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性别

2023-05-04 18:28:23
标签: 性别 生命 意义 追求 纯粹

抛出这个新的概念,是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被性别所捆绑,因偏见而遭受各种困扰。比如一个女孩打扮得很漂亮,别人就觉得她想谈恋爱;一个男人夜里顺路走在一个女子后面,就会被认为不怀好意;等等。因为性别产生的恶意,与善意几乎一样多。

到了二三十岁,总会遇到各种人,不管了不了解你、就问你恋爱婚育情况,过年回家各种亲戚都会催你。但极少有人问,你这一生所追求的是什么,让你真正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还在大学时我就思考过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新的性别(或是人种),无任何性征、且生来如此,这种没有生理需求的人会不会活得更开心?目前只能理论假设,科技还无法消除生理需求。

根据生物繁衍的机制,大多数物种都有两种性别,高等的人类也是如此。如此几万年来就逐渐形成男女各自的职责,男人应该做什么,女人应该做什么,不照着做就不合格。而让人反感的话语如“你这样算不算是男人”、“女人就应该貌美如花”等,衍生出的贬义词汇如女汉子、渣男、娘娘腔等。

在世界人口如此庞大、人工育儿不成问题的如今,单一个体其实已经没有物种续存的义务,只是为了家族、民族、国家还多少有点(为了各自的利益)。但总体来说,生育已经不是必须的,性也不是必须的,至于做不做完全取决于个人。可以想象在多年后,选择母胎生育的会成为勇士,因为传宗接代将失去意义、人工生育也变得极其简单。

对于一个不想生育、也不想性的人,是否可以活得更纯粹一些,比如增长知识、探索宇宙、思考创作等,且这些行为皆与性无关。我明白现在的科技与伦理还不支持,但当未来某一天人类寿命近似无限、意识转移等皆可实现时,人为什么而活的意义将变得尤为重要。性是为了生育(快感是附带的),如果活着不是为了生育的话,那么就可以脱离性以及性别。

目前的现状是,存在想脱离性别的人,但难以做到,在现实中依然存在大量消耗

难的原因。1人有外在性征,你把自己当成无性别,别人依然把你当做有性别,甚至有人男女都喜欢,你没法给自己贴上标签、告诉别人不感“性”趣;2自身生理需求依然存在;3社会压力,你就算在心理上修炼到超越性别,会被当做变态、而不是高尚的人,亲人都不敢告诉。

消耗的持续存在。永远会有人告诉你身为男人或女人应该做的事情,永远会有生理上的异性把你当做男人或女人、爱慕或提防,永远会被归类、贴标签。暂时没有解法,除非一人生活在孤岛。

我相信一个人的“有趣、有能力”是可以脱离性别的,但结果总是会被加上“的男人/女人”,而不是“的人”。当我发现一个好的作品时,也会自然而然地以为创作者是男的或是女的,结果出乎意料时也会惊讶-基于我自身对性别的偏见。

此文仅提出一种新的性别(人种)倾向,至少反映当前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与痛苦纠结。在未来的某天,我们一定会有更多、更开放的选择,可以单纯作为一个生命好好地生活。

(题外话:我觉得人类的意义如果是要解决某个终极的宇宙难题,这个难题可能是“如何让文明跨越宇宙轮回(如大爆炸)”以及“生命如何在拥有无限寿命后依然自愿活下去”。)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