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推理小说情有独钟。不太喜欢柯南道尔,却把阿加莎·克里斯蒂奉为心中偶像(当然,我的偶像一大堆,阿婆也没什么好得意的)。
元旦看了劳伦斯·布洛克的《八百万种死法》,极为喜欢。
《八百万种死法》悬念并不是太强烈,被丹·布朗惯坏了的读者可能已经习惯于那种排山倒海一波接一波的悬念,对劳伦斯·布洛克的风格不太适应。但是我认为,从文学性和耐读性来说,《八百万种死法》要强于只能一次性阅读的《达芬奇密码》。
往大里说,《八百万种死法》将推理小说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既有好看的故事,又有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同时又充满悲悯地关怀了人类的迷惘、无助、无所适从。
小说塑造人物极为成功,而且笔法幽默,比如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已经买了票。前排的票十五美元一张。我买了两张四点五美元的票,这个票的位置使我们离拳击台比离上帝还远。”
类似这样的冷幽默在书中俯拾皆是。
劳伦斯·布洛克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太高,但在美国,这个长相酷似意大利人(有点像肥版的卡尔维诺)的老头却绝对是大师,而且他笔下的主人公全都是那种特点鲜明的家伙,一看介绍就让人心生阅读的兴趣。他的作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系列:
马修·斯卡德系列(《八百万种死法》就是其中之一):以一个酗酒成性、正在戒酒的无执照私人侦探为主角。
雅贼系列:以一名中年小偷兼二手书店老板伯尼·罗登巴尔为主角。
伊凡·谭纳系列:以一名朝鲜战争期间遭炮击从此睡不着觉的侦探为主角。
奇波·哈里森系列:以一名肥胖、从不离开办公室的、自我陶醉的私人侦探为主角(似乎有点波洛的影子,嘿嘿)。
尤其要向男性读者推荐《八百万种死法》,那种冷峻的、内敛的、不动声色的风格真让人着迷。布洛克被誉为“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的代表”,的确,《八百万种死法》会让你联想到《马耳他之鹰》,想到身穿风衣、唇边永远斜叼着烟卷的硬汉亨弗莱·鲍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