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升级换代
(2023-07-10 05:10:38)分类: 时事漫笔 |
我前几天发了一篇题为“乡村体育的魅力”的博文,赞扬贵州省榕江县等地蓬勃开展的乡村体育。其实,榕江“村超”是当地政府为了提升当地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事业发展的有意之作。据榕江县县长徐勃介绍,从2021年以来,当地政府曾策划过5次活动。第一次是斗牛,这是黔东南州群众喜好的一项活动,但它安全风险大,传播受限。对篮球运动策划过2次,但它的影响力超越不了相邻的台江县的乡村篮球赛,“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就放弃了。”还策划过苗族的鼓藏节(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12月举办过,历时10天,活动时热闹非凡,但它缺乏广大受众,最终昙花一现。此外,还策划过榕江半程马拉松比赛+三宝侗寨“萨玛节”活动,但同样带动力有限。最后觉得榕江足球有历史底蕴、有一定竞技水平、有群众基础,当地并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寻找到“村超”的活动形式,竟然一炮打响,火爆出圈,而且事实上已经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事业。
各地政府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大多是“蛮拼”的。今年3月,山东省的淄博市因烧烤火爆出圈,成为网红城市,这其中也有当地政府的默默付出: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当即开通烧烤公交线路,制作烧烤地图,成立烧烤协会,宣布举办“烧烤节”、“烧烤季”,等等。
不久前,我对湖南省进行了一次为期10多天的全境游,其中郴州市的高椅岭是一个开发不久的网红景区。它虽是最早由“驴友”发现,但当地政府为了开发它,也是不遗余力的,曾为了景区的安全,曾在3年前暂停开放了一段时间,并在景区推出了高空滑索、用无人机为游客拍照等服务项目。
我赞同这样的“政府行为”。前一阵,我在网上有材料介绍:中国旅游已经经历了从“1.0”时代到“3.0”时代。所谓“1.0”时代,说是当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出游意愿不强,旅游市场以传统跟团旅游、观光旅游为主。所谓“2.0”时代,是以互联网介入为标志的旅游渠道创新发展阶段。所谓“3.0”时代,是以全域式体验为主,取代单一景区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采用统一主题凸现地域文化特色,小到夜间演唱会、文鉴艺廊、美食街,大到主题景区、文化旅游节,等等。另外,我还看到对“3.0”时代的另外的解释:主打主题游,核心是以与自然沟通,安放心灵。
对于旅游3个时代的一些具体说法,我并不完全赞成,譬如:认为跟团旅行社曾经是旅游舞台上的主角,今后将逐渐退居二线了。事实上,疫情过后,绝大多数的旅行社的生意都很兴隆,虽然它们的顾客主要是老年人,但老年人这方面的消费力是很旺盛的。同时我觉得,高端定制应该是旅行社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有可能完善自己客户的年龄结构。当然,中国的旅游业确实已经升级换代了,确实已经从单纯的看景观光转换成了体验感悟,并已与健康养生相结合,现在还有了“康养旅游”的概念。
既然旅游业已升级换代,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对于提升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促进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那就需要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联袂介入。像榕江县政府那样的有意之作,不仅无可非议,而且值得赞扬。当然,政府所起的应该是主导性的作用,而不是事无巨细,一概包揽,这里就不展开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