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腰

(2024-10-26 07:15:02)
绿腰
丁纯(广东)

绿腰,映衬的应该是长长的水袖,蹈之、舞之,高潮之处戛然而止。绿腰,像街舞者的踟蹰和漫步,定格在人的视线之内。

喜欢掉书袋者,查到“绿腰”的老底,定会大跌眼镜,吐血的心都有了。绿腰的原名却是“六幺”,女子的软舞,看那样子却是胡人的舞蹈解构而来的,大唐盛世,长安是国际大都市,人来人往,不少外国友人和驻华大使吧。

让人颇为费解的是,“六幺”何以转换为“绿腰”?在我看来,“六幺”衍变成“绿腰”,是一次化蝶,也正是书本上常说的“质变”,否则,“六幺”永远只是一种声音,一场敲打,抑或是一次祭祀或酒会,几个朋友猜拳行令,热闹喧哗。而“绿腰”积淀成记忆,积淀成乡愁——文化的乡愁。人到老年了,想到这些富含乡愁养料的词句,还为之颤动。

作为符号的汉字,讲究约定俗成。但是,一字之差,却是千字之差。比如:苏童吧,原名童忠贵,想来是江南大户人家的孩子,白胖胖、肥嘟嘟的,急等着长大接班。却是白面书生;还有位作家大姐笔名叫叶倾城的,让人遐想翩翩,大概取自古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叶倾城的本名叫胡庆云,邻家女孩的常用名。我有个同学也叫胡庆云的,不是作家,在东莞电子厂做工人。

汉字的替代品,常常趋向审美,选择隐喻。作家莫言,本名管谟业,乍一听,以为是手工店的老板,“千言万言,不如莫言”,境界高了,内涵也丰富了,中国古典美学讲“无言之美”,所谓“大音希声”即使如此。再如,湖北利川打出广告“我靠重庆”,惹起争议,盖因此名不“隐秀”,太直白,甚至可以说“赤裸裸”。背离了古典美学的法则。倘若始作俑者置换成另外词语和句子,不难出彩。

再回到“绿腰”,“绿腰”之所以优于“六幺”,是因为“绿腰”具有美学的意义,可以作为一种美的范畴,绿的感觉是柔和、宁静,“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绿腰带来的想像声色俱全,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述出来。

美学家周来祥说“美是和谐”,到了和谐的高度,“绿腰”还夫复何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黄河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