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春节时代的反思

(2022-06-14 21:12:34)
 这一个多月来,没有比春运这个字眼,更让人牵肠挂肚。"倦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远方的游子们在"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中,踏上归乡的路,又在辞岁的炮声中,走上异乡的土地,诗人曾说,“脚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其实那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只有在外打工的同胞们才真正懂得何为故乡。
  排除春运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回家过年的同胞,他们回家仅仅是为了吃吃喝喝几天,仅仅是为了把一年的劳累洗尽?我想,这样看春运,只是物理学意义上的位移,事实上,在往返的过程中,春运已经大大超过了过年的意义。
  春节,是一场人文精神复归的盛筵,我们很难忘怀,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忘怀,围炉夜话,一夜烛流至天明,这是最真最美的人伦之乐,也是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跪乳之恩。小的方面,是一家一户的团圆;大的方面则是中华民族的温情回归。我们很难抹去风中的记忆,他们站着风里,顶在雨里,睡在地上,等着一张回家的车票,他们的痛楚,每个经历了春运的人都能体会到。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坐在回家的列车上,真正什么是做人的尊严。他们最大的幸福是呼呼地把一泡尿痛快地撒掉,因此,春运也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的失落,我们社会缺少对人的最起码的尊重。与其说,我们惧怕春运,倒不如说,我们惧怕失去尊重,失去做人的尊严。
  春节,是新旧观念的转接点。在外做工的人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苦力的人,他们或多或少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理解了新的生活观念。每年在这个时候,最拥挤的是网吧、短信,发伊妹儿、短信拜年,他们懂得健康生活的新理念,口中念叨着“谁爱吃肉,谁就没有好下场”,取而代之的是蔬菜、水果。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变化,滴水见海,这样的观念是世界最文明地区都提倡的做法。前些年,咱百姓听说,美国的蔬菜比猪肉贵,都不相信。现在信了,说实话,不信能行吗,生活好了,“三高”跳出来了,才知道都是富贵病啊。
  春节,拥挤的同时带来的新民俗,是上了档次的民俗,他们可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怎么过节,全知晓,不就是泡个馆子,出去溜达溜达吗?打工回来的人们大年也不在家守岁了,租辆车,跑到市里,也是便捷之事。他们的常用的词语:埋单、打的、利是……完全是外省化的人了。
  因此,我们反思春节,反思春运,心中暗生高昂之情。虽然,路途遥远,甚至坎坷、艰难,但是我们看到了社会进步中的新的变化,这种潜在的变化,让人异常的惊喜。
  

打赏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楼主 | 埋红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赏金最多 打赏最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