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奇闻/逸事杀人蜂生死较量旅行科学谈天说地八卦传闻 |
分类: 晓明的闲言碎语 |
1975年7月,巴西的一名女教师,因为顺手打落了一只停留在手背的蜜蜂,
而被几百只愤怒的蜜蜂团团围住,这些凶恶的蜜蜂,
劈头盖脸地向女教师刺了几百处,结果使这位受害者惨遭杀害,
还没送到医院就不幸死去!这种凶残的蜜蜂就是“杀人蜂”。
三十五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杀人蜂”,
它的出现是由于科技人员的一次疏忽造成的。
美洲原来没有蜜蜂,以后虽然出现了蜜蜂饲养业,
但蜂种大多是由欧洲和非洲引入的。
1957年,巴西圣保罗大学研究室,为了改变欧洲蜜蜂在美洲的不景气状况,
又从同纬度的非洲移入35只蜂后。当时,
研究室已知非洲蜜蜂脾性暴烈,对人畜不利,
因此特别在蜂箱出入口加上了铁丝网,以策安全。
第二年,由于助手的疏忽和粗心大意,一天忘记把笼门关上,
于是26群非洲蜜蜂逃跑到森林中,与当地一种土蜂交配,
繁育出一种毒性极强、凶恶异常的后代——“杀人蜂”。
它们先在巴西圣保罗城四周围活动,以后逐渐扩散。
至1974年时,它们的活动范围已越出巴西国境,其中一支已越过亚马逊河,
进入北方的委内瑞拉。它们繁衍极快,
在30余年的时间里,大约繁殖了一兆亿只后代,
并在南美洲建立了大本营,数以千万计的牛、羊、驴、猪被螯死,
还使中、南美洲的400余人丧命。现在,它们正在以每年310公里的速度向北迁移,
向美国边境侵犯。因而,不少美国人常常仰首望天,惶惶不可终日。
“杀人蜂”的个头不大,却能致人于死地,
是因为它们继承了非洲蜜蜂脾性狂暴的特点,
特别在杀人方面,它们表现了严密的团结战斗能力。
一经“战斗打响”,大量蜜蜂一拥而上,
对受害者进行集体进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巴西引入非洲蜜蜂,原打算利用其长处,改造品种,
但是决没料到,它们的逃逸,却成为今日西半球灾难的根源。
为了对付“杀人蜂”的猖狂进犯,
美国有关方面准备发动一场挡截“杀人蜂”的伟大战役。
目前,正在对“杀人蜂”进行研究。“杀人蜂”发出的声音与一般的蜜蜂不同,
因为它们拍动翅膀比较快,“嗡嗡”声的音调较高。
利用这一特点,科学家们设计出一种手提式高灵敏度声音分析器。
当探测到“杀人蜂”发出的声音时,指示灯发出红光,探测到其它蜜蜂时,
指示灯发出绿光。实验证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装置。
如何消灭“杀人蜂”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叫多普勒激光器的装置,
能十分精确地测定出远方物体的远动状况,
例如能精确地测定核弹头、蜜蜂等的即时位置。
用这种激光器对准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朗德河对岸,当发现一只“杀人蜂”时,
就可以加大激光器的功率把它烧死。
但是其费用高得惊人,一位语言尖刻的研究者还讥讽的说“中国有句俏皮话: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相比之下,用这种激光器打蜜蜂就更不合算了。”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对付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杀人蜂”呢?
专家们正在加紧研究,
相信象巴西女教师那样的悲剧一定能被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