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在黑暗中,我静静地凝视着那面大银幕,心里是满满的期待与隐隐的忐忑。五分钟后,我彻底走进了这个惨烈的故事之中,手边的芬达汽水已经被我遗忘,绝望地平息了最后一颗泡沫。
这是一个略显老套的故事,所有人物情节尽数围绕“毒品”展开—有毒品则必有毒贩,有毒贩则必有警察,有警察则必有卧底,有卧底则必有真相大白的一刻,如此这般地演绎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却因为尔东升的执导功力、因为一干大牌明星的精湛演技、因为共通的人性、因为那一份直入人心的诚意,《门徒》成为近年一部难得的港产醒目佳作。
一直喜欢尔东升的导演风格,总能深刻而质朴地打动人心,让看戏的人自然舒服地全情投入。从《新不了情》到《早熟》,他的电影总是剧情紧凑而流畅、场景清新而写实、表演逼真而动人,老戏骨的功力到了他的戏中则精彩自不必说,连偶像明星在他的调教下竟然也能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戏中的七情上面悲欢离合切合人物,让人根本想不起他(她)镜头外的形象。《门徒》亦同样如此。
刘德华、吴彦祖、古天乐,这三位不折不扣的帅哥,其魅力早已毋庸篑述,他们中的任何一位甫一出现,无需表演便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在《门徒》之中,他们分别化身大毒枭、卧底和吸毒者,彻底颠覆了“偶像”架子,摇身成为纯粹的演员。
先说刘德华。印象中这位好好先生甚为爱惜羽毛,无论何时拍到的照片总是标准的微笑表情。在甚少看他演戏的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偶像,而从来都不是一名演员。《门徒》中,“林昆”花白的头发、憔悴的面容、深邃的眼神、扭曲的表情,对阿力的怀疑和信赖、对妻子的关爱和不舍、对孩子的宠溺与无奈,直到面对背叛的痛苦,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敏感与神经质,还有最后自尽时的苍凉与无奈,都一一被刘德华刻画得出神入化。在若干分钟内,我只看到了一位名叫“林昆”的毒枭的狂躁与灭亡,没有看到属于“偶像刘德华”的一丝影迹。
再说吴彦祖。这名超级大帅哥可谓戏中的第一男主角,清爽、干练、俊朗一如往昔,还多了几丝属于警察的英挺和来自卧底身份的神秘感。“阿力”是个很讨好的角色,他亦正亦邪的身份天然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角色本身富于爱心的性格使其塑造的意义更加主流,他稳稳地把握着观众的心理走向,让情节不断向前、不断丰满。在这部戏中,吴彦祖总是一身简单的装束,最常见T恤衫配卡其布裤子,抛弃了华丽的装扮,增加了大量对角色内心戏的演绎,相比从前以形象讨巧为主的表演方式有了长足的进步。他整体散发出来的特质,让“阿力”这一形象丰满可信,真实地刻画出一位卧底的快意与哀愁。
尽管古仔的戏份不多,但是属于他的镜头却是绝对的亮点。实在没有想到,一向俊美的古天乐竟会在《门徒》中摇身一变为浪荡的吸毒者——阿芬老公,黄黄的龅牙、浮肿的双眼、肮脏的衣着、凌乱的头发、猥琐的笑容,他将一名因为毒品而完全失去尊严的吸毒者演绎得栩栩如生。其淫邪下流的表情现在想起来还令人不寒而栗。戏中,阿芬老公的出场并不多,但显得可恶、可悲、可笑、可叹,愈加衬托出毒品有如猛虎般噬人的邪恶力量。
张静初——当之无愧的女主角。饰演阿芬的张静初,其表演功力早在《七剑》中便不可小觑。当时看她的刘郁芳,在一干已成气候的明星中脱颖而出,击节赞叹尚算年轻的她前途不可限量。如今果然,她的精彩表现,如尔东升所说“张曼玉演戏遇到她,也要打醒十分精神。”张静初的演技细腻动人,她有着时下年轻一代演员缺少的好演员素质——恰当的神经质。就是这份神经质,能让她充足地运用短暂的分分秒秒,丝丝入扣地演绎人物的喜怒哀乐,看起来平实自然、真情流露。戏中苍白、绝望、隐忍的阿芬,在被毒品毁灭的过程中一直苦苦挣扎,她不甘心就这样走向灭亡,却放任自己的情欲不能自拔。这份极致的痛苦整日在撕扯她的心,直到阿力的出现,让她有了一丝慰藉和戒毒面对未来的勇气。可无良老公的出现,让她彻底绝望。看着阿芬让老公把毒品注射到她的脖颈处,然后抽搐而死的惊悚场面。我相信,这是一个绝望的女人,面对失去最后一丝温情的世间所能展现的最无助的姿态。这部戏中,张静初把吸毒者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极为深刻。都说她是“小章子怡”,我却觉得要论演技,张静初劲甩章子怡几条街。比拼到最后,演技是关键。而评判的标准,就在观众的心里。
