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权与主权

(2011-03-01 01:16:07)
标签:

杂谈

    人权是否高于主权,主权是否高于人权,是要看如何定义人权和主权的。将人权问题与主权问题扯到一起讨论,是中国政府回避人权问题时耍的一个花招,你只要将人权和主权的定义一搞清楚,就知道国际间所说的人权问题是全人类这个意义上所适用的人权,是无国界的人权,而国际间所说的主权,则一定是以国家为前提的权力,两者在认知范畴上不并列,所以,在这个议题上人权与主权之间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中国政府明确的指出:“从人权保护的实践看,人权主要属于一个国家内部管辖的问题”。的确,人权的保护,客观上既是国家的职责,也是只能由国家来有效实适的行为,因此,中国政府这说法并不错,错只错在它对人权保护的“内部管辖”是失当的,甚至是侵害人权的!所以,这说法也不构成人权与主权之间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一条已经明确指出了国家政权的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即: 人民的意志是政府权力的基础;这一意志应以定期的和真正的选举予以表现,而选举应依据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权,并以不记名投票或相当的自由投票程序进行。……这的确表明,人权高于国家政权。不过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一个国家里的政权,是政府权力!而国家主权与其并不是一回事!一般认为,“国家”由两种基本权力构成,一种是对国民或国域内族群的管治权,叫政府权力,另一种是对域外他国及非本国国民的自然人的排它主权, 叫国家主权,事实上,中华民国的政府权力是被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夺取了,可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确由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整地(起码在理论上)承接了,这就说明,人权可以高于政权,但人权只能选择国家的组成,并不能决定是否要国家主权,也不能要求比它国更多的国家主权。人们的思路往往就卡在这里,将政权与主权混为一谈了!试问一下,如果按二十一条标准利比亚该做什么?很简单,定期投票选举,可利比亚政府会告诉你,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你一定会说,这不真实!注意,这话得由利比亚人自己说,外国人也说这不真实,那就叫干涉内政。利比亚人有请外国人来替自己主持选举吗?这可是个主权问题!

    主张人权高于主权,实际上是说人权高于政权,人们可以(个人也认为应当)支持利比亚人民的政治选择!利比亚人民要推翻现政府,付出鲜血与生命是难以避免的,但这与外国人出兵推翻卡扎菲政权完全是两回亊,利比亚的人权,是利比亚人民的,利比亚的国家主权,也是利比亚人民的,支持美国出兵利比亚,保护的是利比亚的人权,推翻的是利比亚的现政权,却一定是在侵害利比亚的国家主权,更重要的是,即便说人权是高于主权的,利比亚的人权也并没有对国家主权作任何否定,试问,美国人只是去当利比亚人民的雇佣兵吗?

 

给一个百度定义供参考:

主权(sovereignty)

  (1)主权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主权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并非由国际法所赋予的。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只是对这一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所谓对内最高权,是指国家行使最高统治权,国内的一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服从国家的管辖;还指国家的属人优越权和属地优越权。所谓对外独立权,是指按照国际法原则,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独立权,即独立自主地、不受任何外力干涉地处理国内外一切事务,如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根据本国的情况,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国家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制定国家的法律、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等等。这就是国家行使主权权利的自主性和排他性。所谓自卫权,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而进行国防建设,在国家已经遭到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时,进行单独的或集体的自卫的权利。

顺便发个百度百科的人权释义:

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具体实践的层面上,对于人权的具体定义,以及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甚至引发了很严重的冲突。人权在抽象理解方面的共识和在具体实践中的分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