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犁与女粉丝的忘年恋(散文)

(2013-12-06 14:06:26)
标签:

旅游

分类: 博主的原创散文杂文

孙犁与女粉丝的忘年恋

伍弱文

 

   写作圈子里的人对在2002年才去世的河北籍著名作家孙犁先生是不陌生的,孙犁是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始人,曾经在天津日报社任职并担任过中国作协天津分会的主席。孙犁一生有过两次婚姻,前一次是与一位农村妇女的不算传奇却很平稳的婚姻,后一次是与一位文学女粉丝的耐人寻味的“萍水”婚伍。

    1970年4月,时年57岁的孙犁在干校劳动,但他的结发妻子却不幸病逝。爱妻病逝后,孙犁虽然有四个子女,但都不在身边,形单影只的孙犁,引起了江西的一位没有见过面的文学女粉丝的注意,这位女粉丝叫张保真,张保真时年40余岁,美丽丰韵,是有文化的社交型女性,其前夫是一位大校军官,她倾慕孙犁的文才并有意追求孙犁,便通过魏巍的介绍,在1970年10月,张保真通过书信联系上了孙犁,孙犁当即给她寄去了一本《全唐诗乐府》的书,算是定情礼物。俗话说,老人的爱情,就像老房子着火。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孙犁给张保真发出的书信就像现在发手机短信,几乎是三天一封,真是老年爱情火辣辣。当然,孙犁的书信中有爱情,但更多的是与张保真对生活对文学的分享。孙犁112封信的殷殷召唤,1971年8月,张保真翩然来到天津,2个月后开始与孙犁同居,两人结束了鸿雁传书和异地相思之苦。孙犁与女粉丝张保真的这一次幸福结合,当时很为人们津津乐道,张保真如森林中一只活泼的小鹿,最初的时候给孙犁带来了异想不到的活力,当时的孙犁如鱼得水,乐哉乐哉,他甚至在《续古文苑第四册》的书皮上写道:“在短短的三个月中,你在我的感情的园林里,形成一棵大树,你独承阳光,浓阴布地,俯视小草。”因为孙犁当时在天津日报社工作的原因,1972年夏,天津日报社为照顾孙犁,报社出面把张保真调入天津,张保真成了天津和平区文化馆的干部,孙犁和张保真的爱终于功德圆满弱。

    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1975年,孙犁在《湖海诗传》的书皮上写一篇类似四言诗的“微博”,孙犁将自己与张保真比喻为萍水相逢,“微博”内容为:“人之相逢,如萍与水。水流萍滞,遂失其侣。水不念萍,萍徒生悲。一动一静,苦乐不同。”说明此时,孙犁与张保真的婚姻已出现裂痕。终于,1976年,天津文艺界爆出了一条新闻:“孙犁与张保真离了!”离了,是真的离了。两人离异的原因大致三个:一是孙犁的儿女始终反对他们父亲的这次婚姻。比如,1975年5月16日,孙犁过62周岁生日时,仅仅只有小女儿孙晓玲回家为其做了一碗捞面,孙犁的这个生日过得相当低调,其原因一方面是孙犁一贯喜欢低调过生日,另一方面说明他与张保真的婚姻不受儿女们欢迎。二是双方性格的截然不同:就年纪来说,和孙犁相比,张保真年龄小10余岁,两人难免有代沟,孙犁如萍,好静,不喜应酬,每天甘于粗衣淡饭,在室内读书,而张保真如水,好动,喜社交;就生活方式来说,孙犁喜俭朴,而张保真行事喜讲排场,花钱大手大脚,孙犁的工资不够用,以至孙犁特别担心“工资的去向”;就爱好来说,虽然张保真也喜欢文学,但她是一种浅层的欣赏,如果有更为热闹的东西,她会放弃文学而追求热闹,而孙犁则是完全沉醉于文学中;就对原配偶的感情来说,与孙犁结婚后,张保真与前夫还保持着隐约的关系,用孙犁的原话说是:“(张保真)即如与其前夫关系,此已非常情所能容忍”。三是政治因素:当时张保真得到确信,恐怕老干部还要被抄家,张保真对孙犁的“老干部身份”的未来充满担忧,这是促使两人婚姻迅速瓦解的主因。1979年孙犁在《书衣文录》中也谈到了张保真离去的原因为“呜呼,巢居者察风,穴处者滤雨”文。

    张保真与孙犁离婚后,曾经以女粉丝的身份对孙犁信誓旦旦地表示过,她和孙犁的这一段缘份是很可贵的,孙犁永远是自己的老师,两人分手后还是朋友。而孙犁对张保真的评价,反映在他给朋友韩映山的复信中,孙犁认为张保真“不地道,不可靠,不懂事”。不管怎样,孙犁与女粉丝张保真的这次忘年恋,给孙犁在看世界看人性以及如何处世等方面启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