饰演阿芬女儿的小演员,纯真的大眼和胖嘟嘟的脸成为戏中唯一轻松的风景。这个故事里,尔东升巧妙地利用吸毒者亲人的角色,成为羁绊人物的重要线索和渲染气氛的悲情催化剂。她抱住阿力不愿松开手脚的情景,让人看了笑过之后倍觉凄凉。这个从小便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小小女孩,也许失去父母、被人收养就是她最好的结局。亦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这名小孩,长大后能够彻底失去那段悲凄的幼年记忆。阿力对她的拯救,完成了对一段无知命运的救赎。这让整部戏的走向趋于光明,也吻合“邪不胜正”的观众心理。令人感到些许安慰。
其他,孕妈咪袁咏仪的表演不过不失,何美钿的角色则比较花瓶。倒是饰演刘德华大女儿的女孩甚有性格,生动地揭示了香港青年迷惘叛逆的性格,让剧情更加生动可信。
摒弃了港片无厘头的浮躁搞笑和洒狗血的老套伎俩,《门徒》以凌厉、写实、质朴、激情的风格攫取人心。结尾照应开头,阿力躺在阿芬家的沙发上自问:空虚,是最大的毒品吗?
内心的空虚、生活的空虚、生命的空虚,这是在经济极大发展、物质极大繁荣的当今社会,一个折磨着许多人的心理疾病。毒品是用来填补空虚的,抑或者,空虚只是用来掩盖毒品的借口?只是无论如何,毒品都是不能触碰的。想起片中那大片的罂粟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无比的轻灵柔美,却透露出无比的阴森沉重。
阿力钓上了一条鱼,解脱扣在它口唇的鱼钩,将它扔回河中。如果说吸毒者是一条上钩的鱼,那么没有“上帝之手”能够拯救他(她)回复到从前单纯入水的生活之中。面对毒品,不要赌,更不要愿赌服输。因为生命,是输不起的。片头早以醒目字体标明,此片取材自真实个案。
生命,永远是一出最难解的棋。
生活,永远是一部最精彩的戏。
这是一个略显老套的故事,所有人物情节尽数围绕“毒品”展开—有毒品则必有毒贩,有毒贩则必有警察,有警察则必有卧底,有卧底则必有真相大白的一刻,如此这般地演绎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却因为尔东升的执导功力、因为一干大牌明星的精湛演技、因为共通的人性、因为那一份直入人心的诚意,《门徒》成为近年一部难得的港产醒目佳作。
一直喜欢尔东升的导演风格,总能深刻而质朴地打动人心,让看戏的人自然舒服地全情投入。从《新不了情》到《早熟》,他的电影总是剧情紧凑而流畅、场景清新而写实、表演逼真而动人,老戏骨的功力到了他的戏中则精彩自不必说,连偶像明星在他的调教下竟然也能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戏中的七情上面悲欢离合切合人物,让人根本想不起他(她)镜头外的形象。《门徒》亦同样如此。
刘德华、吴彦祖、古天乐,这三位不折不扣的帅哥,其魅力早已毋庸篑述,他们中的任何一位甫一出现,无需表演便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在《门徒》之中,他们分别化身大毒枭、卧底和吸毒者,彻底颠覆了“偶像”架子,摇身成为纯粹的演员。
先说刘德华。印象中这位好好先生甚为爱惜羽毛,无论何时拍到的照片总是标准的微笑表情。在甚少看他演戏的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偶像,而从来都不是一名演员。《门徒》中,“林昆”花白的头发、憔悴的面容、深邃的眼神、扭曲的表情,对阿力的怀疑和信赖、对妻子的关爱和不舍、对孩子的宠溺与无奈,直到面对背叛的痛苦,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敏感与神经质,还有最后自尽时的苍凉与无奈,都一一被刘德华刻画得出神入化。在若干分钟内,我只看到了一位名叫“林昆”的毒枭的狂躁与灭亡,没有看到属于“偶像刘德华”的一丝影迹。
