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诗人谈蓍解读邹中棠先生《归宿》:狂人说梦(都说作者狂,谁懂痴心忙)

狂人说梦
如果读邹中棠大人的长篇著作《归宿》,仅仅从文学的角度去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哲学的高度去读。哲学,才是这部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高度。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归宿》,应该用“梦”。
如果一个字来概括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话,就用几个词来概括,那么我会用这样几个词:狂妄,激情,梦幻,简哲,通透,有用,颠覆,救世。下面我分别谈谈这些词所代表的我的读后印象……
印象一:狂妄
——狂者进取:自信,自负,自大,口出狂言,有实力之狂是一种传道状态。
从开篇起,作者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中华民族的英雄,也是世界人民的英雄——李致公。这个人物的身上,或多或少的有作者邹中棠的影子,至少是有邹中棠的野心。作者的野心,就是为中华民族树立一个全新的英雄形象,不是武士,不是壮士,不是将军,不是企业家,不是政治家,而是一个文化人,思想家,哲学家。他用他的哲学思想,颠覆了旧有的、固有的在人民心目中的传统英雄形象。战争年代,英雄的形象很多,但没有头脑的将军,也不是真正的英雄。和平年代,英雄的形象更多,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有思想的哲学家,就没有真正的英雄。在邹中棠的眼里,真正的英雄是通透人生的英雄,而不是世俗人眼里的当大官、发大财和出大名。我欣赏作者身上的这种狂妄——有胆,敢想;自信,敢说;自圆其说,充满理性。
孔子云:狂者进取。狂而有力,狂而有理,才是真正的英雄式的狂妄。
印象二:激情
——激情演讲:通篇更像一篇又一篇的演讲稿,激情澎湃,倾情叙述着真善美的诉求……
印象三:梦想
——系列中国梦:奥斯卡电影梦,诺贝尔文学梦,中国知识分子梦,顶尖杰出梦、强势男权梦,美女才女梦,豪宅财富梦,美好爱情梦,完美婚姻梦,世界第一梦……(不应表现分别心
世俗之人一生永远在追名逐利寻欢作乐的过程中渡过一生,因此本书的每一个主人公都如此,即便是圣贤级人物李致公在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如此,在我眼里还不算该作品瑕疵的话,那么这部作品贯穿始终的强势男权梦,极大地削弱了主人公李致公作为人类英雄的高大上光辉形象。假设真有这么一个思想家,中国真的诞生了这么一个哲学家,大师级的人物的话,我想,他的个人追求早应该脱离了最底层人追求的初级梦想——美女才女梦(征服),豪宅财富梦(品牌、大奖),所谓的完美婚姻梦(老婆宽容到可以支持老公去约会情人的地步)。尤其是强势、霸道、男权意识,应该早就脱离这些表现了吧?当然,我们都不是圣人大师,还不知道到了圣人大师的境界该是什么样?但我们至少知道,人只有脱离了低级趣味之后,才有可能成为圣人大师。主人公李致公,还没有脱离初级梦想的追求欲望,极大地削弱了这个人物形象应该具有的高度。或许,真实的现实是不可能按照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笔法去塑造人物的。也或许正是因为圣人都有瑕疵,人生才有参照的反作用力。
令人欣慰的是,李致公倒是与众不同的,也是逆潮流的。他心里的爱情,不是漂亮小女孩,而是挥之不去的初恋。这份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是令人感动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话说回来,在如今这个缺少男人气概,缺少男子汉气概,缺少英雄意识,缺少士精神的时代,树立一个追求卓越的李致公,并以此寄托全中国人的系列梦,终是一件好事。
本书最可圈可点的是告诉我们:人生必须要有梦想,必须要有血性和志气,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其实,古今中外的任何人物的成功都是从怀揣梦想出发,作者的良知是告诉天下苍生,没有梦想的人生不叫人生,因此,邹中棠先生笔下人物的梦想都是耐人寻味和惊心动魄的。
印象四:简哲
——简单哲学: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简单道理的人,其实就不简单……
