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西部自驾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 |
分类: 美西自驾 |
这个是拼出来的全景图。可以看到远处蜿蜒的蓝色的科罗拉多河。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西北部,总面积接近3公里,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眼看遍大峡谷的全貌。只有从高空俯瞰,才有可能完整地欣赏这条大地的裂缝。而我们即使真正身临其境,也只能从峡谷南缘或者北缘欣赏大峡谷的一部分。阳光很强烈,难得有这样绚丽的景色当背景。站在大峡谷前会让人感慨,现代文明不断征服大自然的同时,却仍然留下了如此壮丽的原始洪荒。
美国作家约翰·缪尔(John Muir)1890年游历了大峡谷后写道:“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这里也同喜马拉雅山一样,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运动使它崛起。然而由于石质松软,经过数百万年湍急的科罗拉多河的冲刷,两岸岩壁被磨擦切割成今天全长近400公里、宽约20公里、平均深度1500米的世界著名大峡谷。
其实真的很开心,时空场景变幻,每年的十月都可以梦想照进现实。前年的这时候我坐在越野车里在广袤的新疆南部驰骋,去年的这时候我在罗马角斗场前激动许愿池前许愿,而今年这时候我站在向往已久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前感慨。
“感叹在描绘大峡谷是十分困难的,你很难用语言表达大峡谷的景色,只能在亲临大峡谷后,用心灵去感知她的庄严、静穆和深邃,领略造物主赋予大峡谷的瞬息变幻和亿万年的寂寥。”
“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岩层嶙峋,鬼斧神工,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是“活的地质史教科书”。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亿万卷图书层层叠叠构成七彩图案。两岸垂直岩层记录了过去20亿年地层变化历史。从这些史前的印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过去如何适应严酷的环境变迁。
哈哈,我要在科罗拉多大峡谷飞,在撒哈拉沙漠飞,在一切能飞的地方飞,嘿嘿。还是和以前一样,这是经过了N次的跳高练习才能拍下来的,体力难免下降,请忽略我狰狞的表情,哈哈。还有这是大峡谷,不是沙漠,地面可没有那么软,所以飞的时候要小心^^!
飞之前的准备工作,虽然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我还是再说一下,嘿嘿。飞的前提:1、要找到合适的跳板,而且落下的地面要平坦,虽然照相很有趣,但是还是要安全第一!不过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地方在大峡谷不是非常好找的,只是偶尔路过的地方的一块岩石给了我灵感。所以出门在外,要善于发现!
2.如果有条质地很轻的围巾就更好啦,既可以装饰,又可以在飞的时候迎风飘扬,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物品:P。
悬崖上的枯树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自然的奇迹,到了这里,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抑或是人类在大自然造物主面前的渺小。站在峡谷边缘,你会惊异这片土地怎么就被鬼斧神工地掰开在你面前,露出里面斑斓的层层断面。峭壁下的深渊深不可测,尽管有护栏围着,但是来自那深渊的魔力仍然让人胆寒,不敢正视。它带给你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慑,所谓人类的历史,时间的流逝,在这道鸿沟面前似乎也只能归于一粒沙尘。 ”
俯视大峡谷,这里就是让我想起一个词语,云淡风轻。
传说中的比翼双飞?是鹰吧。
悬崖边上的小松鼠,这边的松鼠真的很多,时不时的就能看到,我最喜欢的是后来走加州一号公路的时候,路边的小松鼠,喂它的时候它会把可爱的小爪子放到你的手上吃东西但是牙齿确不会碰到手,真是太可爱了,后面会说。
不过我们这些不称职的摄影爱好者还是没有等到日落就离开了大峡谷,因为临时改变了计划,我们决定不在大峡谷留宿而是直接开往拉斯维加斯,因为连日来旅途的劳顿还有审美疲劳,我们决定早点进城啦。不过没关系我想留些遗憾,也许以后还是有机会再来的。
下一节:美西自驾游(五)——羚羊谷,无限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