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上海的雕塑

(2025-04-17 05:11:31)
分类: 我爱上海

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节目每周日有一档“闲话上海”的栏目,用沪语访谈的形式,介绍上海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它办得不错,只要时间上没冲突,几乎每期都看。

本月13日,它请来了许仰东谈上海的城市雕塑,我看了之后颇有感触。许原是上海《文汇报》的编辑,从事过房地产的营销工作,现转型为自媒体人。不久前,他拍了一组“上海街头雕塑”的视频,他在这次访谈节目谈到上海有1000多座城市雕塑,因此他作为上海人,感到蛮幸福的。他并具体介绍了不少雕塑作品。他谈到:在常德路南京西路口,有《时间的贵族气息》的巨型雕塑,这是西班牙的达利创作的。达利是著名于世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2019年初夏我造访南欧3国,在游览袖珍国家安道尔(它夹在西班牙和法国之间,人口仅8万多)时,在它的首都——安道尔城的罗通达广场,就欣赏到他的另一座雕塑作品——《扭曲的时钟》,它是安道尔城的标志性景观。我在自己的博文游记中曾对此作过记述。我真是孤陋寡闻,居然不知达利本尊的雕塑作品在自己的家乡就有。我从网上搜索了一下,《时间的贵族气息》是达利的“时间系列”的作品之一,用青铜铸造,高近5米,于1977年至1984年在瑞士铸就,2007年起开始落户静安区的越洋广场。我觉得,在上海众多的雕塑中,不乏大师级的精品,因此许仰东所做的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切地了解上海。我准备抽空实地好好观赏这个珍贵的雕塑作品。

许仰东在节目中还提到了一桩陈年往事。淮海中路茂名路口有座《打电话的少女》的铜像。它于1996年首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不料4年后,竟被几个案犯偷走卖给了废品回收站,之后案犯被抓获刑。2006年铜像在原地重建,不料4年后再次被偷走。现在人们看到的铜像是第三次重建的作品。虽然现在年轻人已不知道此事了,但这样的糗事仍令上海人唏嘘不已。希望随着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警方办案水平的日益提高,此类事成为绝迹。

上海开埠后,就有外国的雕塑作品开始出现于上海的街头。最近几十年来,各种雕塑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就以我家附近而言,大概在二十多年前,多伦路开发成为“文化名人街”,它的街头就出现了鲁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沈尹墨等文化名人的雕塑作品。鲁迅公园有鲁迅先生的墓,他墓前的铜像是已故的萧传玖创作,萧曾经担任过中国美协理事,就我的观察而言,鲁迅铜像还是表现出了这位文化巨匠的神韵。也大概在二十多年前,鲁迅公园正门内建成了一个世界文豪广场,出现了10位世界文豪(雨果、但丁、歌德、泰戈尔、普希金、高尔基、狄更斯、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青铜像。这众多文化名人、世界文豪的雕塑作品的艺术水准只能说是平平,而且鲁迅公园的世界文豪广场占地偏小,很多时间被跳广场舞的人群所占据,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恕我直言,就总体来说,上海目前的雕塑作品良莠不齐,真正具有艺术震撼力的作品凤毛麟角,寥若晨星,也有极少数粗制滥造的作品。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但建筑与雕塑结合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公共环境的大型雕塑在一定意义是城市的“名片”,因此,志在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上海,在城市雕塑上,不能仅仅追求数量的多少,更要看重质量的优劣,上海应该拥有一批堪称精品,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雕塑力作。

          2025417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