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配了副眼镜。
14岁开始戴眼镜,最开始的度数是左眼175,右眼150。后来几经沉浮。一直是左眼度数比右眼牛逼,不过最高的度数也不过区区275度。最近有些用眼过度,觉得近视度数应该突破300大关了。结果一验光,左眼150,右眼125。我靠,居然越来越低了?照此速度,用不了几年我岂不就可以脱离眼镜生涯了?
十分欣喜地将该喜讯告诉一个朋友。结果他冷笑道:你年岁渐长,估计双眼已经开始老花了,远视的度数中和了近视的度数,所以才会下降。用不了几年,你就该戴老花镜,彻底告别近视镜了。
妈的,这是什么朋友啊!
五雷轰顶!五雷轰顶哇!!
PART.
2
看了彭浩翔的《破事儿》。看之前,听到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用小母牛的生殖器来形容它,有人用小狗的粪便来形容它。现在终于看过了,有了发言权。我的观点是:小母牛来月经——血牛逼。彭浩翔的《出埃及记》一度让我对其十分失望,但是《破事儿》很快就为他正了名。
看不出妙处的人,建议去看一看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破事儿》甚至可以更名叫做《香港奇谭》。
PART.
3
《破事儿》是在老林那里买的碟,D9,带花絮。“而且还有艳照门的全部照片!”老林对我说。据说将此碟片放入DVD光驱,就能看到一个压缩文件包,解压之后,就能看到照片了。
“不过解压缩时需要密码。”老林很专业的对我说。
“密码是什么?”
“密码是……”老林深深吸了一口烟,缓缓说道,“密码是:好傻好天真。”
我倒。谁说商人没品味,这碟商师傅还挺幽默。
PART.
4
有一次跟英姐在逍遥二路的一家小酒馆喝酒。英姐是修方舟老师的高中同学。我向英姐推荐了一部英剧——《布莱克书店》。听说过Black
Books的老板Bernard的种种壮举之后,英姐说道:“其实小林也是这种风格的老板。”
“小林是谁?”
“小林就是卖碟的林涛。”
我靠。原来她说的不是旁人,正是我们平常称其为“老林”那个家伙。
小林……一想到老林那满脸沧桑的褶子,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个称呼与他本人联系起来。
不过英姐的观察倒也敏锐,老林的确是个很神的老板。
老林固守着一个十几平方的小店,而且这小店里只有两个一尺见方的抽屉是卖碟的货柜,而且这两个抽屉里只有一个抽屉是卖新碟的,而且他只卖D9,而且他进新碟的速度无比之慢。我一直怀疑老林是不是兼职在店里贩毒,不然靠什么挣钱?
我在中山路上班时,经常在早上10点左右看到老林夹着个公文包,晃悠晃悠去店里上班。一上班,他就开始玩PS,一直玩到下班。中午出去吃饭,连店门都不锁,敞着门就跑了,也不怕贼惦记。
老林对待顾客,那真是如冬天般冷酷。他那间小店,若不是熟客,根本不知道他把要卖的碟藏在什么地方。我有时会去找他聊天,经常可以看到某个顾客探头探脑、犹犹豫豫地走了进来,然后环顾四方,发现货架上摆的全是好几年前的正版DVD烂片,什么《千机变》、什么《飞侠小白龙》,要么就是歪歪斜斜、布满灰尘的几张十年前的CD,什么张信哲、什么刀郎,该顾客顿时崩溃,摇摇晃晃小心翼翼地问老林:“老板……有……新碟吗……”老林要么恍若未闻,继续与我谈笑风生,要么就很不耐烦地蹦出两个字:“没有!”该顾客观察敏锐,发现了我刚买的几张D9的情色片正摆在柜台上,就指着问:“那这些……”老林彻底充耳不闻,直到该顾客踉踉跄跄走出店门,这才谨慎地评价道:“傻逼。”
这就是老林。
补充一句:老林的媳妇非常之漂亮。真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