再说吴彦祖。这名超级大帅哥可谓戏中的第一男主角,清爽、干练、俊朗一如往昔,还多了几丝属于警察的英挺和来自卧底身份的神秘感。“阿力”是个很讨好的角色,他亦正亦邪的身份天然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角色本身富于爱心的性格使其塑造的意义更加主流,他稳稳地把握着观众的心理走向,让情节不断向前、不断丰满。在这部戏中,吴彦祖总是一身简单的装束,最常见T恤衫配卡其布裤子,抛弃了华丽的装扮,增加了大量对角色内心戏的演绎,相比从前以形象讨巧为主的表演方式有了长足的进步。他整体散发出来的特质,让“阿力”这一形象丰满可信,真实地刻画出一位卧底的快意与哀愁。
尽管古仔的戏份不多,但是属于他的镜头却是绝对的亮点。实在没有想到,一向俊美的古天乐竟会在《门徒》中摇身一变为浪荡的吸毒者——阿芬老公,黄黄的龅牙、浮肿的双眼、肮脏的衣着、凌乱的头发、猥琐的笑容,他将一名因为毒品而完全失去尊严的吸毒者演绎得栩栩如生。其淫邪下流的表情现在想起来还令人不寒而栗。戏中,阿芬老公的出场并不多,但显得可恶、可悲、可笑、可叹,愈加衬托出毒品有如猛虎般噬人的邪恶力量。
张静初——当之无愧的女主角。饰演阿芬的张静初,其表演功力早在《七剑》中便不可小觑。当时看她的刘郁芳,在一干已成气候的明星中脱颖而出,击节赞叹尚算年轻的她前途不可限量。如今果然,她的精彩表现,如尔东升所说“张曼玉演戏遇到她,也要打醒十分精神。”张静初的演技细腻动人,她有着时下年轻一代演员缺少的好演员素质——恰当的神经质。就是这份神经质,能让她充足地运用短暂的分分秒秒,丝丝入扣地演绎人物的喜怒哀乐,看起来平实自然、真情流露。戏中苍白、绝望、隐忍的阿芬,在被毒品毁灭的过程中一直苦苦挣扎,她不甘心就这样走向灭亡,却放任自己的情欲不能自拔。这份极致的痛苦整日在撕扯她的心,直到阿力的出现,让她有了一丝慰藉和戒毒面对未来的勇气。可无良老公的出现,让她彻底绝望。看着阿芬让老公把毒品注射到她的脖颈处,然后抽搐而死的惊悚场面。我相信,这是一个绝望的女人,面对失去最后一丝温情的世间所能展现的最无助的姿态。这部戏中,张静初把吸毒者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极为深刻。都说她是“小章子怡”,我却觉得要论演技,张静初劲甩章子怡几条街。比拼到最后,演技是关键。而评判的标准,就在观众的心里。
饰演阿芬女儿的小演员,纯真的大眼和胖嘟嘟的脸成为戏中唯一轻松的风景。这个故事里,尔东升巧妙地利用吸毒者亲人的角色,成为羁绊人物的重要线索和渲染气氛的悲情催化剂。她抱住阿力不愿松开手脚的情景,让人看了笑过之后倍觉凄凉。这个从小便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小小女孩,也许失去父母、被人收养就是她最好的结局。亦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这名小孩,长大后能够彻底失去那段悲凄的幼年记忆。阿力对她的拯救,完成了对一段无知命运的救赎。这让整部戏的走向趋于光明,也吻合“邪不胜正”的观众心理。令人感到些许安慰。
其他,孕妈咪袁咏仪的表演不过不失,何美钿的角色则比较花瓶。倒是饰演刘德华大女儿的女孩甚有性格,生动地揭示了香港青年迷惘叛逆的性格,让剧情更加生动可信。
摒弃了港片无厘头的浮躁搞笑和洒狗血的老套伎俩,《门徒》以凌厉、写实、质朴、激情的风格攫取人心。结尾照应开头,阿力躺在阿芬家的沙发上自问:空虚,是最大的毒品吗?
内心的空虚、生活的空虚、生命的空虚,这是在经济极大发展、物质极大繁荣的当今社会,一个折磨着许多人的心理疾病。毒品是用来填补空虚的,抑或者,空虚只是用来掩盖毒品的借口?只是无论如何,毒品都是不能触碰的。想起片中那大片的罂粟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无比的轻灵柔美,却透露出无比的阴森沉重。
阿力钓上了一条鱼,解脱扣在它口唇的鱼钩,将它扔回河中。如果说吸毒者是一条上钩的鱼,那么没有“上帝之手”能够拯救他(她)回复到从前单纯入水的生活之中。面对毒品,不要赌,更不要愿赌服输。因为生命,是输不起的。片头早以醒目字体标明,此片取材自真实个案。
生命,永远是一出最难解的棋。
生活,永远是一部最精彩的戏。


后一篇:郭德纲,你其实一点也不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