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峻考验在眼前

(2021-06-19 05:03:04)
分类: 乱谈足球

李铁执掌中国队帅印后,在40强赛中取得四连胜,特别是最后一战对垒老冤家——叙利亚队,即使输球也能出线,硬是以31力克对手,终于以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名,昂首挺进了12强赛。中国队在俄罗斯世界杯的预选赛中也闯入了12强赛,但那时是依靠了“全亚洲的帮助”,而这一次,算是稍稍显示了一点自己的风采。

足协主席陈戌源近日作了这样的表态:40强赛出线并不值得骄傲,不能炫耀。我觉得这确实不是什么谦虚之词,因为如果将杀入卡塔尔世界杯比作一场大考,那冲出40强赛仅仅只是通过一次测验,12强赛才是严峻的考验,而且就在眼前了。

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共有4.5个参赛名额(而且东道主卡塔尔还不占名额)。12强赛将从9月初开打,一直要打到明年三月。12强赛将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双循环赛,每个小组的前两名直接晋级世界杯决赛圈,两个小组的第三名则打一场单场附加赛,胜者也有机会与其他其他洲的球队角逐另一张入场劵。亚足联将参加12强赛的队伍分成了6档,将于71日抽签决定分组安排。

我觉得,中国队想要跻身卡塔尔世界杯,就必须拿到12强赛的小组第二,否则再与实力更强的其他洲球队交锋,将更加凶多吉少,几无可能。但这次闯入12强的队伍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是世界杯的常客,其余伊朗、沙特、伊拉克也实力强劲。因此,国足想要杀出重围,无异于虎口夺食,确实是严峻的考验。

因此,有人现在希望国足能够在分组时能够抽到“上上签”,与伊朗、韩国、阿联酋、阿曼、越南等抽到一起,避开日本、澳大利亚、沙特等强敌。还有记者暗示,现效力深圳队的卡尔德克也可能归化,成为“升级版的艾克森”。

我则认为,国足这次征战虽然依然困难重重,但杀出重围,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两年前,中国足球开始实质性地着手归化球员的工作,目前已经归化了十多位球员。应该说,归化球员对于提升中国足球的实力,是有一定帮助的。征战40强赛的队伍,李铁召集了5名归化球员,费南多因伤没有参战,李可没有出战(但李铁说打40强赛他“会有大用处”),打上比赛的艾克森、阿兰是锋将,蒋光太是后卫,他们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帮助到了球队,但又谈不上惊艳。艾克森归化前是外援埃尔克森,是在中超和亚冠“大杀四方”的球星,归化后却迅速平庸下去,比武磊要略逊一筹。现在效力于深圳的巴西卡尔德克,已符合归化的条件,但我觉得他来到中超后并没有超乎异常发挥,而且他与艾克森一样,都是1989年出生,已经32岁了。他如果愿意,不妨也归化他。但如果将宝都押在归化球员身上,则没有必要。

国足又一次挺进12强赛,广州一家媒体因此认为:“黄金十年”中超对国家队有反哺作用。这引发了争议,我则感到:中国本土球员的实力这些年来的确也是有进步的,而武磊更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征战中超的六个赛季,年年都是本土射手王,2018年更以27粒进球排在中超射手榜的首位。他转会西班牙人队后,两年半的留洋历程,有过高光时刻,也有失意阶段(毋庸讳言,他在刚刚过去的一个赛季,就处于这样的阶段)。但“走出去”促进武磊实力的提升是普通球迷都能感觉到的。需要指出的是,李铁作为国足主帅,确实还存在爱用老部下,排兵布阵、临场指挥乏善可陈等种种弊端,但力挺武磊,坚持让他成为球队核心,则是完全正确的。而在之前的国家队,有个别球员搞小圈子,不与武磊配合。现在这样的情形消失了,战斗力自然大幅上升了。

最近,武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进入12强赛后,我感觉一切皆有可能,虽然我们现在在亚洲不能算一流强队,但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在亚洲范围内,任何球队要赢我们,也没有那么容易。”只要国足上下都能达成这样的共识,还是有希望让中国人第二次杀进世界杯的。同时,打好12强赛的关键在于对弱队一定要拿足分数。上届12强赛先是连输叙利亚、乌兹别克斯坦两队。里皮接手国足后,虽曾以10力克韩国队,但在与叙利亚队再次交手时,在21领先的形势下,全场补时的第3分钟,居然被对方当时效力河南建业的萨利赫打进一个任意球。假如国足当时从叙利亚队身上拿足6分,而不是可怜的1分,不是有希望进军俄罗斯?

末了,还想进言李铁:不拘一格降人才。上海海港的吕文君作为锋线骁将,表现一直比较稳定,本赛季暂列本土射手榜首位。既然33岁的谭龙可以入选国足,那为什么就不能用一下比他小1岁的小吕呢?

      2021619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告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