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2013-05-08 10:30:07)
标签:

摄影集

新浪图片

原创图片

作品回顾

休闲

分类: 晓明的摄影作品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小五”是松下LX5卡片机简称俗称,被摄影圈公认为专业级别卡片机。
原本要在去年末对2012拍摄做个盘点,但杂事缠身未能如愿,
前些时候小五摄影论坛个人作品展示活动正好提供了一个机会,自然不容错过。

2012年,我的摄影生活最为丰富多彩,也是拍摄活动最密集的一年,
当然这个过程中的成与败的经验也是最多的一年,借此机会与新老博友们分享,
作为美术专业的摄影票友,我也顺带着从美术角度谈一点有关摄影的认识。

-----------------------------------------------------

说说色彩

笔墨有浓淡干湿,色彩有明暗冷暖,在视觉艺术中都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什么色彩,取决于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创意,各有所好,各得其所。

色彩没有好色彩和坏色彩之分,这个世界所有色彩都是最漂亮的,
所谓好坏是运用色彩的人造成的,有时候还会随人的心情色彩感会有情绪变化。
所以不可以轻易说这个色彩好那个色彩不好。只有色彩感不好的人,没有不好的色彩!

受欧洲古典绘画和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影响,我偏好灰调子,偶尔也玩玩鲜亮。
灰调子不是灰色,是所有色彩里都含有灰色的成分,也就是被降低了对比度的色彩,
我常用PS曲线来降低对比度与饱和度,为的是追求一种高级的灰调子。
色彩过于浓艳会“生”,过于灰暗了会“脏”,饱和度适可而止,
这个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如何才是最合适的,因为色彩靠感觉,素描靠功夫。

建议爱好摄影的朋友了解一点色彩知识,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
什么是色调、色相、色度和色性?什么是是冷色和暖色?什么是色系?等等。
有事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优秀的美术和摄影作品,天长日久,脑袋里装的东西多了,
拍摄现场说不定哪根灵感神经就会被触动,灵光闪现的迸发出来!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说说虚实

空间感是由虚实、明暗、冷暖和远近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存在这种关系,
因为有了这些关系我们才感觉到空间的存在,感知到了了立体感和空气感。
那那都拍的很清晰不是肉眼看到的世界,而是机器看到的世界,
而摄影艺术讲求的是渐进的富有层次的虚实变化,尽显虚实之间的无限魅力。
哪都清楚了,再缺乏色彩冷暖和明暗对比关系,空间感就会被大大削弱,
清晰不是最终目的,相对于虚化最终都是为了表现立体空间的魅力。

由于卡片机的先天不足,相对于单反和长焦,虚化效果差距很大,
我在前期拍摄都努力寻找这种关系,即尽量靠近主体,前景与背景拉开距离,
为了寻找最合适的角度,不断变化位置,找出最满意的前后、冷暖和明暗关系。
有时候甚至利用微距拍大场景,就是为了要强化前后景的虚实反差,
如果感觉不够,后期的时候对背景或远景局部模糊处理,强化空间感。
很有点素描时将离人眼最远的耳朵简单勾略,而眼睛鼻子则精雕细刻的过程。

有的朋友喜欢黑背景,这个无可厚非,黑背景适合表现装饰效果,
因为只有前景一个欣赏点,对前景的造型、色彩和画质就要求比较高,
这个过程有得有失,损失了空间美感而获得了装饰美感,
运用好了也不错,反之想要得到空间效果就不适合采用纯黑背景!

自从印象派以后,暗部就再没有了黑色,一定有天光和环境光的反射,
相对于古典绘画,暗部的色彩明暗细节越来越丰富了,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因此,对一副优秀摄影作品的评判,暗部的处理好坏是很关键的一环。
愿与各位共同进入和分享所谓“实而不死虚而不空”的美妙境界!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作品回顾:我和小五的日子/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