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很有办法,能把已宣称“闭关”的星云法师请出来向世人宣示“包容的智慧”。真得好好学一下“包容的智慧”,不然恐怕首先就会想到“闭关”还是抗不过“公关”……
我想刘先生之礼佛,是非常看重“包容”二字的,所以我们在凤凰台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不同观点的表达和不同理念的展示,这档节目更是不必待说了。只是在我看来,刘先生的真诚已过界了,大概已经找不到理性和迷信的区别了。
凤凰台对佛教的优遇,可说是很有个人色彩的,去掉商业利益的考虑,也是明显重于其他社会观点的。给人的感觉是推介而不单是展示,节目中刘先生也给凤凰台作了类似的定位。个人信仰,本不足论道,不过凤凰台毕竞还是个公众传媒,如果采纳了“包容”作为基本理念,那就要明白,在旁人看来,你要“包容”我,那就意味着你的心态必然是以“我大于你”为出发点,这就不空了。
这档节目看下来,给我的印象是刘先生希望星云法师能从佛理、哲理两方面对“包容”的内涵开释疑惑,但法师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显然无法回应刘先生的请教(我想,向宗教求取答案的前提必须是二个:信与仰,刘先生要对话,大谬矣。)。在哲理方面,刘先生的认知无论从广度或深度,都比法师强,而在佛理上,法师却能在底线抱持了佛教的真义。这一点表现在刘先生认为“空”大于“无”(或包含了“无”),而法师则始终对些不表认同。真是非常有趣的一幕。我想,法师一定明白,“空”的内涵中有“无”,但这个“无”与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中文里一字多义并不足奇),因此并不存在谁太于谁的可比性,在这个问题上,刘先生是迷信加误解,而法师则含混且包容。这才是“包容的智慧”。
顺便说一下法师另一个包容的智慧,刘先生对佛光寺的管理赞誉有加,称之为最优管理,法师则在笑纳阿谀之词的同时,一字不提是否最优管理,表现得既谦虚又包容。不过我们不要忘了,到寺院去行佛事的人,都已自我设定了服从心态,这可是与世俗社会对自由人的管理大不一样的事,两者根本就无从比较。法师说:不管你是无知也好,迷信也好,只要你信我是最好的,那就要包容。这就是包容的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