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寿之年仍精彩

(2023-11-30 05:16:21)
分类: 时事漫笔

中国人将9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鲐背之寿,将百岁老人称为期颐之寿。现在的中国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同时人均期望寿命越来越长,因此老年人已越来越多,所谓“七十多来兮,八十小弟弟,九十不稀奇”。我以前一直认为,人退休之后,脱离了职场,仍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仍然可以活出精彩。但在思想深处,觉得那是指60岁到80岁左右的年龄段,因为这时的老人还有一定的精力,还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并且可以干好事情。至于鲐背老人、期颐老人,则已年迈力衰,力不从心了,应该颐养天年了。

但最近《新民晚报》上的两篇报道让我对以前的想法产生了动摇。一篇是讲述103岁的“老神仙”医生李国维的事迹,他1944年在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多家著名医院工作,1963年进入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工作直至1991年退休。他求学伊始,主修西医。后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大学)第一批“西学中”研究班的学生,并曾师从中医名师陈大年。他早就是上海市的名中医、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如今虽已逾百岁,仍耳清目明,精神矍铄,坚持每周2个半天出诊:每周一上午在上海市名老中医门诊部出诊,每周五下午在国妇婴中医科出诊。2021年,在国妇婴的支持下,李国维传承工作室正式建立,倾力培养一批批中西医结合新人才。国妇婴中医科主任金富锐一直跟随他出诊。他淡泊名利,生活简单,谈到长寿秘诀时,他坦率地说:“就是脑子简单点,少动坏脑筋,像上海人说的,做人戆一点啦!”

另一篇是写95岁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代播音员张芝今年开出自己的视频号“张芝朗读”的故事。最近一次“主播”,是为新民晚报夜光杯“定制”的:我是张芝,我今天为大家朗读一首诗——《我想把秋天寄给你》。报道中讲了她许多的趣事,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其中写到:“女儿朱宁说,母亲95岁还具有如此的声音、如此的理解和表达力,或也能给很多老年朋友信心和鼓励;母亲也认为录视频让她老有所用,很开心。”确实,鲐背老人能够与时俱进,玩自媒体时代的新玩意儿——网络直播,不仅能让自己开心,而且对更多的老年人会有所启迪的。

至少,我现在就益发感受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涵义。一个人只要对自己具有信心,并且能够学习,即便到了90岁、100岁,甚至更大的年龄,依然可以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人也许能够更长寿。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高寿老人还需要具备相对比较健康的身体。为此,就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合适的营养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20231130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