这句话来源于2001年5月31日我做记者时的一次采访,被采访人是著名作家王润生(王一汀),可能当时王润生老师表扬了我说的几句话。我随口说,其实都是些简单的道理。他说,能说出简单道理的人,其实就不简单。我当时激动地说,能说出这句话的人,才不简单呐!他当即便把他的著作《释迦牟尼传》送给了我,并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题写在扉页上。我至今珍藏。后来,我认真地拜读了《释迦牟尼传》,知道佛,佛陀,是觉者,智者的意思。也知道了释迦是族名,牟尼是圣人。我可能不会完全理解圣人,因为我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可以理解圣人的高度,但我理解了这位写《释迦牟尼传》的王润生先生,觉得他是一个已经活明白、活通透的人,无所谓谁再去写他了。所以,我就没有去写这篇采访文章。
一个人,一旦活到一个高度,活到一个境界,那么没达到这个境界高度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这个人的。就像李致公,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就像作者邹中棠,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不论你是作家写作品,还是画家画画,音乐家作曲写歌,如果你做人没能率先成为一个大师、圣人,你一辈子也创作不出一部大师圣人才能创作得出的艺术作品。其实,你是干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想成谁,你又能把自己做成谁。
那么,如果你已经有了大师的思想,你已经成了圣人,还用在乎别人的理解和赞美吗?邹中棠云,英雄无需证明,存在大于承认,还用在乎别人的崇拜和批判吗?如果你还在乎,你就还不是。
印象五:通透
——一通百通:把自己讲明白了,把自己教育明白了,不论干什么,一出手就有……
我在一首诗中曾写过这样两句话:“气顺,事事顺;心通,路路通。”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出在“气不顺,心不通”上边。气不顺,气滞便生病;心不通,思固便出事。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身体健康如此,做人也是一样。办事不顺,是你气场不顺;做事有障碍,是你没想出好点子。这恐怕就是邹中棠先生表达的“摆平才是硬道理”吧?摆不平,是你心不平,智慧不够。
看了前言后记,我才知道我和邹中棠先生有着大致相同的人生经历,可能这就是我比较容易理解他的原因吧。其它不说,就说演讲。我年轻时,曾专业演讲过三年,讲遍我的家乡辽宁。在京做了18年记者后,我去给大学生讲诗歌——《诗意的生活》,决心免费做一百场公益诗歌讲座。诗歌讲座一年后,我跟我最好的朋友坦白道,对这些听过我课的大学生来说,到底有多少教育意义,我也不知道。但讲着讲着,我把我自己讲明白了,教育好了。
我想,邹中棠先生肯定有着与我差不多的感受,只是他比我聪明,悟性高,讲着讲着,他把自己的做人境界讲上去了,给别人讲明白了,给自己将通透了。《归宿》中,李致公若有所悟道:“是个人就有思想,关键是是否通透,是否能够自圆其说,是否能够产生积极的价值,是否能够形成思想体系……”。
知识,一旦通透了,这知识才是智慧,大智慧。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出手在哪儿,哪儿就有。不论是讲课,写书,还是做其他,他都厉害。不信你看看邹中棠现在的收入水平、事业现状和生活质量,就能发现其中端倪。谁享福,谁知道;谁得好,谁明白。但邹中棠先生不是偷偷得好、偷偷享受之人,他一定要说出来,讲出来,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受益,这就是他的大爱情怀。
本书之精彩在于邹中棠随时在展示其通透的思想:比如讲奋斗轨迹,他会一首诗通透,比如讲人生十字道,他会具化之,比如讲十大境界,他会一一解读,比如讲随物化形,他会讲得你明白,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请各位走进书里去欣赏吧。
印象六:有用
——真话有用:真的才美,真的才好,真的才有用。文学作品如果对己无用,对人无用,对社会无用,对未来无用,就是垃圾……
没用的,就是垃圾,我们就会扔掉。这是一般的生活常识。生活中,我们不断地制造垃圾,不断地扔掉,一点不心疼。只有一些,似乎还有些用,但又不知何时才会用上的,扔掉了可惜,不扔还占地方。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里,都或多或少地存着很多这样的东西,我们不把它当垃圾,其实,它们早就是垃圾了。打包带回冰箱的饭菜,一天不吃,两天不吃,早晚得扔垃圾桶。每个人的身上也有垃圾,需要不断地清理胃肠,背包,口袋,洗澡,换衣等。每个人的思想,更有垃圾,却未必看得见,摸得着,扔得了。比如,说假话,写虚假的文章,都是思想垃圾。竟然不断地有人制造,有人购买,有人收藏……因为,不好分清啊。因此,很多人不断地“被逗你玩儿”。
真话有用,你敢说吗?真文有用,你有本事写吗?
