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今夏又奇热
(2022-08-13 03:49:44)分类: 我爱上海 |
上海原来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但最近十多年来,上海的夏天已变得越来越漫长,而且每过几年,夏季总会骄阳似火,轻风无踪,奇热难耐。
2013年上海的高温日(日最高气温达到摄氏35度)有47天,超过`摄氏40度的高温日有5天,当年7月27日上海的最高气温达到摄氏40.6度,创下了上海有气象记录(上海自1873年开始有气象记录)的最高纪录。
2017年7月21日,上海的最高气温飙升至摄氏40.9度,又一次刷新了纪录。为此,我曾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7年8月,发过两篇题为“申城炎热创新高”和“酷暑夜里好读书”的博文,描摹了当时家乡人们的心态,并对自己的活动留下了一些记录。
今年夏天,上海人再一次感受到了酷暑的厉害。7月13日上海的最高气温再次达到摄氏40.9度,追平了历史最高纪录。截止8月11日,上海超过摄氏40度的高温日已有6天,超过了2013年。今年以来,上海徐家汇气象站报出的温度好几次居然都位列全国之首。我们国家一直有所谓“四大火炉”的说法,同时这样的说法不断地在更新,但上海之前好像并没有排进过,而如今的上海已然成为新的“火炉”。
不过据我的观察,现在的上海人较之以前,心态似乎好了不少。我在微信中不断收到注意防范“热射病”(即重症中暑)以及“宁可将钱交给供电局,不可将钱交给医院”的各种告诫。同时,微信和媒体又不时可以看到诸如“夏天更要出出汗”、“别总躲在空调房内”等文章。这样的说法好像有点矛盾,其实又是辩证统一的。我家附近的虹口足球场与轻轨连接的通道下,最近一段时间来,每天上午总有几十对老年人在翩翩起舞。我每天也总要在小区走上几圈。确实,面对滚滚而来的热浪,既要注意防暑降温,又要保持一定运动。同时,我还有一条消暑良法就是潜心读书,并觉得屡试不爽,入夏以来,我已看了好几本书,又一次体验“心静自然凉”的乐趣。
对于上海今夏为何又奇热的原因,专家们纷纷给出了答案,说是今年副热带高压的两大“死对头”——台风和冷空气相对较弱,以致让副热带高压占据了主导地位。我是气象学的外行,不过脑海里忽然闪过这样一句名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022,8,13于上海
下周一起,我将去浙江作一次短途施行,也算是避暑吧。届时不再上网,将与朋友们小别几天,特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