人之家走,近处的疑似景点没几个。后来发现是个收费的儿童向乐园,在外部拍了照,没有进入。每次往西就要上坡,去东部海滨就下坡。
去博物馆。进去后的装饰像一家商店,我还确认了一下。有一些当地的内容展示,及一个曾经的法庭。
然后去Top 10假日公园,我知道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景点、但还是去瞧瞧。走到后,发现是一家房车度假村,当然也有装作房车的旅馆间。本身环境是美的,还能从高处俯瞰城镇。出来时,我看见那位坐车迟到的小伙,满身行装的他估计是要住这里。
下来后我其实就没什么要去的地方了,慢悠悠地沿海滨朝返程点走。经过鹅卵石群,有很多鸟儿在这里休憩。经过沙滩,不大但也没有很重的盐味。
回到最初的码头附近,我坐下来充电等候。期间看到新西兰麻雀(姑且这么称呼)在脚边觅食。看过几次人喂鸽子的景象,于是我取出一些机动干粮在地上,没想到它们真的很喜欢吃、从那个兴奋劲能感受到。小嘴啄得很快,然而无法一口吞入,每次先啄成几块小的,然后依次吞入。相对大的还会继续分裂,差不多一片干粮要啄个二十来次才能吃完。
吃过几片的麻雀嘴上残留着食物,有妇女经过并发出了笑声。我内心也很欢乐,实验大成功~麻雀换过几批,有时行人迈着大步经过时就会吓走它们。有的麻雀猛吃几口后,发现口干,立即去吮路边的水,它们可能也会打嗝、但不知什么表现~有的麻雀很贼,一跳一跳悄咪咪地靠近,夹起一片后立即飞走~还有的建立食物封锁圈,不让他鸟靠近~观察小动物,真是太有趣了。
在博物馆曾看到一位很胖的女士,我再次看到她时拍了下来。我知道这不太礼貌...
坐上返程的同一辆车,人换了近一半,意大利妹子准点出现。几位年老者去看海豚,但不多。他们还对司机开玩笑,是不是在这里有个女朋友~我听到一对情侣在说粤语,在被带往奶酪店购物时(国外旅游也有购物,只是比较自然),我跟他们搭了话。
路上我抓拍了一些美景,图片下方变糊说明车速飞快...回城后我也是在第一站跳下,因为我看地图实际离旅社更近。心中惦记着昨天吃过的冰淇淋,今天点了3球...
在超市补充了食物。大瓶饮料很划算。
晚上22点多,大家都基本入睡。我临睡前去了趟厕所,回来正准备爬上铺时意外被一小伙拉住,原来是问我柜子怎么开~说明柜子的设计需要优化。
11月07日
正式行程的最后一天,时间非常宽裕。我九点多才出门,因为天气软件说外面温度很低。
先是去2公里外的一个小公园,小到几百平米...OK,这样的地方就不要标记为景点好吗。时间够也无妨。
来到纸板大教堂,其实很小。185椅子所在的区域正在施工,就询问教堂里的老奶奶,她说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椅子先后搬过3次、需要太多的精力用在其维护上,所以就木有了。好吧,也挺符合这里的时间观。
接着去北面的圣玛丽教堂。这个教堂大一些,进去时在左上房间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做仪式,于是靠近观察。工作员大妈就喊停了我,我说我其实看一下正准备离开。说清楚之后其实挺友好的。
去最大的基督城大教堂,看到施工围墙后就有强烈不详的预感-果然又在维修。Oh my god,这一趟新西兰之行共遇到多少个地方在维修啊,好想吐槽。幸好在墙上有历史照片供观摩。
旁边是一栋非常气派的建筑,但其实是个休闲场馆,不能参观~
去了临时博物馆,只有很小的一层,不过瘾啊。大教堂与博物馆这次未能如愿参观,为我再度游览留点念想。
行程到此就基本完成了。最后一餐的地点我昨晚就想好了,17点才营业的27 Steps时间赶不及,就去另一家口碑很好的Fiddlesticks Restaurant & Bar。一位金白发的美女接待(俄罗斯血统?),但一开始上有关饮品的选择我就没听明白,其实是水与啤酒。我点了牛排与核桃仁色拉、味道很赞,色拉口感超预期。
