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电影高度称霸的市场上,《图雅的婚事》这种艺术片,注定只是一杯过期的啤酒。
在影院看电影的失火,影院里稀稀拉拉的不到十个观众,无比配合地证明着我的“啤酒论”。
我对导演王全安并不熟悉。在中国庞大的导演队伍中,他既不高产也不有名。在我看来,“图雅”和《三峡好人》一样,两位导演太高高在上了,他们站在神一样的高度,以悲天悯人的视角俯视着芸芸众生,忧伤地凝视着底层人沉重的生活和卑微的理想。
图雅———一个不幸的女人,一段不幸的经历。她想再婚,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找一个男人养活自己残疾的前夫。贫瘠的土地容不下浪漫的幻想。面对生存,温饱永远高于爱情。
“我老婆因为不爱我和别人跑了,你老婆因为爱你和别人跑了。”当图雅的追求者森格对图雅的前夫巴特尔如此说时,生活的辛酸扑面而来,让人动容。
影片沉重得让人压抑,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种剥除了虚伪造作的生活。王全安无须进行任何煽情,他的镜头穿透一切表象,非常直白地直抵生命的真谛———苦难与沉重,一如大西北贫瘠的土地和苍凉的马头琴声。这是导演对底层生命的理解和表述,尽管不能赢得市场的好感,但王全安还是执拗地这么做了。
叫好不叫座,“图雅”和所有艺术片的下场一样,电影院里心不在焉的观众就是佐证。我旁边的一个美女一直在接发短信,并不时发出不合时宜的笑声。也许在她看来,再纯粹的艺术,价值也抵不过一个暧昧短信。
这年头,哪种国产电影最容易打开观众的腰包?要么像《夜宴》、“黄金甲”一样,挥舞着漫天钞票堆砌出一个气势恢弘的大场面,不管再假再烂,只要谱摆得大、架子端得足,总有无数大头争相挨宰。看完就骂,骂完下次继续挨宰,前仆后继;要么像《疯狂的石头》这种,娱乐至上,不遗余力地取悦观众,争取让所有观众笑弯高贵的腰。
因此,行走在大片与娱乐片夹缝中的“图雅”注定票房惨败,哪怕它更深刻、更艺术、更……
这年代,艺术注定在票房面前腐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