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89.12)也谈石帝

(1989-12-01 20:40:40)
分类: 五常谈艺术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好皇帝。此君颇懂文墨,更喜舞文弄墨,所以今天在中国大陆我们可以见到不少他留下的书法与题诗。其书法并不超卓,但却稍可成家;至于他的诗,我就不敢恭维了。在政治上,乾隆有好些笑话,但整体来说,他对人民有真情,是令人欣赏的。

凡是稍懂文墨的皇帝,在某程度上都喜欢玩物。乾隆没有例外,虽然他并非「玩物丧志」的那一种。以玩物而言,乾隆这个皇帝真不简单。他最令我佩服的,是鉴定了福建寿山的田黄石,为石中之王!田黄自乾隆以后,被世人称为「石帝」,可说当之而无愧。

中国没有什么宝石,但却盛产奇石。奇石亦宝也。在品种数以百计的奇石中,乾隆选出田黄为石中之王,而自他以后竟然没有任何专家有异议,应该证明他的判断是天才之举。我说的奇石,是中国文化中的印章石,因为蜡质高可以刀刻而又历久不变。这样的石材在中国的得天独厚的山脉中屡见不鲜,但其质量变化万千,目不暇给,孰优孰劣,何取何舍,却是一个极为深奥的问题。乾隆一「旨」定乾坤,其对石的学问,可以说是精湛之至!

自乾隆而后,石之极品有六德。六德者,一曰细致无瑕,二曰结实生光,三曰滋润如出于水,四曰滑腻如浸于油,五曰温暖如深藏于土,六曰通透如冰。石中之王的田黄不一定有这六德,不过,凡有这六德之石,必田黄也。这也是说,世界上除田黄外,六德俱备之石绝不可见!

六德俱备的一定是田黄,但六德中缺其三、四者也可能是田黄。这样,田黄如何鉴辨就成了一门很深的学问。我在这门学问上花了好几年时光,所得的鉴辨能力只有七、八成,也感到自得。我遇到好几位生长于寿山一带的,有五十年以上经验的专家,其鉴辨能力达九成。万无一失的专家,是不存在的。

初入门的人会指萝卜丝纹、石皮与格(后者是一种特别的裂纹——所谓「无格不成田」),是田黄的三个特征。问题是,这些特征不限于田黄所有,而且真正的田黄不一定有这些特征。另一方面,一些其它寿山石的上品——如上佳的掘性高山、鹿目格、善伯洞、杜凌坑、荔枝嘴等——往往与田黄真假难分。刻石的专家们都说下刀时可协助鉴辨,但名贵的石件,刻刀怎可以乱下而试之?

因为凡是上佳的寿山石必与田黄有某些相同之处,所以我们可以说,凡是在大体上可以鉴辨田黄的人,都必定是石中高手。青田的石,除灯光冻、美人红、黄金耀以外,平平无奇;昌化的鸡血石,鉴辨不难,但可取的甚少;蒙古的鸡血石,是后起之秀,佳者直追昌化,但识者还是一望而知。唯寿山石多采多姿,各具其胜,是奇石中的学问所在,而懂田黄则懂寿山。所以要研究石章的人,必要从「石帝」入手,但像鉴辨田黄那样湛深的学问,又从何入手呢?

我是从事经济研究的。为了要明白市价的厘定,我就向「石帝」求助。多年前我曾在广东道卖玉,为的是要明白玉器价格的厘定。鉴辨玉器的高下也是专门学问,但比诸田黄,其湛深程度却相形见绌了。玉的困难是分辨高下;田黄的困难是辨别真假。高下再难分,也可用货比货的办法,一「比」就比了出来;但真假难分,却「比」也难分!

不能分辨真假、无从排列高下的物品,在市场上是无从定价的。外行的消费者往往自以为是玉的专家,也有不少自以为是田黄的鉴辨高手。但在玉、石的市场上,若没有一些千锤百炼的专家互相同意孰真孰假、孰高孰下,消费者只能以一己偏爱而「中计」了。如此一来,还有谁会在这些价高而货不实的物品上打主意?专家的鉴定与协助是不可或缺的。即使较易鉴辨的如钻石,专家的证明书还是大有用场。

田黄真假的分辨既然是那样高深的学问,其市价的差距就往往大得惊人了。近乎同等质量的田黄,摆在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的商店内,其市价差距,五至十倍是很普通的事。而同样大小,质量不同的田黄,其价格差距更是十倍以上了。

故老相传,一两田黄一两金。到了清末,就改为一两田黄三两金了。但这仅指上佳的田黄,非指中下品也。在今天,田黄的极品可达一两田黄五十两金!虽然这可能是「有价无市」,然而以一两田黄三十两金成交的,我见过实例。

我为了研究市价的厘定而研究寿山石,但亲自收藏田黄却当作是投资之举。在中国大陆五花八门的众多奇石中,我以田黄为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因为它的产量已到了尽头。田黄是寿山中高山脚下的田地所产的零碎石件,而只有那一目了然的几块田地所独有。任何其它石件的品种,都可能发现新的洞,新的坑,或新的石矿。唯独田黄,这样的新发现看来是不可能的了。佳石之如善伯洞、杜陵坑等,近几年来的新发现使其价格下降。田黄呢,无脉可寻,无洞可开,只有几块田地可以出产,诚「天意」也。几百年来,在这些田地下,深藏于十至二十呎之间的、独有的「石帝」,被人掘了又掘不知多少遍。

在初期,掘田的人取其佳而舍其劣。到如今,劣者较大块的,其价也以人民币万元计。大陆开放十年,寿山一带的个体户大兴掘田之师。几年前偶有佳者,价值连城,传为佳话。今天即使劣者也难求了!

六德俱备而精、重量四两以上的田黄极品,我只见过两块。其色彩娇艳、温润晶莹之可爱,无与伦比。玉之上品远不如也。不知乾隆皇帝当年,是见到田黄中哪些极品而下其圣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