之后就是重复参观首日看过的地方,艺术中心、Hagley公园、Mona Vale花园,走回机场。因为有些植物被昨天的暴风雨摧残过,所以民宅景致不如之前,但美的依然美。今天我终于感到身体有疲惫,一路坐着休息了几次。
走到机场才17点,而起飞是21点。我坐到18点才喝完饮料、值机,NZ航空可机器自助用护照。这次的安检反倒是最严的,项链部分被确认了一下,背包还被打开查看、有点无语。就让你见识一下旅游达人的极简行装是哪些~
进去后,我找了躺椅舒服地休息。也遇到去奥克兰的中国游客家庭,认为独自旅游很特别似的,我在青年旅社见到那么外国人不都这样吗。
飞到奥克兰,距离起飞还有1小时。等接驳车(15分钟)还是自己走,让我纠结了几分钟,还是决定走。按着路标走,但不太明显,且百度地图没有国际航站楼这个地点。走了几分钟后有点迷茫,后来看到绿色接驳车开往的方向就跟过去,再走一会儿就到了。门口写着“国际出发”的中文,安心了。
来到携程提示的9号登机口,发现没人、没信息提示,再一查是5号。扶梯下去后看到一群人,嗯是熟悉的景象。好多中国人说着中国话,少说有上百个中国人飞回上海,是这几天里最热闹的一刻~看到这一幕,要说大家都没钱出来消费我是不信的,只是没信心、不敢随意消费。
航程11小时,含1顿正餐、1顿早餐。我先后看了3部电影,星条红与皇室蓝(英国王子与美国总统的儿子搞基...),这种题材国内不可能上映,中途我都犹豫要不要看下去;Are you there, God? It’s Me, Margaret,少女成长题材,有点类似看过的《Jude》;速度与激情10,评价不高但场面十足。我这回有经验了,发糖时抓了三颗,带回去分给朋友品尝。
11月08日
大概延误了几十分钟抵达浦东机场。最后半小时,我无聊还将机载小游戏-3D推箱子给打通了~
在机场吃了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坐地铁回家。
总结:
这次行程的整体体验,约8分。如果没有大量的景点维修,可到9分。
总开销1.2万左右,8300的机票(共6段航班),900的6夜住宿,2000-3000的饮食。这次我没有在门票及公交上花过一分钱,如果维塔、海豚、羊驼、南极中心都去,开销会增加1400左右。饮食我只省了一部分,后面几天有些放开,想想几年才出国一趟还是要享受。把住宿与交通的成本控制住,总开销就不会太高。
这次参观的惠灵顿与基督城,城市是小的,但也是美的、文明的、舒适的。在公路上不太担心会被撞,车子老远就开始减速甚至停下来,这其实就是对人权的高度重视。一辆车才值几万,而一个行走的人(并不代表没车)可能身家几百万甚至更多,一个行走的有思想的人更是无价的。我觉得这点国内需要重视,一个连人命都不重视的国家其文明程度自然不会高。
新西兰人均资源丰富,且不搞铺张浪费。
这次没有遇到过蚊子,苍蝇只有1次。没有人随地吐痰,但有1%不到的人在吸烟、且二手烟不呛。
但也并非都是优点,可能过于准点的营业、景点工作人员的懒散态度对于游客来说不算友好。
我的视角只基于一名7天的异国游客,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城市乃至国家。
问我是否愿意在这里生活,一个月肯定是愿意的,长年则不清晨。需要我先把口语练熟,试着融入一个社区后我才好判断。经过这次之后,我想强化口语的动力显著加强,这对记忆力卓著的人也需要大量时间。
以后去新西兰的打算。若分两趟,一趟是跟老妈去奥克兰及霍比村周边,一趟是去皇后镇等南岛城市。预计在明年11月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