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的7月9日,睡着了的玥玥的手和很多宝宝喜欢的握姿那样:大拇指被其他四个手指包握着,我轻轻的想去打开她们,却发现左手拇指好像伸得不太直。等她醒来后我让孩子做“棒”的手势,确认了左手拇指真的不能自己伸直。询问了家人和朋友不能解答后,直接带孩子去了医院,于是从医生的嘴里第一次听到了“扳机指”和“腱鞘狭窄”之类的词语。
两年来,四处咨询,大小医院也去过很多,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先天性腱鞘狭窄,具体导致的原因不详,采取保守治疗自愈的几率很小,建议3岁前(有的医生说2岁前)手术。都说这只是个时间很短医生认为很小的手术,但是要全麻要动刀子还是让我胆怯,加上爷爷奶奶的反对,手术的事一放了就是两年。期间一直在帮玥玥的大拇指热敷、按摩关节(通过按摩后可以轻轻掰直,会听到关节的弹响声,所以又叫弹响指),期望玥玥手能够自己好起来。现在玥玥快三岁了,在最佳手术期即将过去时,才发现不能再自己骗自己了,要勇敢一些,和孩子一起面对手术,不希望这小小“弯曲”成为玥玥以后的心理障碍!
因为同济协和两家武汉最好的医院都没有设立单独的儿童骨科,而儿童医院的骨科和整形外科都可以做这个手术,想着儿童医院对小孩的手术应该还是专业一些,我选择了到儿童医院的整形科做手术:整形科为扳机指手术专门进了一套手术设备,而且手术伤口可能会好看点,在网上还查到了整形科周教授写的一篇关于近几年扳机指手术的学术报告。
提前一周预约到的入院时间是7月20日(病床比较紧张,预约也只能保证走廊上的加床),正好是从襄樊祭祖回来的第二天,肠胃一向很好的玥妈不知吃坏了什么东西上吐下泻了一晚上,感觉连苦胆都吐出来了。可偏偏玥爸那天要出差,玥爷那天要讲第一次课,没时间没机会给我休息,一大早请了假开车带玥奶奶和玥玥去了医院。
第一天主要是做身体检查:抽血检验、心电图、拍胸片等。我可怜的孩子在抽血和做心电图时哭得撕心裂肺的,并使出全身力气抵抗着,等做完检查我已经毫无力气瘫倒在椅子上了。等护士安排好床位(正好有几个孩子出院,走廊加床的不肯搬进去,没有找熟人的我们居然住进了病房里)我们就回家了,我的眼皮好似灌了铅似的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睁开,方向盘也比平时重了千百倍,坚持着小心翼翼的开车回到家,和哭累了的玥玥一起倒在床上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晚上9点了,感觉浑身发烫,一量烧38.9度,不行我可不能病,更不能把可能的病毒传给孩子。带上口罩把玥玥哄吃饭睡觉后,半夜凌点打车去医院挂水。凌晨四点回到家里睡了4个小时醒来,烧退了感觉也好多了,又赶紧和玥玥去了医院。
第二天基本上没事可做,检查结果出来没问题就定好第三天手术,和手术助理医生、麻醉师谈话签手术协议嘱咐手术注意事项:剪手脚指甲、把手术的位置多洗洗泡泡保持洁净、半夜3点以后和术后6小时不要进食喝水等。我们找了熟人,很顺利的预约到周教授动手术,管床医生和护士都说,一般这类小手术周教授连手术指导都不去的。上帝保佑,我的肚子也好了,因为第三天早上的手术我们排在前面,晚上就在医院待了。

第三天凌晨2点半,喊玥玥起来吃东西,小人儿睡得很香不肯起来,最后强制的“灌”了220毫升牛奶,一觉睡到了早上快8点,直到护士过来打减小麻醉反应的屁屁针才醒,打完屁屁,又在右手上打了留置针(待会手术就是往留置针里进行静脉麻醉),最怕打针的玥玥哭得稀里哗啦的,嗓子都哭哑了,让我的担忧越发沉重起来。
7月22日是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手术时间因此推迟到10点开始。病房里的孩子们跑进跑出拿着片子去阳台看太阳,打着点滴的玥玥也吵着要出差赶回的玥爸抱着去看。留在病房等待医生通知的我开始有点忐忑不安起来:周教授说手术时间只要十五分钟,加上术前术后的准备处理工作不会超过四五十分钟,希望一切顺顺利利!
