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树枝老师

(2023-05-10 15:19:29)

我的树枝老师

 

 

正月二十六,树枝一觉未醒,人走了,让我感到意外。人生苦短,树枝一辈子就这样画上了句号,不禁使我缅忆起与树枝有关的往事。

我们垓下村给人起名很随意,比如树枝这个名字就是顺手起的,当然村里也有叫树叶、树根的。树枝呢,是我们垓下村的小学教师,他全名叫丁树枝。树枝去年退休回家养老。他教过我的课,是五年级数学。他教了我一年,我每天日子过得像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时常有辍学去南方打工的想法。

我读小学时最不感冒的便是数学。那些应用题我一点也啃不动。在我看来,那些题目实在玄妙,一点不实用,比如:注水问题,注满需要3小时,放掉需要时2小时,一边注一边放,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全部放掉池子里的水。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傻瓜的人,怎么可能吃饱闲着没事干,一边注水,又一边放水。因此,我的数学成绩每次都在50分左右摇摆。

一次小测验,很不幸,我的得分只有48分,恰好我们村子几个做瓦工的人,在我们学校修葺厕所。树枝上厕所时,告诉了瓦匠们我的考分。后来,有个瓦匠离多远见到我就喊“48分”,我差点要晕死。我担心传到我父母那里,准会挨一顿狠剋。48分就是我,我就是48分,从此我的名字改叫48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48分事件”最终还是被我父亲知晓了。父亲忍不住问我:“真听不懂吗?没那么难吧?”我无语,我上数学课就等于坐晕车,也难怪,我的精力也没放在学习上。每天放晚学,被几个调皮同学拉去炕房里打牌,玩野了,所以,数学成了我的“老大难”问题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他在邻镇的磨盘小学教数学,便每天抽空加强对我的辅导。他找了很多题目让我做,批改完再评讲,帮我解析错的原因。在父亲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引下,我很快摘掉了落后帽子,小学数学中的注水、工程、鸡兔同笼等问题迎刃而解。小升初考试,我数学考了94分(满分100),后来我顺利考上了濠城中学。读中学,我养成了爱背书,爱刷题的习惯,没事就做题,特别是难题。1988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固镇师范学校。那时能读中师,跟现在考“985”难度相当。父亲为了庆祝我考上师范,连放了两场电影。树枝自然也是座上宾,喝了几杯“宿县二曲”。树枝连夸我“聪明”,说我脑子好使,应该读高中,读师范还是屈才了,不过读师范也是公家人了,毕业了便“旱涝保丰收了”。1991年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到了垓下小学任教。我和树枝成了同事,垓下小学总共就那么几个人,我不喊他老师了,喊他树枝哥,后来简称“枝哥”。

垓下镇教办主任黄季尺也是民师出身,和树枝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季尺对树枝非常信任,发了一纸文件,让树枝负责全镇的教学业务,主抓教学质量。树枝也自信多了,有种舍我其谁的感觉,经常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检查教案……每次,县教育局的领导来检查工作,他负责的那块工作都能得到上级的表扬,树枝很开心,满脸的笑容像开满了芝麻花。他逢人就说,自己把学校当成家了。别人听了,也敬佩树枝有事业心和进取心。

树枝家的子女多,虽还有几亩薄田,负担却也重,孩子成绩更是一般般。树枝有时问我当年如何“咸鱼翻身”的。我就说,没啥诀窍,就是找对学习方法。他把我提供的法子给孩子讲,可惜效果不甚明显。树枝误以为我忽悠他,有段时间对我不冷不热的。他有个孩子考入了黄山茶校,毕业后留在了黟县。其他几个娃读完初中便辍学了,学个电焊、理发之类的手艺,谋生。

树枝啥都好,就是为人小气,抠门,“铁公鸡”一个。村人最瞧不起的就是树枝吝啬,何必“一分钱当两分钱花”呢。一个关于树枝吝啬的段子说,某日树枝来了几个同学,中午迟迟不做饭,客人也没有走的意思。树枝本不想招待他们,但又是同学,也没有办法。就让儿子到街拐头称了5角钱的黄豆芽,下在面条里,据说为了提味还在面条里放了不少味精。一中午虽然也热气腾腾的,客人却少了很多的话。村人说,那些客人再也没有来第二次。我们村尤讲待客之道,树枝如此抠门,做法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时间到了1997年,因为种种原因,树枝被安排到距家十几里外的丁楼小学工作。村人都知道,树枝人不坏,能力也有,但是死眼珠子,缺少灵活性,经常把好事办坏,引起了一些意见。

树枝起初脑子有点磨不开,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情绪低落,在家喝了几次闷酒醉了。有人送他本《菜根谭》,嘱咐他没事翻翻,没过多久他就释然了。树枝对我说:“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教好书才是王道。”他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辅导,所带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连续几年被评为镇先进工作者。我们为他的达观、进取感到高兴。树枝拿得起、放得下——好样的!他人也变得大方了,待客之道大有提升,5角钱黄豆芽早已成为历史。

去年暑假回老家,曾遇到过树枝。当时他在台阶上看《文摘报》,他说,人生在世,短短一生,要活得有意义,就要看淡名利,多做善事,心怀社会。我深以为然,中午树枝硬是拉着我去他家坐坐,在街上买了猪头肉等卤菜,小酌几杯“宿县二曲”。树枝谈及了自己经历,说当年恢复高考,自己应该去拼搏考个大学的,哪怕考上宿县师专也好。树枝提醒我:“人生必须奋斗,只管奋斗,莫问前程,定有收获。”

树枝说的在理,对我颇有触动,没错,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我考研就是得到他的鼓励。没想到树枝骤然西去,回忆过去和他交往的点滴,心中不免有点儿淡淡的伤感……

 

丁纯,5月10如芜湖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瑶寨飞歌
后一篇:夜行潮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