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闻青岛正重塑

(2022-06-28 05:01:40)
分类: 时事漫笔

近日,“秦朔朋友圈”中一篇题为“一座万亿城市的重塑之路”(作者:四方君)的文章,引发了我的兴趣。

该文作者是山东人,他向人们介绍了自己家乡的名城——青岛最近十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段起伏。先谈了如何下滑的:“青岛曾经是实体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在联合国划分的的41个工业门类中,中国是唯一41个门类齐全的国家,而青岛拥有其中39个工业门类。”青岛“是中国的‘品牌之都’,培育过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也是中国近现代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与上海、天津鼎足而立,创造过‘上青天’的辉煌。工业一直是青岛的底色和底气,撑起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跃迁。”“但200711月,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青岛要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青岛经济由此开启了‘脱实向虚’模式,整个城市也就此踏上了‘被赶超’之路。”“从2007年开始,青岛第二产业占比连年下跌,从51.6%一路下跌到2020年的35.3%13年间下跌了16.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跌1个百分点以上。而第三产业从43%一路攀登到61.3%13年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2007年到2020年,全国的工业占比下降了11.4个百分点,青岛作为工业立市的城市,工业本来是‘看家本领’,是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占比竟然比全国均值多下滑了5个百分点,简直是‘自废武功’‘自毁长城’!”“所以这13年间,青岛的GDP排名多少有些尴尬,被省会城市成都、武汉挤出前十还能理解,但2019年被宁波和无锡一起反超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然后又谈了如何急起直追的:“痛定思痛,青岛开始寻求破局之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既然‘脱实向虚’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脱虚向实’,还得以工业为本,回归实体经济,回归自己的‘比较优势’。”“2021年,青岛第二产业占比终于止跌回升,从35.3%提升到35.9%,虽然只涨了0.6个百分点,但足以见证、说明青岛这几年来回归实体经济、重塑经济结构的努力。”“2021年,青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8%,远高于全国13.5%的平均增速水平;今年前两个月,青岛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势头,同比增速达35.3%,连续大幅跑赢全国大盘。”“2019年,青岛GDP11741.31亿元,排在全国第14位,比无锡低111.01亿元,到了2020年,青岛前进一位,反超无锡30.08亿元,再到2021年,青岛GDP14136.46亿元,对无锡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33.22亿元。”“今年一季度,青岛迎难而上,以5.3%GDP增速力压北京、济南、郑州、西安、天津等一众北方万亿城市,成为北方第一,在全国万亿城市中,与宁波、合肥一道,并列全国第四。”

我之前自认为是比较了解青岛的,知道它是我们国家现有的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经济总量一直压住了省会济南市。青岛还是著名于世的旅游城市,我曾于1997年造访过它,崂山、八大关、栈桥等景点旖旎的风光至今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我还记得,青岛有条“海尔路”。但我确实并不了解青岛这十几年来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起伏。

不过,读罢此文,我认为青岛现在回归实体经济,找回“看家本领”的选择是必要和正确的。按照一般概念,所谓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所谓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包括金融、商业、旅游等行业。适当发展第三产业,并无不可,但倘若因此丢弃第二产业,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因为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石,没有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成了“空中楼阁”。当然,发展第二产业,并不是一味发展传统的制造业,而是优先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了。

在坚持发展第二产业方面,也有正面的例子。202011月,我读到新浪网友诚厚祥瑞发的一篇博文“低调的苏州: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不免有些吃惊,因为在我的脑子里,上海一直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我在网上查阅资料,确实,苏州在当年的上半年,以1.55万亿规模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越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工业城市。苏州不是直辖市,不是省会城市,不是计划单列市,也不是国家副省级城市,一个地级市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真是一个经济奇迹!我因此也发过一篇博文“苏州的华丽转身”。截止去年,苏州在中国工业城市的排名中仍位列次席,仅次于上海。

我衷心希望,青岛能够在“脱虚向实”的进程中,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使得自己的明天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美丽。

      2022628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