10点看到周教授进了电梯去手术室做准备了,不一会儿,麻醉师推着手术推车来了。我把玥玥抱到车上,小人儿新奇的看着车子,问道:谁推我呀!我说:妈妈先推,等会医生阿姨推,玥玥要乖乖的哦,阿姨待会跟玥玥玩打针的游戏,等玥玥醒来了手就好了!小人儿很乖的“嗯”了一声。
到了手术室门口,我们被拦了下来,还没等玥玥察觉她就被送进了手术室,自动门关了起来,我们依旧站在门口呆望,突然门开了,看到睡在车上的玥玥仰着头睁着大眼睛往外看,我马上蹲了下来,门嗖的又关上了,我赶紧附在门上听,没有听到里面传来哭声,玥玥应该没看到我,否则一定会哭的。
玥玥是第二个推进手术室的孩子,家长们都坐在外面等候,此后又有十多个孩子被推了进去,很多孩子伤心的哭着,使得他们的家长心痛地跟哭了。我含着泪花笑着:我的孩子真勇敢!
看着手术室外墙上的电子钟慢慢地跳动着,心里闪过千百个念头,心脏加速度地震动着我。终于手术室的门开了,我第一个飞奔过去,这时听到医生叫的17床不是我们的床号,我又失望的转了身,只听身后传来:是你的宝宝呀!失望惊喜在瞬间跳闪,我还是在众多起身拥过来的家长前来到了推车前,真的看到我的孩子了:玥玥闭着眼睛咧着嘴似哭非哭躺在车上。周教授笑着说:你的孩子很聪明啊!旁边的医生不忘说:是周教授亲自动的手术哦!我来不及想这几句的意思,只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对教授说了声“谢谢”,就和麻醉师一起推着玥玥回到了病房。
回到床上后,玥玥好像很想讲话,发出几个听不清楚的音,嘴巴和小手努力的动着,只是眼睛还闭着,玥爸尝试地说:张张嘴!小人儿真的把嘴巴张开了。麻醉师说这表示快醒了,可没过几分钟玥玥就安静地睡着了。我问孩子在手术前哭了没有,麻醉师说:没有哭很乖的,就是总在喊妈妈,她很聪明,还问我们:可不可以让我的妈妈进来呀?唉,我可怜的孩子啊!
滴完止血敏后,因为玥玥对青霉素过敏,做了头孢皮试也有点过敏反应,医生还是建议用头孢消炎,因为效果会好一些,让我们滴慢点,注意观察。滴了一会儿我发现玥玥的脸开始红了起来,喊来医生,医生说麻醉过后也会有脸红的反应,但还是不放心的换了袋平衡液和维生素。这时把睡了两个小时的玥玥吵醒了,起来就用嘶哑的嗓子喊着要吃稀饭,这术前术后的12个小时的禁食是能吃的玥玥要渡过的艰难时刻,我们尽量的转开她的注意力:给她讲故事、唱唱歌、说事儿。
小人儿对两个手上厚厚的东西很是奇怪,我指着左手厚厚的白纱布说:这是医生给你做的的拳击手套,有了它医生就不能给你这只手打针了!我再指了指右手的留置针固定碰带说:这是攀岩手套哦,戴上它就不用每天打针了,等出了院我们就可以爬树爬山的玩了。玥玥很是高兴看着这个新事物,嘴里重复着这两个新鲜名词。我问玥玥手术的手痛不痛,回答:不痛!
