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玉麟亦
王玉麟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019
  • 关注人气: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行语与流行梗

(2024-12-25 05:21:41)
分类: 谈点文化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评选‘年度流行语’不妨宁缺毋滥”(作者:徐林生)的文章,说是《咬文嚼字》编辑部和《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日前相继发布了各自的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该文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机构评出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并未像往年那样收获较为一致的好评。不少网友觉得有些入选词语‘流行度不高’,例如‘水灵灵地’‘小孩哥、小孩姐’‘偷感’‘古希腊掌管xx的神’‘包xx的、包的’‘红温’‘搞抽象’等,它们或有明显的‘陌生感’,或实属‘小圈子用语’,或释义牵强附会,或近似‘生搬硬造’,或感觉‘莫名其妙’,或被疑‘为了凑数’。”该文谈到:“《咬文嚼字》杂志编辑施隽南介绍说,‘年度流行语’评选应当坚持三个标准:一是词语在当年的流行度较高;二是具语言学价值,不乏创新性;三是有社会学价值,能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或心理状态。但是,符合这些标准的词语,‘近年确实越来越少’,大家觉得有些入选词语‘完全没见过’,与评审专家和编辑部的感觉‘比较一致’。”

那为什么还要评选呢?该文最后指出:“移动互联时代,在符合标准的词语‘确实越来越少’的情形下,主办机构不应再拘泥于传统,而应重新审视这项连续举办了十多年的评选活动,与其每年必定评出‘十大流行语’,不如与时俱进、打破惯例,坚守标准、宁缺毋滥,少评几个也无妨,甚至像英国《牛津英语词典》每年只评出一个‘流行语’,也未尝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让评选出的‘年度流行语名实相符,并经得起公众推敲和历史拷问。”对于此文的观点,我完全赞同。

我并觉得,现在不仅应该不评选那种“流行度不高”,甚至“流行度”极低的所谓“流行语”,因为那根本没什么意思,同时对有些“流行度”比较高的流行语,有关部门也应该担负应有的引导责任。现在不仅各种流行语层出不穷,还涌现了大量的流行梗,它是网络文化中广泛传播、具有特定含义并能引起共鸣的短语、句子或行为,这可以理解为流行语的升级版。流行语与流行梗对于语言的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但现在不少流行语、流行梗晦涩难懂,有的胡乱添加外语字母,有的粗俗不堪,还有的就是用来骂人的,什么“zz(智障)”,“你真是饿了,什么都能吃得下”,“熊猫点外卖——损(笋)到家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对于如此劣质的流行语、流行梗,社会各界不应听之任之,无动于衷。

          20241225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告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