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小说更精彩
(2024-05-27 05:35:01)分类: 谈点文化 |
滕肖澜六年前创作的长篇小说《城中之城》,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是在2018年的《收获.长篇专号.夏卷》上看到的,它写的是当代上海两代金融人的生活,着力刻画出金融业中的险恶。我为此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过一篇读后感“希望与险恶并存——读《城中之城》”。今年,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我又将它看了。
虽然电视剧的口碑和收视率都不错,大多数的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传神,但我仍觉得,拿这两部作品相比较,还是原著小说更精彩。在我的心目中,滕肖澜是当下中国最出色的小说家,她虽说拿过鲁迅文学奖,但为什么没能拿茅盾文学奖呢?
电视剧之所以稍逊一筹,应该与滕肖澜不是编剧有关。这里,我不准备详尽论述电视剧的所有不足,而想着重谈谈人物设置方面的改动。这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
一,是移花接木型。小说中,欧阳老师是男的,是赵辉、苗彻、苏见仁、薛致远(电视剧中,改成了谢致远)等老一辈金融人(同为财大同学)大学时的班主任,讲过“人就像是一件白衬衫,再怎么爱惜,总归也会慢慢发黄、变黑”这番有点哲理的话。而到了电视剧,她成了深茂银行(小说中为S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戴其业的太太。老戴生前有违规操作的行为。而在小说中,戴是分行的副总,一开场就畏罪跳楼自杀。
二,是面目全非型。小说中,苗晓慧是陶无忌的初恋,是苗彻的女儿。由于苗彻的反对,两个恋人没能最终走到一起,但小苗是个不错的上海姑娘。而在电视剧中,她变成了田晓慧,成了一个拼命追逐金钱,并在表姐沈婧的引导下,逐步跌落犯罪的深渊。小说中,胡悦是孤儿,是一个“问题少女”,早年在夜总会与吴显龙相识,两人成为“忘年交”。她貌似八面玲珑,善解人意,却有着不堪的隐秘。但在电视剧中,她却成了勤奋工作,人畜无害的银行员工。
三,是无中生有型。在小说中,薛致远的太太没有出现过,薛入狱后就没什么事了。而在电视剧中,加了一个谢致远的太太沈婧,而且沈的厉害程度较之丈夫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丈夫被抓后,竟在金融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波,最后也锒铛入狱。在小说中,吴显龙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而在电视剧中,给他加了一个亲生儿子吴小飞。父子俩狼狈为奸,干了不少坏事。
影视作品对小说原著进行必要的修改,包括人物设置的改动,只要符合情节的逻辑发展,主题的正常阐述,都是允许的。但《城中之城》对人物的改动,不仅让我有一种看一部新作品的感觉,而且多少伤害了原著对人物的塑造。就以面目全非的两个人物来说。在小说中,苗彻并没有在华尔街的经历,是一个称职,或者说出色的分行审计主任,他起初厌恶“张狂”,喜欢“搏出位”的陶无忌,但最后接受了能干的他。不过,他又有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所以始终不愿将女儿苗晓慧嫁给“凤凰男”。而在电视剧中,将苗彻与田晓慧作了剥离,不免会影响对苗彻性格多样性的描写。即便是正面人物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生活中真实。而与田晓慧逐渐“黑化”形成对比的是,电视剧中的胡悦则完全“洗白”了。小说写出了当代金融业内人性的复杂和灰暗(这是当下物欲横流社会的真实写照),包括年轻一代的金融人也并不全是单纯,而电视剧中的胡悦形象,同样损害了生活中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