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2008-06-11 21:46:00)
标签:

大地震

毁灭

羌族文化

汶川

手艺

艺术

保护

重建

杂谈

分类: 晓明的闲言碎语

 

地震前美丽迷人的羌族村寨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地震后被毁灭的羌寨惨状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汶川地区,在此次特大地震中,
具有千年历史的羌族(罗卜寨)绝大部分建筑都被夷为一片废墟,
特别是具有羌族建筑典型特征的穹庐碉楼
大禹时期的北川古迹,秦汉以来的古羌部落遗迹,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都东倒西歪,摇摇欲坠。许多对羌族文化有着深入研究,
被称为羌族文化活化石之称的长者和专家在地震中也不幸遇难!
还有很多带有羌族文化典型特征的
语言、歌舞、手工艺、器皿器物等也都遭到破坏,
因此,有专家称大地震给羌族文化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面对如此惨况,许多热爱羌族文化的人无不感到痛心和悲伤!

 

然而,我对此并不持过于悲观的态度,而是充满着希望。
我认为从理性的客观的角度看,羌族文化还是有救的,
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是完全有可能恢复的。
历史上嵩山少林寺曾几度被焚毁,但迄今不还依然屹立在那里,
有谁怀疑过现在的少林寺不是原来的少林寺呢?
如果感情上允许,被八国联军彻底毁灭的圆明园,
在技术、工艺、艺术上进行恢复性重建也是有可能的。
失传近800年的绞胎陶瓷后来不也有人研制成功!

 

所谓羌族文化恢复或重建的真正核心在于不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
不能只从表象上做文章。而是要紧紧抓着羌族文化的灵魂所在,内涵所在。
据报道,在此次地震后,会讲羌族语言人还在,会唱会跳的人还在,
从事刺绣的人还在,建筑物的基础还在,
建筑材料还在,埋在瓦砾中的器物还在,
特别是近几年对保护羌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的成果还在!
只要按照羌族文化的基本特征、规律和手法进行恢复重建是大有希望的。


关于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

 

一、对废墟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挖掘

 

在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的同时,
立即对现存的具有恢复和重建价值的废墟进行戒严和清城。
对废墟中的建筑基础、建筑材料、器皿、器物、
手稿、工艺品等进行抢救性挖掘。
这一措施很重要,不然许多当地群众在回家寻找自己的财物时无意中破坏现场,
一旦现场被破坏将难以复原,从而发生文化的次生灾害。
参加挖掘的人员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当地民间艺人。
对挖掘出的文物进行详尽的分类编号拍照存档,
恢复重建时这些都是重要的依据,也是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

 

二、广泛征集相关的影音、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

 

在全球范围有偿或无偿的征集有关羌族文化遗产的影音、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
过去国内外有许多游客曾经到过羌寨旅游,这里面不乏羌族文化的痴迷者,
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拍摄了大量的影音和图片资料,
并收藏了许多羌族文物,也有的写过相关的文章。
这些都是恢复重建时重要的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和实物,
相信喜欢羌族文化的人们一定会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

 

三、制定科学的缜密的恢复重建计划

 

恢复和重建羌族文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一定要有详尽的缜密的恢复重建计划。
在计划中不能单纯的恢复重建,而是要与现代高科技思想和手段相结合,
例如:如何在恢复后能够抵挡地震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侵害?
如何保持在传承羌族文化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如何采用高科技手段记载羌族文化遗产?如何修旧如旧?等等。

 

四、对损坏的文物组织能工巧匠进行修复和复制

 

在这次大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和被埋在瓦砾下的文物,
虽然遭到了极大损坏,但我相信这些东西至少都在,
这为震后的修复和复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集中羌族中的能工巧匠对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和复制就有了可能。

 

五、对羌族文化传人加以重点保护

 

在地震中有许多羌族文化的传人,特别是精通羌族文化的老艺人不幸遇难,
这实在是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最难恢复的也在于此。
在沉痛悼念他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还有一些老艺人劫后余生,
对这些活化石我们要加以重点保护。羌族文化本身没有文字,缺乏文字记载,
文化的传承都是靠一代接一代的口传心授。
因此,对仅存的老艺人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这种保护的意义在于对他们马上进行录音和录像,以及文字的采访记载,
这个工作是刻不容缓的,必须马上进行,及时的获取相关的影音和文字资料。

 

六、继续依靠旅游产业促进羌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地震前,羌寨旅游开发对于保护和推广羌族文化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这一点在恢复和重建羌族文化过程中还应该继续坚持,而且力度还要更大。
一方面可以拉动羌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依靠经济手段刺激当地群众积极参与保护和发掘本民族的文化遗产。
当然,在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过程中也同样离不开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
这种投入完全是保护性的和公益性的,在于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特别是对调动羌族年轻一代积极学习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建议完全是个人之见,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各位只当是砖头,希望能引来金玉!
大家共同为恢复和重建羌族文化遗存献计献策,贡献绵薄之力!

 

-------------------------------------------------------------------------------

 

羌族民俗文化风情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毁于大地震的羌族文化还有救吗?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