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延祥:青铜与中国古代文明……世言

(2012-03-08 20:39:01)
标签:

杂谈

    考古学和历史学对文明的定义:第一要有城市的出现,第二要有阶级的划分(社会等级起码要有三级),第三要有文字和宗教。还有学者认为,必须有一套青铜冶炼技术。这定义,大约在这两专业中还是较有实用意义的,但显然在更大的语境中就不敷足用了。

    李先生的冶炼术产生中原文明论,也同样,以专业角度看,此说大体上的确可成立。中国青铜器的特点有二,一是以礼器为主要目的(孔子时代以前一千多年就以青铜器取代陶制礼器),多为宗教活动,政治活动和身份地位而制,二是以兵器为实用目的。问题是,中原铜多锡少,至今尚未发现同期锡产地,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西北地区青铜炼铸合一的生产方式延续了近两千年,也无大型工具器的出现,东北属共生矿,炼出来就是青铜,但冶炼技术差,产品质量差,这两地却并未形成专属文明。

    除了锡原料可控问题,另一技术条件是范铸技术,中原黄土是最好的天然制范材料这是天然条件,而范铸技术源于制陶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冶炼术产生中原文明论,有道理,但不尽然。

    青铜器,既可作为生产力,也可作为威慑力(生产能力),就中国历史而言,它实际上更多地以后者为形式而起效于中华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