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联沅与余上沅

(2025-03-20 04:50:34)
分类: 谈点历史

今天,我想简单谈谈两个已经走进历史的人物。

一个是余联沅,他生于清末(18441901年),湖北孝感县人。他18岁中举,33岁中榜眼,此后长期在京做官。1898年派往福建做官,次年调任江苏苏松太道。这期间,他以中方首席代表身份与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这是他生平所做的最有影响的一件事。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席卷华北。同年6月,清朝政府向西方各国宣战,要求各地督抚起兵响应。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拒绝出兵,决定与西方商议“互保”。在这过程中,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起了重要作用,在东南官员之间,在中外之间积极联络,并命令各地电报局封锁朝廷宣战谕旨。在刘、张的授意下,626日,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正式签约,承诺保护长江流域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国则同意不派兵登陆长江流域。此后,浙江巡抚刘树裳、两广总督等官员纷纷加入“东南互保”。关于“东南互保”的性质和意义,史学界众说纷纭,但我觉得,这至少说明了清朝当时的中央权威已经丧失,致使地方权力日益膨胀,终究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东南互保”事件后,余联沅就被清廷调往外地,他于次年12月病逝。

不久前,我从《新民晚报》上看到一篇介绍中国戏剧教育家余上沅的文章。我之前对余联沅算是略有了解,而对余上沅则并未听说,因此在阅读此文之余还在网上搜索了他的一些有关材料。

余上沅,湖北江陵人,出生于189710月,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后留学美国。1925年回国后,在北京组织“中国戏剧社”,后在北京美专开办戏剧系,并授课。1935年,在南京成立了国立戏剧学校(国立剧专),余上沅担任首任校长,任职时间长达14年。国立剧专培养了大量的戏剧和电影艺术的骨干,其中包括著名导演谢晋、凌子风,著名演员张瑞芳、石羽、项堃,电影评论家梅朵等人。1949年,国立剧专与原华北大学艺校、东北鲁艺学院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解放后,余上沅先后在沪江大学、复旦大学担任教授,执教中国现代文学史。1959年,他调任上海戏剧学院任教。他于19704月在上海逝世。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两人姓名相近,同是湖北人,又都曾在上海工作过,是否有亲属关系?我查了一下,并没有。

          2025320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