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张曙光:透析人民币升值

(2007-12-02 12:59:39)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
 

    专家们的观点,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太“专业”,比方说张先生的观点,对非专业人士来说,由于对该专业的知识和资讯掌握不及专家,所以除了质疑,真正的专业评判是无从谈起的,但若专家不释疑(象北大未名居士那样说,你先专业了再说,或者象七月杉那样,说一句你把我的全部文章都接受了你就会同意我的观点了),在我看来,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听众不敢相信这位专家的意见,另一个就是造就一批新的迷信者或者叫盲从者。而对专业人士来说,只有一件事可作:评判这个观点并说出理由。在中国,这是个最缺乏的环节,专家们的最大尺度也只是说出自已的观点,极少有敢于秉持科学精神挑战批判不同观点的。最后还得看看政府决策人会怎么看,在这一点上,张先生也意识到,学术观点还得有具体的操作性方案,因此他给出了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依据,不过理性的温总理显然没有全盘接受张先生的“专家意见”。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前面所说,在两个不同的专家意见面前,温总理不想当迷信者,另一个原因是张先生的思考本身也有欠缺,他对通胀的看法过于乐观,且不说这会给人造成“定向分析”的疑虑,温总本身就属忧虑型人格,他还得从更高格局来考虑政府的决策,学术层面的观点如果对通胀,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这些现实层面的问题没有很合理的诠释和解决方案,就失去了对决策的指导意义。更何况,张先生的观点中还未涉及贫富差距扩大、劳动力成本提高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这样一些现实问题。

    张先生告诉我们,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60%来源于土地出让金,而在房地产开发中,土地成本已达30%,这实在是个可怕的现实。国有土地的收入,国民却连知情权都没有,如果不是房价已对整体经济的稳定构成了危协,恐怕老百姓只能苦耗毕生辛劳去求一蜗居,还谈什么监督权,谈什么政府抑制房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