因为隔壁床男孩的爸爸有些感冒咳嗽,床位紧张换不了手术刚完也不能回家,只好注意保持距离了,偏偏玥玥还很喜欢和那床的哥哥玩。

第四天早上,医生给玥玥的手换药,又遭到异常敏感脆弱的玥玥的奋力抵抗,嗓子是越哭越嘶哑了。打开纱布看到三个黑色的缝合线头像三只黑蝴蝶一般停留在手术创口上,我劝慰玥玥要坚强配合,这样小蝴蝶才能早日飞走。
换完药回到病房,床头上已经挂上了克林霉素注射液,克林霉素消炎效果会差点但是不会过敏,医生还加了干扰素的屁屁针。手上留置针因为滴得不畅,拔了在脚上重打了一针。等下午打完针吃过饭的玥玥睡着了,玥爸又背着行李出差了。下午3点,我发现睡着了的玥玥身体很热,一量体温38.7度,晕啊,居然发烧了,真是又气又急!赶紧喊来医生用了退热栓,半个小时后烧退了。
晚上,我一个人陪着玥玥也不敢睡觉,果然到了9点多钟,玥玥又烧了起来,又用了一粒退热栓。凌晨三点退热6个小时的玥玥再次发烧,用药只能管6个小时,可不能总用药啊,值班医生让先用擦身的物理方法试试,我用温水擦拭玥玥的全身,半个小时后终于凉了下来,我也晕晕乎乎的咪了一会。一小时后摸摸孩子额头好烫,量了体温39.9度,天呐,赶紧喊护士用退热栓,因为烧得太高,护士给了个冰枕,并让我用冰水擦拭(避开胸口手脚心等处),烧又退了,可六个小时后怎么办?
第五天早上本来应该出院的,可是因为发烧不得不留了下来,10点玥玥又烧了起来,医生换了美林口服药退烧,并请来了内科主任医生会诊,内科主任说喉咙有疱疹(玥玥每次发烧都是因为这该死的疱疹引起的),并加了病毒唑、雾化和碘甘油等药。因为最有效的青霉素不能用,这些药效不佳,玥玥的烧依旧反复,不过复发的时间间隔拉长了。住了几天院的玥玥对医生和护士深恶痛绝,一见他们进病房就喊:你们出去呀,不打针不打针!可偏偏第二次注射的留置针因为玥玥总是动又不能用了,就算能用每次挂水还是撕心裂肺的苦喊,算了,就打钢针吧,省的玥玥一看到手上的留置针就害怕。
第六天,也是发烧的第三天,玥玥终于退烧了,可是因为注射消炎针大便不太好,还开始咳嗽起来,护士建议我们转内科去看,询问了管床医生后,我们还是决定留在外科:内科也是用这些药,保不准还会再次感染。
第七天咳嗽依旧,但大便的检查结果没问题,我向医生提出查一下血,如果血相正常我们就出院了,医生同意后给玥玥抽了指端血。下午,血常规检验结果正常,我向医生申请出院,医生同意明天出院并写了出院小结。晚上我们回家休息。
第八天早上去医院挂完水后,就结账出院了,临走时医生嘱咐:两三天换一次药,手术十二天后拆线,一个月后到周教授门诊复诊,每天注意给孩子的拇指多做伸屈的运动防止腱鞘再次粘连。

虽然因发烧多住了几天院,但还是感觉过了一个大难关。现在玥玥的创口已经拆线了,疤痕处还有点硬,咳嗽也好了,小人儿又开始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开始去金宝贝画画,并在8月15日和我们一起去松滋的洈水游山玩水探洞呼吸新鲜空气,也算是给她提前过过生日吧,为了玩得尽兴所以没带相机!
PS:目前“扳机指”的病因目前不确定,很多医院定为:先天性腱鞘狭窄,但是多数扳机指孩子在出生后数月甚至一两岁后才发现的。我查看过玥玥十一个月以前的照片和录像,玥玥至少在7个月以前左手拇指是可以伸直的。手术前曾问过几个有“扳机指”孩子的妈妈,有的孩子是双手“扳机指”,有的孩子“扳机指”弯曲得很厉害,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太一样,也都不知道是何故导致的。有的家长在孩子一岁多时就给孩子做了手术,有的过了三岁仍在观察,但做了手术的孩子基本都恢复了手指的正常屈伸。
另外,据悉北京的儿童医院做扳机指是门诊手术,采用的是气雾全麻,手术时间只要10多分钟(含进出手术室的时间),不住院不打针,隔几天换个药正常拆线就可以。当时听了就有到北京去手术的冲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