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 |
一、禅宗哲学的本心论讲每个人有一个内在的本心,尽管这只能是意象化的呈现,但却是人的本来面目。同时每个人还对应有一个“无位真人”,它是存在的,却未必是你能真实体感的。它与父母的生育无关,只是你这个个体存世的必然。——如果能尽去凡心杂念,净心乃在。
二、迷失论讲随着相对意识的生起,我们受到了情尘欲垢的障蔽,迷失了本心。——现实中人皆迷失,谁言洞明世事,实已明心蒙尘。
三、开悟论讲不二法门。说的是去掉相对意识,——只是不知是否应理解为无意识?
四、境界论答曰:非也。是情“触目菩提”,
是境“水月相忘”,是心“珠光相映”,是形“饥餐困眠”。——却不知是谁的情境心形?
此乃“禅机” 哲学辩析之开说一也,谓之曰:禅,不可说。是不知所谓也。
以禅而论,是禅而非玄。玄以虚世,禅以净心。心纳万物杂学,遍陈不知所终,是以禅机万变,始说不殆。可说之“禅”,意指万物皆有因缘。师说,“佛种从缘起”。——却不知芸芸众生,佛种几何?
心病还须心药治,心烦自当求净心。西人学禅,以求身心体验,国人禅学,明心之术。二者皆为用也。可说则说,不可说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