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唯有读书好

(2025-03-13 05:19:03)
分类: 谈点文化

不久前,我在《新民晚报》上看到其专栏作者李大伟的一篇题为“好奇心”的文章,讲述了他有关读书的心得,颇有同感。

该文介绍了作者本人读书的经历:“我思想发育晚,45岁前无暇亦无心坐下来系统读书”,“45岁那年开始恶补,看完一本书,扯出相关书籍,引发更多好奇心,这叫‘一个漩涡套着一个漩涡’(电影《渡江侦察记》台词)。越补发现空白越多,从此掉入知识‘陷阱’。”“年龄大了,最好的伴侣是爱好,拥有‘自己与自己玩’的爱好,不骚扰他人。如有好奇心更佳,不断探索进步,屡有新意,眼睛也有光芒。”“幸亏欢喜上读书,引出好奇心。书,是最廉价的奢侈品,需要最稀缺的时间去消耗!因为书,深感‘日暮途穷’,不惜‘倒行逆施’,焕发出只争朝夕的青春气息。”他并发起读书会,发起文化旅游。该文最后写道:“好奇心让我乐此不疲,始终目光炯炯,远比染发精神。直到今天,早已过了六十岁,依旧一路向前,马不停蹄,‘不知老之将至’。”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虽然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现在的许多人都是通过刷手机,浏览自媒体这样“浅阅读”的方式来获得信息,这也许可算是一种“学习”。但我则仍然坚持读书,并仍然坚持“深度阅读”,而不是一目十行、浅尝辄止的泛泛浏览。元代有一个不大出名的学者翁森,曾写过《四时读书乐》的劝学诗,其中“春”篇中有这样两句“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我一直铭记于心,用以自勉。

人至晚年,坚持读书,自然并非指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所突破,但能够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至少与人交流没有障碍。同时,读书确实可以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有益于人(包括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李大伟文中还形容了这样的一类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为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不知第二天要干什么。人未老,心已死。”行尸走肉,肯定不能归于健康的行列。

“开卷有益”,读书的确很好,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虽然纸质书籍已式微,但依然浩如烟海。其中不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读书也要有所选择,要读好书。这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这里就不多说了。

          2025313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