真的才美,假的再漂亮也不美,不感人,除非你被骗了。真的才有用,有用的才有价值,才值得制造,值得购买,值得收藏……你分得清哪个是真的吗?我认为,邹中棠说的话是真的,肺腑之言。邹中棠的书是真的,倾情创作。正因为是真的,我才会看,才会写评。就算它有瑕疵,不够完美,也总比读一大堆垃圾假话强。就像75页李致公说的那样“虽然我不是标准答案,但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参考答案。”是啊!既然是个不错的参考答案,有参考总比没参考好,有答案总比没答案好。我为什么不读一读,参考并对照一下自己的人生呢?有参考价值,就有用,就不是垃圾。对自己有用,对他人有用,对社会有用,对未来有用,这样的文学作品,不是已经超越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了吗?
本书定位为中国第一部教材式小说,其经世致用的价值才是真正价值,因此,邹中棠设计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活生生的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故事和人物,关键是他在里面引导大家走向心中的归宿,并巧妙的把人生智慧和哲理自然流淌在不经意的对话里。
印象七:颠覆
——小说大说:小说,说家长里短世事人生;大说,说宇宙自然天地人和……邹中棠的精彩在于颠覆我们对人生的功利认识,他提出了邹中棠人生三部曲和不可思议的邹中棠学术进阶论。
《归宿》首先颠覆的是小说体裁和叙述风格,其次颠覆的是小说的艺术价值。邹中棠先生用自己的手法,视角,穿越古今与未来,为读者打开了一个科幻式的梦幻世界。这原本是卡通动漫类的儿童故事所扮演的角色,却被作者使用了。
中国缺少创意,缺少想象力,缺少科幻能力,所以,科幻片搞不过欧美,动画片搞不过美日。如果说一部《阿凡达》让我震惊的话,那么一部《星际穿越》让我震撼。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制作水平,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高科技意识,再与高水平的电脑与电影制作完美接轨,简直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每当看完这样的电影,我都会由衷感叹一句,我们拿什么追人家啊!
《归宿》实现了我的梦,让我看到了希望。正像作者在自序中说的那样“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不是获奖而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否则都是垃圾。”“一部伟大的小说一定要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使命,一定要找到解药……”我赞同这些观点。
伟人之所以伟大,一是起落不得病,二是有对未来有预见能力。伟大的作家,应该有能力预见未来的世界走向,也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作家创作的作品才可能是伟大的作品,才可能被千古传唱。邹中棠先生通过演讲,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也正努力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期待他走的更好,或者他引领着未来更有能力的中国青年作家,走在他铺好的这条正确的路上。我也相信,只要中国坚守自己的文化,终有一天会实现所有的中国梦。
印象八:救世

——宅心仁厚:善良本心,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救世情怀……
邹中棠先生在《归宿》里,通过主人公提出了“人类二五构想”,这是我最赞同的一个提议,我也会投李致公一票的。两天工作,五天生活的新工作、新生活方式。这非常符合我的“诗意的生活”倡议哈。现在的人,忙得团团转,自己还挺骄傲,我看了就会觉得好笑。一个整天把自己忙死的人,怎么说也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李致公说:“绝大多数人仅仅生活在生存层面,忙于生计和保命阶段,根本没有思考过生命的尊严、质量和意义等话题……”而“二五”新生活,“寿命会延长”,“生活品质会提高”,“生命状态会升级”,“灵魂会越来越高贵”……这样的美好生活模式,也就是到了203A年李致公都成了人类英雄时,才刚刚提出来,距离实现还很遥远。如此看来,我们这代人赶上是不大可能了,但我依然期待我们的孩子能赶上。
有时间挣钱,没时间消费;有命赚钱,没命花。这是精英阶层的命运。更多的人,是为了生存而战,终其一生挣不来一套房款。这样的生存状态,让邹中棠这样宅心仁厚之人心痛并思索。本性善良的他,怕自己说的别人不信,又创作出一部65万字的宏篇巨作来细细诠释他的心痛和思索。他通过自己的亲历,自己的反省,自己的觉悟过程,把自己的思想倾巢而出,苦口婆心,普度众生……
他教人咋营销,咋赚钱;他教人咋用气,咋演讲;他教人咋成功,咋悟道;他教人咋聆听,咋处事;他甚至教人咋打电话……真可谓用心良苦,十分感人。作者通过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救世情怀,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西方有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的是嘲笑。我一直不赞同这句话。我更赞同《归宿》主人公李致公的话,“当人类知道反思时,人类就开始进步了。”邹中棠通过《归宿》,为人类的灵魂造了一个家。那么,我真的希望,凡读了邹中棠先生著作的人,都能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