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访“三坊七巷”——福建行之二
| 分类: 我是驴友 |
本篇介绍第3、4天的活动。第3天,我们沿着霞浦的环海公路——东海1号,游览了霞浦的海岸线。霞浦最近几年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圣地,因而带动了它的旅游业的发展,但海洋渔业一直是它的支柱产业。据郑导游介绍,现在市场上供应的大黄鱼、海带、紫菜、海参等水产品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的,绝少是野生的,霞浦的水产品一直稳居福建省的前列,因此我们那天上午首先去考察了霞浦的水产品养殖基地——东安鱼排,它漂浮在海面上,养殖各种水产品,场面恢宏,我们乘着木船过去观看,从而对霞浦的养殖业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
霞浦拥有505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东海1号是其中最美丽的一段,我们依次参观了丹湾观景台、大京沙滩、海尾城堡等景点。虽然盛夏已过,虽然那天风很大,但霞浦海岸线仍呈现出迷人的风采:长长的沙滩(大京的沙滩长达3000多米),汹涌的波涛,海面突兀出现一个馒头般的小岛,仿佛一幅壮美的风景长卷。
第4天上午,我们到霞浦的北岐去转了一下。这里退潮后滩涂会出现虎皮斑纹,但那天天灰蒙蒙的且没有退潮,所以我们没能拍到这一景象。
午餐后,我们驱车向南,2个半小时后来到省会福州市。它具有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位于福建中部偏东,濒临东海。我之前来过福州,工作之余曾去游览过鼓山。那天我们去参观了市内“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40公顷。它以南后街为中轴,西侧三坊是衣锦、文儒坊、光坊,东侧七条巷是杨桥巷、郞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合称“三坊七巷”。据说从西晋末年起,这里就是南迁而来的官员、文人的居住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因此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现在这里仍有大量的名人故居、纪念馆,这与湖南的凤凰古城的情形很相似。清代“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故居与当代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是同一幢住宅,林起义失败后,林家为避祸,将宅院变卖,举家迁离福州,冰心的祖父后买下了它。当然,他们两家有远房亲戚关系。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学堂的首任校长严复和众多名人的故居都在这里。这其中,我最推崇的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不但主持了虎门销烟,以实际行动反击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且具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同时还是近代第一个睁眼看西方的中国人。那天,我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他的纪念馆,颇有感触,获益匪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